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即便被工作佔據99%的時間,他也一定會擠出1%的時間去旅遊。

逛菜市場是他旅途中不可或缺的體驗,他會被新鮮的食材所吸引,駐足然後購買,必要的時候也會研究一番。顯然,工作影響了這位CEO的偏好。

員工一般會稱呼他天舒或者老餘,他明確規定,不能用帶著行政級別的稱呼,如果你管他叫餘總,恐怕你犯規了,“喝酒的時候罰一杯,抽菸的時候罰一包,不抽菸不喝酒的上交十塊錢。”用這種方式,他告訴公司裡的每個人,大家是平等的。

餘玲兵是淘寶農業電商、淘寶特色中國的創始人,花名天舒,他專注農業領域五年,之後選擇創業。

宋小菜是這麼來的,他當初起名字,想法簡單,就是要接地氣,最好菜販子一聽名字就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

關於業務,你可以簡單理解為,“送小菜”,它不針對C端客戶,主要做TO B的生意。

和其他行業一樣,生鮮行業的掘金者也進進出出,從2010年到現在,那些聲稱只做互聯網,想賺快錢的人很快消失了,但每個參與的玩家都野心勃勃想要改造這個傳統的行業。

這裡從來不乏高歌猛進的人,但宋小菜是個異類,從2014年12月成立至今,方向從來沒變過,三年只做一件事,摸索到蔬菜供應鏈的上游。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在多篇新聞報道里,宋小菜的“反向供應鏈”特色被反覆提及,先聚合訂單後集中採購。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明確的訂單解決了銷售問題。

和其他互聯網項目不同,農業要和互聯網搭邊,線下也得重視。這一點被許多創業者忽略了,即便有人意識到了,也不願意輕易嘗試。前期你得做許多又苦又累的體力活,你得和你接觸的人一樣。沒有一勞永逸的方法,這需要時間。

一開始團隊裡的人,除了生薑、大蒜,其他品種認識的很少,他們只能每天出沒在農貿市場,一點點學習。直接對接基地、一級批發商和菜販子,曾是這個團隊重大的考驗。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和這些人在同一時間段出現,他們去哪裡,宋小菜的人跟去哪裡,軟磨硬泡,建立起最初的信任。在知乎的帖子裡,有人吐槽在宋小菜工作很累,強度很大,常常要加班到凌晨。

問天舒,他一笑,說:“事實上,比你在知乎裡看到的苦多了,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為了保持清醒,那段時間他們常常喝紅牛,紅牛不奏效的時候,他們實踐出了一種更有效的方法,只要不停地嗑瓜子,就不會困。

“苦是必要的,如果當初放棄了,就不會有今天集單的規模、在供應鏈條上的突破。”

這家公司信奉“慢牛”理論,天舒始終有他自己的節奏、看法,目標夠明確,就不太容易受到干擾。

“我們做的是產業互聯網,不是單純的採購買賣,它涉及產業的關係重構、效率重構、鏈路重構,不可能快得了。”

01

談打法

“不要瞎搞”

葛嶺錄:買菜、賣菜這事兒一開始你是不懂的,怎麼去摸清裡頭的門道,讓菜販使用宋小菜APP?

天舒:這事沒有捷徑,就是軟磨硬泡,死纏硬打。一開始要讓菜販瞭解、信任,我們就和他們一樣在後半夜出動,見到他們就推薦,讓他們去嘗試。

基本上他們什麼時候上班,我們就什麼時候上班,他們什麼時候採購,我們就什麼時候過去。有一些人看不下去,“你們這群人跟我的兒子、女兒年紀差不多,大學畢業好好的工作不做,幹嘛來吃這苦?”

時間長了,就有了情感上的連接。慢慢地,他們會願意嘗試,買一個品類的蔬菜,發現還不錯。就這樣,漸漸地,由一個人的相信變成一群人的相信。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葛嶺錄:這意味著你一開始要交學費,運營成本是不低的,後來通過什麼方式去減少?

