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挑戰公衆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核心提示:2017年,發生的道德悲歌不是太多,而是太沉重。這一年裡,一系列事件引爆輿論場,挑戰社會公眾的道德底線。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2017年,發生的道德悲歌不是太多,而是太沉重。這一年裡,一系列事件引爆輿論場,挑戰社會公眾的道德底線。歲末年終,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事件和公眾輿論的反應,看看你的神經是否曾經也被觸動過。

在日留學生江歌為救閨蜜而死 比殺人兇手更可怕的是人性醜惡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2016年11月3日凌晨,中國留學生江歌在日本中野家中遇害,作為江歌閨蜜,劉鑫就在一門之隔,而持刀殺人的正是劉鑫前男友陳世峰,江歌是替劉鑫擺脫陳世峰糾纏而被殺。回國後,劉鑫對江歌母親不聞不問,而且拒絕見面。這種極端自私的行為被媒體曝光後,引起眾怒,輿論場鋪天蓋地的戾氣、撕扯。這起沉重而又複雜的悲劇,諸多刺痛人性的細節,壓得人快透不過氣來。善良懂事上進的年輕女留學生,急公好義卻無辜被殺;殘忍兇手瘋狂捅殺20多刀,卻無法被判處死刑;單身母親中年喪獨女,悲痛欲絕卻一度求援無門;對江歌之死擔負莫大責任的閨蜜,對大恩卻如大仇,避之不及。

後續:江歌母親希望陳世峰被判處死刑,赴日本開展簽名請願活動,200萬人網上參與請願簽名。12月11日上午案件在日本開庭,連續審理多日,陳世峰百般狡辯否認蓄意殺人,劉鑫出庭作證否認案發時曾鎖門。12月18日,日本檢方全盤否認陳世峰陳述,宣佈求刑20年。12月20日下午,日本東京地方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和恐嚇罪判處被告人陳世峰有期徒刑20年。

點評:這個案子的法律問題簡單,但人性問題卻十分複雜。不瞭解案件整個經過的人會很奇怪,為什麼網上輿論對案犯陳世鋒鮮有批評,卻一致聲討同樣是被害人的劉鑫。這也許就是一些直指人性的案件給人們帶來的錐心之痛。事實上,很多案子都是如此,那些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刑事案件,大都不是因為複雜的案情,而是因為案情引發的對人性的反思。(法制日報)

一場大火四條人命 現實版“農夫與蛇”引億萬網友落淚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2017年6月22日凌晨5時許,位於浙江杭州市上城區的一戶住宅突發火情。作為業主林生斌一家保姆的莫煥晶點燃書本引發火災,案件導致女主人朱小貞及其3名子女共4人死亡,並造成被害人房屋和鄰近房屋損失257萬餘元。事發時,莫煥晶從專用的保姆電梯成功逃生。公眾除了同情哀悼4個在無情火海中消逝的寶貴生命,熱議這個現代版"農夫與蛇"的故事,感慨放心的保姆該當如何找,還掀起了一場關於消防救援是否存在問題、綠城物業消防設施是否不到位、現場處置是否不及時的輿論聲討。

後續:杭州市人民檢察院對犯罪嫌疑人莫煥晶,以涉嫌放火罪、盜竊罪依法批准逮捕。11月28日,林生斌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在杭州殯儀館火化。"保姆縱火案"將於12月21日早上9點於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點評:保姆縱火害人、物業和消防的救援的漏洞,讓多少與林家有著類似生活的中國家庭,對這場災難心有慼慼。越來越多家庭需要保姆,而魚龍混雜的保姆市場,怎樣確保請進自家的這位"虛擬家人",是讓人放心的?城市裡的高層住宅越建越多,怎樣的物業響應和消防救援,是能夠保障人安全的?(三聯生活週刊)

老人被撞成植物人兩年多,女司機"教科書式耍賴":買車買房就是不賠錢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2015年10月,河北唐山老人趙香斌遇車禍成為植物人,法院判決肇事女司機黃淑芬對事故承擔主要責任,賠償其各項損失85萬餘元。但兩年多過去,黃淑芬反覆推脫沒錢卻買車買房,受害人兒子進行網上追討,並指責黃淑芬和其女兒劉明月是"教科書式耍賴"。12月1日,歷經數次手術之後成為植物人的受害者趙香斌去世,唐山市公安局鑑定結論認為其死因與事故有關。但黃要求檢察機關重新鑑定,仍未付款。為此,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被執行人黃淑芬執行了拘留15天、凍結財產等決定,並於12月13日發佈了"執行舉報獎勵公告"。

