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植物「綠洲一號」運城試種成功

生态植物“绿洲一号”运城试种成功

“綠洲一號”生態植物茂盛生長。本報記者周明飛攝

本報訊(記者王荔)10月的萬榮黃河灘塗碧綠叢叢,4000餘畝的“綠洲一號”生態植物在經歷了兩年的北方酷寒、酷暑、乾旱考驗後,依舊生機勃勃。10月20日,記者從正在運城召開的黃河菌草生態屏障建設和產業發展推進會上了解到,“綠洲一號”的試種成功,對於加快菌草綠色產業發展,推動黃河生態保護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綠洲一號”是巨菌草的一種,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發達,可向周邊延伸達9.3米,入土最深可達1.5米,不僅可以避免大面積水土流失,而且能大量吸收保持地表水,使地表水保持率達到97%以上,土壤侵蝕量減輕78%以上,在鹽鹼度8.5%以下的鹽鹼地種植兩年後,土壤的鹽鹼度有很大的改善,是改良土壤、固沙固土、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植物。“綠洲一號”經發酵後,是豬牛羊適口的飼料。同時,“綠洲一號”還可加工成用於種植靈芝、木耳等各種食用菌藥用菌的培養基,可製作沼氣,乾草可用於生物發電,是生產生物炭黑的原料。

多年來受冬季寒冷氣候和技術條件制約,“綠州一號”在北方栽植成活率不到5%,種植成本很高。運城市碧綠源農林開發有限公司針對多年來制約著“綠洲一號”發展的瓶頸——扦插方式在北方成活率極低的難題,經過科技人員、研發人員、土地專家艱苦攻關,創造了苗木組織培養法,試種後成活率達到99%以上。據介紹,該公司現在年生產組培苗5000萬株,擁有國內最大的“綠洲一號”菌苗研發基地,是國家菌草工程中心掛牌的北方示範推廣基地。

運城市耕地保有量825萬畝,其中灘塗面積110萬畝。如何開發好治理好這些豐富的鹽鹼灘塗地資源,是該市面臨的一項重大課題。“運城市高度重視菌草技術推廣應用,把其作為全市實施農業科技創新提檔升級行動的重點項目,給予大力支持。下一步,我們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以巨菌草培育技術為依託,擴大種植面積、加快成果轉化,真正使灘塗鹽鹼地變廢為寶,成為綠色產業發展的新樣板、農民增收的新渠道、黃河生態保護的新屏障。”運城市委副書記王瑞寶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