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團發展有「靠山」——慶陽市大力建辦貧困村農民合作社紀實

秋日的慶陽大地,除了田野上火熱的豐收景象,各個農民合作社也是一派忙碌。走進華池縣五蛟鎮馬河村農家土雞養殖合作社,負責人李永軍正忙著統計社員信息,一年前他還是務工返鄉青——如今在幫扶單位幫助下,成立了馬河村土雞養殖合作社,成為馬河村規模養雞“第一人”。目前,合作社雞存欄600餘隻,預計可實現純收入2萬多元。

像馬河村土雞養殖合作社這樣的農民合作社,目前慶陽有2395個。為了給群眾致富搭起“金橋”、找到“靠山”,慶陽市堅持產業引領、“龍頭”帶動,大力推廣“331+”產業扶貧模式,鼓勵各級幫扶單位積極幫助貧困村協調建辦農民合作社,引導貧困群眾通過各種形式入股分紅、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全市每個貧困村至少建成了1個養殖合作社、1個種植合作社,實現了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全覆蓋。

農民合作社怎麼建?慶陽市從頂層設計入手,充分調研,充分醞釀,制定印發了《慶陽市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全覆蓋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關於加快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建設和提升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文件,讓各個幫扶單位和貧困村黨組織心裡有了底、行動有了靶,並提出了“村村都有合作社、戶戶加入合作社、業業依託合作社、社社實現規範化”的奮鬥目標。

在這一目標的引領下,各幫扶單位和各地都積極行動起來。

慶陽市財政局在環縣八珠鄉曹塬村動員技術能人領辦種植合作社,併為合作社注入扶持資金21萬元,為21戶貧困戶每戶配股1萬元,每戶每年可固定分紅1000元;動員鄉鎮農技幹部領辦養殖合作社,引導30戶貧困戶入股合作社,每戶每年可固定分紅5000元。

華池縣推行“村社合一”發展模式,以村“兩委”領辦、創辦或入股村級合作經營組織為載體,推動基層黨組織與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深度融合,實行集體經濟收益用於合作社領辦人獎勵報酬機制,充分發揮合作社對貧困群眾的組織和帶動作用,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和現實需要,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建辦了一個又一個種植、養殖合作社,全市農民合作社迅速擴展到2000多個。

農民合作社好建,但如何讓群眾積極參與並獲得收益?

按照貧困戶“四類分類法”,慶陽市各級幫扶幹部深入分析貧困戶家庭收入渠道、勞力狀況等情況,因戶施策制定脫貧措施,引導一二類貧困戶以土地、資金、勞動等資源要素入股合作社,實行股份合作經營;扶持三四類貧困戶採用入股、務工、分紅等方式開展互助扶貧,培植穩定增收產業,持續增加收入。

環縣為貧困戶量身打造扶持政策,制定了《環縣支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建設產業扶貧資金配股辦法》,對10484戶一二類貧困戶每戶按1萬元進行財政扶貧資金配股,每年固定分紅1000元;對5652戶三四類貧困戶通過“331+”產業扶貧模式,鼓勵群眾以各種形式入股,按照收益情況享受一定比例分紅。

正寧縣對未脫貧戶每戶以2萬元扶貧資金配股,對無自主發展能力鞏固提升戶每戶1萬元扶貧資金配股,對無自主發展能力涉貧戶每戶5000元財政扶持資金或以獎代補資金配股,所有配股戶每年按本金11%的比例進行分紅,並逐年返還本金。

合水縣整合籌措資金近5000萬元,針對貧困戶類別,確立了8條實現路徑,按照每戶投入2萬元的標準,選定縣內21家合作社和7家企業,以到戶投入資金入股到合作社經營、按股分紅的方式,有效破解了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能力不足等問題。

慶陽城投公司按照“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協調100萬元為環縣合道鄉朱家塬村成立中旺農業專業合作社,引導102戶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帶動47戶貧困戶重點發展黃花菜產業,並與環縣中盛羊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帶動42戶貧困戶養殖湖羊120只、山羊486只。

聯動共贏是農民合作社建辦的初衷。慶陽市各級和各幫扶單位動員各方力量,培育引進龍頭企業,不斷完善運營制度,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確保企業、合作社、貧困群眾都能從中獲得預期收益。

慶城縣依託中盛公司,在驛馬工業集中區規劃實施中盛產業園項目,全力打造集種羊繁育、屠宰加工、冷鏈物流、生態農業、科研培訓、休閒度假於一體的湖羊小鎮,目前已建成標準化羊舍32棟,飼草棚2座,青貯池11座,向18個合作社投放母羊8500只。

寧縣運通草業公司參與“331+”產業扶貧模式以來,已與14個合作社、4個鄉鎮、1243戶貧困戶簽訂了入股協議,年可青貯飼草3.5萬噸,青貯飼草給周邊群眾帶來了比種糧更高的收入,飼草銷售、鮮奶生產還能使入股貧困戶分到更多的紅利。

鎮原縣祥農萬壽菊種植專業合作社與立達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萬壽菊收購合同,按照“331+”產業扶貧模式吸納25戶貧困戶以土地和勞務入股,通過土地流轉保底分紅,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5000元。

華池俊益中藥材合作社依託甘農大中藥材專家技術支持,入股土地6000多畝,建成中藥材示範基地2處,帶動6個專業合作社、935戶貧困戶發展中藥材產業,入股農戶通過土地入股、產業配股、務工收入,年可獲得收入1.6萬多元。

西峰區通過“合作社+農戶”“合作社+基地+農戶”等模式,引進、培育、改擴建重點龍頭企業46家、合作社1165家,打造蘋果專業村28個,帶動南部600多戶貧困戶種植瓜菜,帶動北部900多戶貧困群眾發展養殖,貧困戶戶均增收達到2600元。

為確保農民合作社規範、長久運營,慶陽市在舉辦貧困村農民合作社帶頭人培訓班的同時,為537個貧困村駐村工作隊各選派1名農業技術人員,常年駐村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將全市1695名農技人員分組到貧困村擔任合作社輔導員,指導合作社規範管理運行。目前,全市共建成“331+”產業合作社648個,入社成員54677人,帶動貧困戶27732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