天舒:你提了一個很好的問題。2B本質上就是批發,規模、成本、效率,缺一不可。我們的交易規模每年翻幾番,成本不斷減少,效率提升成了關鍵。

在宋小菜經營到半年的時候,我提過一個問題,讓所有員工設想五年之後公司的規模,有人說差不多5000號人吧,有人說500,還有人說60。公司第一年,就有500多號員工,年會的時候我嚇了一跳,沒有想到我們變成了勞動密集型公司。

我們的員工數量,第一年500,第二年400,第三年300,到現在200多。我們每五到六個月會迭代一次打法,捋一捋做的最好的部分,看能不能流程、產品都標準化,效率再提升一些。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葛嶺錄:你的辦公室裡有一塊匾,叫,“不要瞎搞”。

天舒:“不要瞎搞”,就是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專注極致,紮根在生鮮這個產業裡面,做中國生鮮的分銷網絡,其他事情不要去瞎搞。

經常有人跑來問我,果蔬不分家,為什麼不做水果?區塊鏈那麼火,為什麼不發小菜幣?新零售如火如荼,為什麼不去搞新零售?當你把這個產業看得很清楚,你壓根不會受影響。

“不要瞎搞”也是我和股東們達成的共識。你投我是因為短期的確定性,還是想投出長期更大的期待?只盯著我盈利的就不要來了。你應該鼓勵我做對的事情,然後儘可能地讓我們把規模做大。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葛嶺錄:“只盯著我盈利的就不要來了”,這話聽著很狂妄。

天舒:我們對投資人的要求是,懂這個產業,對這個產業真的研究過,有自己的判斷和觀點。見到投資人我經常會問,你怎麼看這個問題,你怎麼看你投的這個農業項目?如果得不到答案,我基本上就判斷,他是跟風式的,沒有主見。

今天你投我們團隊,是相信我對這個行業的判斷,相信我們團隊的能力,那好,放手讓我們去做。我們紮在這個行業,看得也比較透,投資人們想到的我也都想到了,看到的問題我也看到了,並且制定瞭解決方案,我還會告訴他們進行到了哪一步。

目前A股和港股涉農的上市公司,我都研究過,基本規模在5—10億左右,前兩年我們已經超過這個數字了。目前這個行業的滲透率是1‰,只要我們繼續做下去,就能成長為真正性感的宋小菜。

葛嶺錄:蔬菜採購是水挺渾的一件事,這當中難免有腐敗,怎麼去監管?

天舒:腐敗是一個現象,最終還是要回到人嘛。宋小菜從第一天起就立了一個規矩,誰敢在這裡面撈錢、要回扣,我一定會把他送到派出所。

葛嶺錄:我聽說你真的差點把一個人送去派出所?

天舒:到現在我們已經送進去五個了。2015年發生了一起,我人生第一次去派出所報案,忐忑不安,從來沒有過這種經歷。

那以後我們定了“高壓線”,如果供應商和你相互勾結,不好意思,供應商被拉進黑名單,你永不被錄用。只要碰到高壓線,就“觸電身亡”。

我們還把它寫進了員工手冊,我們有自己的廉政部門,郵箱、電話都是公開的,有需要,隨時可以找到我。在這個事情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機會。這就是我們自己的文化,必須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02

談商業

我就沒把它想成短平快的事情

葛嶺錄:如果宋小菜這個模式阿里來做,你有多大勝算。

天舒:我覺得商業模式、打法都可以學,核心在於人。懂農業的人大部分都是50後、60後,你要讓他懂互聯網,不太可能。懂互聯網、懂電商的人他不願意做這個又髒又累的活。你想想看,這類人天生就不可能有。

第一,我們已經在行業裡紮了三年,每一個坑我們都認真趟過,這些經歷是寶貴的財富;第二,我們這群人,不僅可以在業務、數據上折騰,還可以扎到上游,住農家、鄉村小旅館,40塊、50塊一天,一住就是兩三個月。不怕髒、不怕累,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葛嶺錄:住40塊、50塊的旅館,需要這麼省嗎?