後續:12月16日晚,受害者之子趙勇發佈微博稱,應法醫要求,對其父親趙香斌的第二次屍檢已經開始,檢查結果將在30個工作日內得出。如果鑑定結果與第一次屍檢結果一致,將追究肇事方的刑事責任。而肇事者黃淑芬目前仍然在當地看守所在押。

點評:對於拒不履行的"老賴",法院應追究其責任,包括經濟的、法律的。要讓他們知道,未執行法院判決會賠上人身自由。如認定受害人死亡與事故有關,作為主要責任人的肇事方必須被依法從嚴追究刑事責任。法律不能讓"你拿我沒辦法"的奸計得逞,要為"我拿他沒辦法"的弱勢者撐腰。(檢察日報)

陝西待產孕婦跳樓身亡醫院家屬各執一詞,真相究竟是什麼?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8月31日晚,陝西榆林市第一醫院綏德院區婦產科一名孕婦被臨產痛苦折磨約10個小時後,從醫院5樓跳下,結束了即將27週歲的生命。她一同帶走的,還有腹中胎兒。一開始據醫院方面說法,是因為家屬不同意剖腹產令產婦無法忍受,故而選擇了極端的方式。但家屬很快回應,稱當孕婦中間出來喊疼的時候,他們同意做剖腹產,但醫生表示"檢查後產婦一切正常,快要生了,不用剖腹產"。雖然公安機關勘查認定系自殺,但醫院與家屬雙方各執一詞,引發眾網友質疑,到底產婦、醫院與家屬三者之間發生了什麼,導致孕婦在醫院待產墜樓身亡?

後續:9月10日,陝西榆林市衛計局決定對榆林一院綏德院區主要負責人和婦產科主任停職,並責成醫院即刻對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進行整改。

點評:該事件是一場對醫療、對法律、對生命的多重拷問,到底是當今醫患間的冷漠,還是患者與親屬間的無情,更或是法律法規缺乏對患者本人自決權的尊重,確實值得社會深思。(中國網)

北京紅黃藍幼兒園虐童引軒然大波 如何斬斷伸向孩子的黑手?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11月22日開始,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北京市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喂不明白色藥片,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事件曝光後立即引起各方強勢關注,北京市紀委、市監委會同朝陽區紀委、區監委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啟動相關調查工作。國防部、教育部和司法部更同日對事件進行回應。11月25日和29日,北京官方兩次發佈調查結果,稱幼兒被針扎屬實,但未發現有人侵害兒童,針對網傳涉事幼兒園"群體猥褻幼童"等內容,經查系編造傳播。一教師被刑拘,一女子編造老虎團謠言被拘。

後續:11月29日,紅黃藍教育機構發佈道歉信,稱深感恥辱將升級監控。朝陽區教委三名官員被立案調查,北京全市開展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規範幼兒園辦園行為檢查、師德師風教育。

點評:每當幼師粗暴對待幼兒的事件曝光,涉事教師和幼兒園就成為了風暴的中心,家長們亮出證據一通控訴,媒體深挖教育機構的前世今生。但教育監管部門往往在責令整改之後就沒有了聲音,在幼兒園虐童事件層出不窮的情況下,竟然沒有出臺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只有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幼師虐童行為的發生,否則,敢於向幼兒伸出"黑手"的教師只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中國網)

程序員之死引發婚戀市場"地震" 三部委:整頓婚介服務 嚴打婚託婚騙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2017年9月7日凌晨5點,WePhone創始人蘇享茂在公司附近的住所跳樓自殺,死前留下"遺書"稱自己是被"極其歹毒的前妻"逼死的,因為其前妻翟欣欣以"有漏稅行為和WePhone有網絡電話功能是灰色運營"兩點相要挾,索要1000萬元和三亞的房子。短短109天,蘇享茂和翟欣欣相識、領證和離婚,男方被捲走1200多萬的財產。婚戀網站介紹認識的美女妻子,閃婚,勒索,逼死程序員前夫,一系列標籤,讓這起事件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整個故事存在眾多疑團:翟欣欣是不是存在詐騙勒索?需不需要為前夫的死亡負法律責任?蘇享茂為什麼會就範?有沒有警察親屬插手該事件?

