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助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助力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24日正式通車運營,隨著客運、貨運通道的開放,記者在現場看到,貨車和旅客在大橋上川流不息。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2009年12月正式開工。

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工程總監張勁文介紹,整個項目包括海中橋隧主體工程,香港接線及香港口岸,珠海、澳門接線和珠海澳門口岸,總長約55公里。其中主體工程項目全長約29.6公里,概算投資約480億元,採用橋島隧組合方案,22.9公里為橋樑,穿越伶仃洋西航道和銅鼓航道段約6.7公里為島隧組合。(來源:新華網)

美聯評論:等待了近9年,港珠澳大橋終於在10月23日舉行了開通儀式,24日9點也已經正式通車運營。從此,由珠海前往香港、澳門兩地不再僅靠船舶出行,交通條件將更加便捷,出行時間將大幅縮短,有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交通建設。此外,港珠澳大橋的通車,將有利於密切香港、澳門與珠海三地之間的經濟聯繫,既推進珠江西岸經濟的發展,又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的所有數據僅供參考。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在籌備本文所有素材時,雖已作出合理謹慎處理,但若因錯漏而引致任何不便或損失,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概不負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