天舒:沒有脫離生死線之前,能省就省,省下來的就是生命線。在關鍵時刻,讓公司多活一天、一週、一個月,情況可能會完全不同。我是那種求生欲特別強的人,做最壞的打算,讓該來的都來,但即便真到了絕境,還是會想方設法,看能不能活著。

葛嶺錄:宋小菜的模式一直沒變過,但中間有個插曲是你想做物流。錯誤的決策是什麼導致的?

天舒:我們所有的打法都遵循一個原則,先重後輕,重的是過程,輕的是結果。不知道的事情要參與進去,重度體驗。體驗之後輸出一個結果,知道里面重要的環節。

一開始我們不懂物流,所以在武漢組了一個團隊,把所有的環節摸了一遍。做完之後,發現和同行比,做得不如他們。我們就開始反思,可以不用自己做物流,只做兩件事情,輸出訂單和制定運營標準。

當所有重要的環節都梳理清楚了,就用我們擅長的方式,拿工具和數據把價值最大化。現在我們沒有自己的司機、車輛,但是一年有幾個億的物流訂單。當初如果不這麼做,就可能一直是菜鳥。

葛嶺錄:哪個時刻明顯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

天舒:過去農貿市場裡的人都是,一個賬本、一碟花生米、一個算盤,智能手機很少,支付寶、微信完全不知道怎麼用,APP壓根不知道,但是從2015年開始,我們改變了這群人。現在農貿市場的老闆娘開始化妝了,幸福都寫在臉上。

有一個供應商,送了一幅1.5×2.0米的十字繡給我們,這個十字繡是她用一顆顆的珠子拼出來的,整整花了45天。

在過去,她根本沒有這個時間。現在,可以手機上接單,把自己最擅長的採購、品控做到最好,餘下的時間就可以迴歸家庭。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03

談團隊

腿上沾泥了,才有可能做好

葛嶺錄:你送給團隊的四字箴言叫“入土為安”。

天舒:不在“現場”,就不知道“真相”。仔細去琢磨這句話,真的特別適合我們團隊。如果你不進農貿市場,你就不瞭解用戶的需求;如果你腿上不沾泥,就不知道蔬菜的供應體系是怎麼回事。只有腿上沾泥了,才有可能把這個事情做好。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葛嶺錄:每年你都會讓團隊的人去拍寫真,穿西裝打領帶,可是扛鋤頭。

天舒:大家對農業一直停留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印象當中,很low,很土,帶泥。很多人不去接近,也不願意去接近。我用這種反差特別大的形式是想告訴所有人,農業發生了改變。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改變1300萬菜販子,還有上游蓬頭垢面的種菜人,讓農業變得越來越性感。

專訪宋小菜天舒:越早盈利的公司,門檻越低

葛嶺錄:在董事會上你總能提出建設性意見,讓其他人眼前一亮。有人評價你“遇到了一個問題,其他人會想著怎麼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但天舒會習慣地想是不是我的體系需要調整”。想的比別人遠和深,你是怎麼做到的?

天舒:我有個好習慣,定期梳理總結。我做事情,概括一下就是“眼高手低”,眼高就是做加法,把你看到的儘可能拼成一張大圖,拼的越清楚你就越瞭解本質,越清楚目標。你會知道什麼時間點會遇到什麼,沒有什麼是意外的;手低就是做減法,想清楚什麼最重要,全力以赴,把所有的資源都聚焦到這來。

做宋小菜,我就沒把它想成短平快的事情,我覺得更多是對這個行業的敬畏,讓我不斷地學習。

葛嶺錄:在朋友圈你轉發過傅盛的一句話“用好奇心打敗灰心,用初心去替代勝負手”。這話對你很觸動?

天舒:在創業過程中你用了所有的好奇心,用盡所有的能量和智慧,勝負還有那麼重要嗎,成了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成,已經全力以赴做了,也沒有什麼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