後續:9月13日,翟欣欣前妻舅舅發聲:未參與此事。蘇享茂家人和翟欣欣各自委託律師"維權"。9月18日,共青團中央、民政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青年婚戀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強調促進婚戀市場規範發展。加強對個人用戶信息保護的監督執法,依法整頓婚介服務市場,嚴厲打擊婚託、婚騙等違法婚介行為。

點評:蘇享茂跳樓事件或許能倒逼不少婚戀網站開展自查和整改,但作為網站用戶,在急於擺脫單身的心思以外,更要有辨識信息真偽的火眼金睛,不要輕信未經證實的消息,更不要一時衝動落入騙子的圈套,不論在何時,加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始終是必要的。(中國新聞週刊)


港中大前四川瀘州高考狀元辱罵同胞 言語骯髒激起民憤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9月,香港多所大學校園內出現"港獨"橫幅和海報,激起各方強烈聲討。更令人心寒的是,在香港中文大學就讀的內地生唐立培也在微博與網友掀起罵戰,並多次用侮辱性的"支蛆"一詞辱罵內地網友,還頻繁爆出辱華詞句。北大教授張頤武也感慨稱"無盡的悲哀"。事後,唐立培遭人肉,被扒出是2012年高考四川省瀘州市文科第一名。他大概沒料到自己會招致如此洶湧的民意,估計也很清楚身敗名裂的後果,所以迅速刪除了自己的微博,併發文試圖洗白

後續:9月12日晚,有網友發現,其母校瀘州天立國際學校的官網移除了唐立培的名字。13日晚,唐立培在微博上再次發表致歉聲明,稱強烈反對"港獨"主張,反對分裂國家,"非常後悔和痛心","完全接受大家的指責與批評"。

點評:看了看那個用最具羞辱性的語言來辱罵自己的同胞和生養他的故鄉的微博,真是隻有難過。這是一個扭曲的成長故事,也是一個過去屈辱的幽靈纏繞著年輕人的故事。這當然會在更廣泛的環境中和更具普遍意義的層面受到人們的批評和反思。一個來自內地的年輕學生,缺少國家觀念,缺少和自己過往的聯繫,缺少對當下中國現實發展的理解,因而陷入一種偏執狀態,這才是這一爭議事件最重要的啟示。(環球網)

美國空氣都是甜的?馬里蘭大學中國留學生楊舒平畢業演講引眾怒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美國馬里蘭大學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21日,作為全校學生代表上臺發表畢業演講時,因其在演講內容中稱,自己來到美國馬里蘭大學是為了"新鮮的空氣"、"剛從飛機上下來就感到了自由,這兒的空氣太新鮮、太甜美"、"再也沒有霧霾來模糊我的眼鏡,再也沒有呼吸難受,再也沒有任何壓迫"等倍受質疑的言辭表述,以及略顯誇張的動作表情,而被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她把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放大,語氣裡盡是"崇洋媚外",甚至顛倒黑白。隨後,包括楊舒平家鄉昆明在內的一些官方微博和馬里蘭大學官方也就此發文表態……然而,這並沒能平息輿論對她的攻伐,甚至於楊舒平及其家庭也被網民"人肉"。

後續:5月22日,楊舒平在微博發佈申明及致歉,稱自己沒有貶低國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也對此回應稱,任何中國公民、對於任何事的表態都應該負責任,不僅是有關中國的問題,對任何問題都應該如此。

點評:不管"這只是年輕人的一種朝氣",還是"過於簡單的世界觀",亦或是誅心猜測--"這是在迎合美國人",都不能迴避一個現實--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每個人如何向世界講述一個真實、複雜、形象的中國,在公眾高度關注的公開場合,尤其是可能面對全世界的目光,這種講述更應該慎之又慎。(湖北日報網)

北電學生實名舉報教授性侵:貪汙受賄資產過億 包養男學生


這些挑戰公眾道德底線的社會事件


事件回顧:5月10日凌晨兩點,微博實名認證為"暢毅文化藝人事業部總經理"的@宋澤塵Leslie_AM發表微博,稱好友阿廖沙在北京電影學院就讀期間,遭遇班主任之父性侵。並稱事後阿廖沙更遭遇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排擠和歧視。6月5日,微博博主@北電侯亮平發文自稱是阿廖沙師弟,可以證實阿廖沙所說屬實,並實名舉報北電攝影學院以宋靖、吳毅為首的教授們多次潛規則大學生,常年貪汙受賄的事實,其他教師也有多種不堪事蹟。

後續:北京電影學院發表聲明,表示要責成有關部門調查。@北電侯亮平的微博賬號被封,所發佈內容被刪除,微信平臺上一些自媒體號關於該事件的評論也被刪除。共青團中央、央視新聞報道跟進,6月12日,共青團中央推送相關文章:《北電侯亮平?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讓子彈飛一會兒》,表示請給紀委調查組時間,在等待調查結果期間,請求大家保持理性,謹慎分辨信息真偽,別被帶偏節奏。

點評:“北電性侵門”事件引發千萬網民利用社交媒體這一工具,為受害者轟轟烈烈而戰,試圖求得一滿意公正的結果。一次又一次的校園性侵害事件發生,受害者的權益維護和責任追討始終處於權力不對等狀態,輿論為何流變,為何真真假假難以分辨?網絡環境下,各種主體如何就話語權力而抗衡?都是我們在愕然之餘仍然要探討的議題。(搜狐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