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2018年11月14-17日,"第十四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將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召開。本屆經濟年會由中國茶葉流通協會、福建省農業廳、福建省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南平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南平市農業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以"產業興旺 品牌發展 醉美武夷 茶香世界"為主題。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市位於福建省西北部、閩贛兩省交界處,東連浦城縣,南接建陽市,西臨光澤縣,北與江西省鉛山縣毗鄰,地處中亞熱帶,具有降水量多、溼度大、霧日長等氣候特點。前身為崇安縣建置於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撤縣建市,是"海上絲綢之路"、"萬里茶道"的起點,是福建省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新興旅遊城市。全市總面積2813平方公里,轄4個鄉、3個鎮、3個街道、4個農(茶)場,115個行政村,總人口24.1萬。1999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第23處、全國第4處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地。境內擁有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國家旅遊度假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類航空口岸、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等,先後獲評全國十大文明風景旅遊區、全國三綠工程茶業示範縣、全國首批5A級風景旅遊區、全國雙擁模範市、國家首批生態旅遊示範區、中華十大名山、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省級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是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旅遊標準化試點城市,是最受海內外遊客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之一。

武夷山主要特點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1、雋秀神奇的自然風光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具有獨特、稀有、絕妙的自然景觀,屬罕見的自然美地帶,是人類與自然環境和諧統一的代表。武夷山屬丹霞地貌,兼有泰山之雄、黃山之奇、華山之險、峨嵋之秀, 素有"碧水丹山"之美譽。武夷山的美感在於山,1982年11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方圓70平方公里,其內巧布著"六六奇峰"、"七十二洞"、"九十九巖"。武夷山的靈性在於水,眾多的清泉、飛瀑、山澗、溪流,給武夷山注入了生機,增添了動感,孕育了靈氣。武夷山山水的精華在於九曲溪,兩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態,形成"一溪貫群山、兩岸列巖岫"的山水相融景觀,乘竹筏遊覽九曲溪,穿梭于山水之中,仰觀群峰巖崖,俯賞碧水魚翔,可謂"曲曲山迴轉,峰峰水抱流"。1990年原世界旅遊組織執委會主席巴爾科夫人在遊覽武夷山後欣然題詞:"未受汙染的武夷山風景區是世界環境保護的典範。"

2、和諧完整的生態系統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地區,是尚存的珍稀、瀕危物種的棲息地,是代表生物演化過程以及人類與自然環境相互關係的突出例證。保存了世界同緯度帶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80.15%,綠化程度98.49%,生態公益林比例在全國縣級市中保持第一。1979年7月,國務院批准設立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總面積85萬畝,區內森林覆蓋率達到95.3%。早在19世紀中葉,武夷山保護區就成為倍受全球生物界矚目的"生物模式標本產地",已知植物種類3728種,幾乎囊括了中國中亞熱帶所有的植被類型;已知動物種類5110種,是珍稀、特有野生動物的基因庫,被中外生物學家稱為"研究兩棲、爬行動物的鑰匙"、"鳥的天堂"、"蛇的王國"、"昆蟲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8萬至9萬個,是名符其實的"天然氧吧"。可以說,武夷山是"清新福建"的主角,是遊客"清新空氣遊"的最佳目的地。

3、悠久厚重的歷史人文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其境內的"古閩族""閩越族"文化遺存是古代文明的歷史見證。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逐步形成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偏居中國一隅的"古閩族"文化和其後的"閩越族"文化,綿延2000多年之久,留下眾多的文化遺存。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漢代閩越王城遺址,佔地48萬平方米,是江南目前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古城址,證明著武夷山曾是閩越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武夷山儒、道、佛三教同山,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北宋著名詞人柳永,南宋著名學者胡安國、胡宏、胡寅、胡憲父子,抗金名將吳階、吳磷、劉子羽等都誕生在這裡,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曾在武夷山講學、生活50多年,其著名理學思想就是在此萌芽、發展並向海內外傳播;是道家的"洞天仙府",早在漢代,漢武帝便派遣使者來武夷山設壇祭祀山神武夷君,唐代被朝廷封為"名山大川",名列道教第十六洞天"升真元化洞天",宋代名道白玉蟾也曾任武夷山止止庵住持;是佛教"華胄八名山"之一,武夷山佛教的代表人物扣冰古佛,在歷史上曾被閩王王延鈞禮為王師,清初的鐵華上人也曾入京說法,其他高僧大德也多蒙帝王敕封賜匾,武夷山也因此贏得了"佛國僧鄉"的重要地位。此外,武夷山還擁有豐厚的茶文化、宗教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教授蔡尚思高度評價武夷山為:"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

