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县八都镇住岐塔的神话传说

吉水县八都镇住岐塔的神话传说

吉水县住岐塔主体结构

住岐塔位于吉水县八都镇住歧村委会住歧村小组,砖木结构,清代建筑。为阁楼式塔,由塔刹、塔身、塔基、地宫组成。塔体为六面正边形,共九层,塔刹为生铁铸的葫芦形。塔身南北向,塔高约31米,占地52平方米。塔内皆砌双墙,有砖梯盘旋而上,每层皆为木楼。外墙每面边长4.2米,厚2.44米,周长25.2米,内墙厚0.65米,内外墙之间内空2.74米,有青砖砌成的阶梯回旋而上,每层都设有架梯。

历史渊源

清同治版《吉水县志》载:“始建宋朝,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合邑重建。”今木楼、砖阶已坏,墙有裂痕。塔内青砖上绘有佛像、竹木花卉等。是吉水县唯一幸存古塔。为研究清朝时期塔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住歧塔原名南华塔,因南华山上于唐朝末年建有南华院得名。南华院,为佛教场所,按佛教释义,住歧塔应为纪念南华院某高僧圆寂所建。但南华院已荡然无存,住歧塔为纪念何人也失载史册,建造住歧塔的文化背景至今一片模糊,住歧塔却屹立于吉水的土地上,风剥雨蚀之中,顽强地显示着自己的存在。

吉水县八都镇住岐塔的神话传说

住岐塔的内部


神话传说

相传在现在住歧塔附近住着一只猴精,在江的另一面住着一只鸡怪(公鸡),他们是死敌。鸡怪喜欢每天早上清清嗓子,于是就把爱睡懒觉的猴子吵醒了。猴子很气愤,于是找公鸡评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的理。道理说不通,他们就开始斗法,翻江倒海的,可谁也不能击垮谁。这样日复一日的,附近的百姓可苦了,不仅稻子被淹,房子被淹,财物损失严重,人员时有伤亡。就这样大部分人搬走了,也有一些恋家的人留下了。留下的人集合在一起,商量着怎样将两妖除去,想来想去只有去求助仙人。于是请来了仙人,仙人首先降服了猴子,将他镇压在山下,然后又降服了鸡怪。但是仙人担心他们终有一天会再出来为害,于是仙人指点住歧百姓在镇压猴子的山上修建了塔,也就是住歧塔,指点江对面百姓在镇压鸡怪的山上修建了一座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