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牧民新村「吃土爲生」 吃出一片新天地!

蒙古包牧民新村“吃土為生” 吃出一片新天地!

整齊的街道,寬闊的道路,沿街開著牧家樂,院內搭好了蒙古包,很多人家都有了小汽車……這裡是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新村,旅遊旺季時,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

十年前,這樣的幸福生活是村民們無法想象的。被沙漠圍住的日子並不好過。村民孟克達來一家祖祖輩輩以放牧為生:養的少了維持不了生活,養得多了草原受不了。到上世紀末,大刀圖柴登的生態曾惡化到了人類不宜生存的地步。

2006年,杭錦旗黨委、政府為效解決庫布其沙漠腹地生態環境脆弱、生產資料匱乏、生活條件惡劣等問題,積極轉變產業發展方式,立足國家4A級景區——七星湖生態旅遊區的基礎設施條件和三產帶動優勢,投資建設了佔地面積500畝的集中居住區,並配套完善了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將分散在沙漠腹地的2個自然村36戶牧民搬遷至此,鼓勵農牧民轉租沙漠、入股企業、大力發展沙漠旅遊服務業,進行生態修復和集約化種養殖。

孟克達來所在的大刀圖柴登整體生態移民,牧民們搬進了道圖嘎查牧民新村,原來居住的地方實行禁牧,騰出4萬畝草地和沙化地進行生態自然恢復。

因為靠近七星湖景區,牧民新村裡的不少人開始從事旅遊服務行業。移居過來後,孟克達來家也辦了牧家樂,在旺季,一天能接待200人。

隨著牧家樂越來越火爆,孟克達來家養的羊根本不愁銷路。“羊基本是供應牧家樂,只有牛需要對外出售,”孟克達來說,開始時,年收入7萬多元,後來就遠不止這個數了。

再後來,孟克達來還買了兩輛裝載機,在億利集團的治沙工程上幹活,收入也不少。如今,他家每年的收入已超過20萬元。“現在的生活是十年前無法想象的。”

40歲的斯仁巴布搬到牧民新村後放棄了放牧,去到景區裡幫別人開衝沙車,開始對沙漠旅遊有了初步的瞭解。到2009年,他和妻子也開起了牧家樂,隨後又和孟克達來等5個夥伴共同組建了越野車隊,為遊客提供自駕服務,如今家裡年收入超過15萬元。

對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的人來說,很多人和孟克達來和斯仁巴布一樣,搬來牧民新村的同時,也告別了牧民身份,從事起其他職業。

旅遊業的發展得益於良好的生態保障,道圖嘎查牧民新村的村民在放棄了傳統放牧生活之後,在大漠深處以另外一種方式詮釋了什麼叫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上了靠土吃土的“生態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