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本來向天再借500年,誰知才活500天

今年,中國一家火鍋店刷爆朋友圈,不僅成功獲得了香港上市,而且成為亞洲唯一市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上市連鎖餐廳。

從這家火鍋店的大獲成功,我們似乎看到了中國餐飲的崛起,但是回想起這幾年的餐飲市場,卻並不是那麼盡人意。據《2017年中國餐飲報告》顯示:近兩年倒閉餐廳平均壽命僅為508天,2017年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每個月餐飲門店的倒閉率更是高達10%。同時據中國餐飲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利潤率上,2016年全國餐飲百強企業利潤率僅為4.07%。

衣食住行一直是中國老百姓十分關注的事情。而“民以食為天”更加道出了中國人對於飲食的態度與價值觀。在我們中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全國因不同區域,不同環境,不同生活習慣湧現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文化和著名餐廳。而其中的中國八大菜系更是讓世人所稱讚。網絡流傳一句話:掙美國工資,開德國的汽車,住英國房子,吃中國的菜。可想而知,中國飲食的重要地位。

在中國餐飲表面上一片紅火的景象中,很難想象餐廳平均壽命僅為508天。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現象出現呢?

一是餐飲行業門檻低。餐飲行業門檻很低,有些地方一個廚師,幾張桌子,幾十平方的地方就能開一家餐廳。門檻低,競爭就比較大,所以開的人多,關門的人也多。

二是餐廳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中國的美食雖然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但是中國的餐廳卻是大多雷同,特別是中低端的餐廳,無論在裝修和菜式的設計上面,均缺乏創新。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很多餐廳的老闆文化層次並不高,而且對於品牌的觀念也不夠,要麼注重飲食的質量,要麼重視客流量,很少去關注品牌的效應。

四是代際傳承意願不強。一些餐廳都是家庭式的,雖然生意不錯,也具有特色,但是卻僅限於創始人的努力,很難傳到下一代。一是下一代繼承的意願不強;二是家長覺得搞飲食累,也不希望孩子繼承。

餐飲這個行業滿地開花,現金流充足,入行的門檻也比較低,所以很多地方都是開了又開,關了又關,這也是大多數壽命不長的原因。但是很顯然,中國的餐飲文化正在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家庭式、作坊式的經營模式越來越難以生存。所以,中國飲食和中國餐廳要想經久不衰,更上一層樓,一定要從創新和服務上下功夫,讓更多的中國餐飲活下來,並走出去。

餐飲行業,本來向天再借500年,誰知才活500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