孩子的性格培养与成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教育成为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而如何培养孩子, 成为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 市场的竞争、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幼儿教育领域的竞争也呈现白热化。美国加州大学的两名经济学家把这种在早期学业成就方面的竞争称作“幼儿竞争”。每一年, 这种竞争似乎都比前一年开始得更早, 程度也愈演愈烈。因此, 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加强对孩子性格培养的重要性

家长以及教师对幼儿竞争表现出的担忧, 其实来自于对竞争存在的认知假设这一观点。虽然对于这种认知假设的观点鲜少有宣传, 但是大众对它是有一个比较普遍的认同的。所谓对“幼儿竞争”的认同, 是因为大众都认为幼儿教育的成功, 一定是取决于人的认知技能的高低。认知技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是在练习基础上形成的按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完成某种认知任务的能力, 类似于人们的智商测试中的智力测验。

加强幼儿认知技能的培养, 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强自身的练习, 采用多种方式尽早地进行练习。虽然, 目前学界对这种竞争的认知假设的概念并不是那么明确, 它在某些方面也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是, 它所推崇的一种线型观念的确是存在的, 即投入与产出之间呈正比例关系的情况是可以予以肯定的。如果一个家庭的书籍数量比较少, 可以一定程度地反应孩子阅读的机会比较少, 相应的阅读能力就略低。而如果家长属于沉默寡言型的, 那孩子接触到的词汇也就比较少。一般来说, 孩子在三岁时做的数学题比较多, 他在读小学时的数学成绩就会比较好。但是, 近些年来, 教育、心理、社会等各个领域的专家都从各自的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质疑认知假设的佐证观点。他们都认为, 在孩子的幼儿成长时期, 最重要的并不是向孩子的脑子里塞多少知识内容, 而是在于帮助孩子形成一些更重要的技能和习惯。例如,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责任意识、自信心、坚持不懈的毅力等。有经济学家将这些技能定义为非认知技能, 而心理学家则将其称之为人格特征, 一般的普通大众则将自尊心、自信心等称之为性格特征。

二、如何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培养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 同时也是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样的课题: 什么样的特殊技能与特质能够为人们带来成功? 这些技能和特质如何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得以形成? 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这些特殊技能和特质? 他的研究成功极大的挑战了我们习惯性认同的所谓的认知假设。该假设认为认知技能是今后事业或人生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即你拥有多少个文凭, 知识储备量的多寡。但是赫克曼教授研究发现, 事实并非如此, 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并非过早地接受认知技能的训练, 即并非很早地投入到大量学习知识与了解信息的阶段;而是具有终生为梦想奋斗的动力, 即受到非认知特质的影响, 这些都源于他们有专注与意志力坚定等宝贵的人格品质。

1. 加强孩子认知技能的学习, 帮助其形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家长要怎样做, 才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积极的技能和性格特质呢?事实证明, 传统的认知假设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幼儿教育中, 已经不是依靠时间的长短来帮助孩子控制和克服那些失望的情绪了。孩子们也不会因为过晚开始进行好奇心训练而变得落后。相反, 如果要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塑造健康的性格, 家长应该减少自身对孩子成长的干预。要给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时间, 让其能够独立、自主地去面对他们对遇到的困境, 给予他们面对困难的机会, 让其与困难进行正面的“搏斗”。目前, 家长对孩子过度的保护也许成为幼儿教育最大的难题。孩子们永远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 他们无法看到困难, 感受逆境的艰辛, 因此, 他们也失去了在困境中磨练自己的权力, 他们无法从困难中吸取教训和经验, 也无法从困难中摸索强壮自身、发展自身的机会, 更不可能从这个过程中形成坚毅不屈的顽强性格。

家长和教师要加强孩子在其性格形成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视, 要让孩子尽可能早地树立养成正确性格的思想意识。尤其要抓住培养孩子形成独立、自主性格的关键培养期, 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在不利环境中形成自我克服、自我发展的良好性格, 增强其应对外界事物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树立帮助孩子塑造性格和改造性格的观念

一般来说, 帮助孩子改造性格比塑造性格更难, 而塑造是改造的基础。所谓的塑造性格是用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和手段来帮助孩子形成某种性格, 因此, 家长和教师在帮助孩子塑造性格的过程中, 应该首先树立一种以塑造性格为主的理念, 加强对孩子早期性格形成方面的引导。而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塑造重于改造, 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对孩子最初性格形成的重视, 而忽视了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性格中存在的弱点的改造。塑造性格与改造性格应该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 尽可能早地对孩子的不良性格进行改善, 努力提升孩子性格的有效性。特别是在经历了40年的经济大发展后, 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可谓极大丰富。家长们势必要将自己的奋斗成果合盘奉上, 心甘情愿的交与孩子享用。因此, 那些在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儿童, 在成长的过程中更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用面对失败。当然, 他们同样也学习刻苦, 常常也会承受很多压力。但是, 实际上他们接受教育的过程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容易更顺利, 他们中的许多人都能够不用面临任何重大挑战就顺利从大学毕业。他们的性格养成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 加强对孩子性格的改造也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话说回来, 如果赫克曼的这项新研究正确的话, 那就意味着这些孩子的学校、他们的家庭以及他们所处的文化可能都会因为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多奋斗的机会而给他们帮倒忙。克服困境是塑造性格之要素, 而性格是比智商还重要的造就真正的和长远的成功的要素。因此, 加强对孩子性格的培养是推动其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只有在初始阶段, 对孩子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 才能为其今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