4、熠熠生輝的紅色文化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是老革命根據地、原中央蘇區縣,是中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今日所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捲紅旗如畫"。( 這是毛澤東同志率軍路經武夷山,寫下的膾炙人口詩篇《如夢令•元旦》)武夷山革命歷史源遠流長。1925年馬列主義就在這裡傳播,l927年7月建立了福建省最早的共產黨支部之一的中國共產黨崇安特別支部; 1931年9月,中共閩北分區委、閩北分區蘇維埃政府在紅色首府大安誕生,直接隸屬中共中央管轄。1938年6月,中共福建省委成立於武夷山坑口,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首屆黨代會在召開,產生新一屆省委班子,選舉出席黨的"七大"代表;這裡也是閩浙贛省委的誕生地,被譽為"紅色都城"。武夷山還是閩贛革命根據地之一,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重要始發地,1929年創建閩北第一支工農紅軍,四渡橋阻擊戰是第五次反圍剿的重要戰役之一,閩浙贛蘇維埃主席、紅十軍團司令員、政委方誌敏、閩浙贛省委書記、新四軍創始人之一黃道、紅軍挺進師長粟裕將軍以及曾鏡冰、彭雪楓、肖勁光、蘇振華、黃立貴先後在這塊紅土地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皖南事變被俘將士在武夷山舉行震驚中外的赤石暴動。1949年5月9日秦基偉將軍率部解放了武夷山,成為福建省第一個解放的城市。2009年,武夷山被確認為"原中央蘇區縣"。

5、富庶獨特的自然物產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是我國江南著名的茶葉產區、糧區、林區。是中國烏龍茶和紅茶的發源地,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鼻祖,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以"香、清、甘、活"而著稱,已有1000多年曆史,以獨具巖韻而享譽中外,早在十七世紀即遠銷歐美。武夷山茶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廣為傳播,在世界茶文化史上佔據重要地位,2003年,武夷山被評為全國首個"中國茶文化藝術之鄉",世界孔子學院茶文化教材主要內容源自於此。全市已探明的礦產有鎢、鐵、鉬、水晶、花崗岩、煤等30多種。以竹、木、石加工為主的旅遊系列工藝品,倍受中外遊人的青睞。

6、便捷發達的交通條件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是閩浙贛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已初步形成了集航空、高鐵、高速、高等級公路於一體的現代立體交通網。擁有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已開通至北京、上海、西安、廣州、深圳、廈門、香港、泉州等航空航線,正積極推進實現對臺直航;火車可直達北京、瀋陽、濟南、鄭州、洛陽、南昌、上海、杭州、福州、廈門等大中城市,京福高鐵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車,建成通車寧武、浦南、武邵高速公路。武夷山陸地港建成,是全國第一個採用直通式通關的內陸港口,也是福建省最早試運行的陸地港。

7、日臻完善的服務配套

「茶業經濟年會專題」七大閃光點匯聚,熠熠生輝的年會舉辦地——南平武夷山

武夷山"吃、住、行、遊、購、娛、學、養"等服務功能配套齊全。全市現有旅遊景區點34家,其中5A級旅遊景區1家,4A級旅遊景區4家,3A級旅遊景區8家,擁有君頂華悅葡萄酒莊園、18洞國際標準的山地高爾夫球場、香江茶業園、大紅袍山莊等高端精品產品,自駕遊營地已配套全省首家露天汽車3D影院,新開發出巖骨花香、岸上九曲、綠野仙蹤等慢步休閒旅遊線路,推出數字茶博館、濱溪休閒道、智慧城市體驗館、雲河漂流4大新業態,相繼實現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武夷水秀全國公演,初步形成茶會所商務片區、蘭湯咖啡會所文藝片區、茶博園小吃一條街美食片區等特色休閒聚落。以高爾夫展館、凱捷巖茶城為平臺,成功舉辦第三屆"萬里茶道"與城市發展中蒙俄市長峰會、10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朱子文化節、國際禪茶文化節、海峽兩岸書畫名家作品展等各類節會賽事活動,策劃推進中國茶旅小鎮建設。

這樣的武夷山你還不心動嗎? 我一直在這裡等風也等你。相約好友,一起來武夷山參加第十屆中國茶業經濟年會吧!

更多武夷山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武夷山"(ID:zizaiwuy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