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王薌齋創大成拳之拳學思想與發展思路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意拳正軌》和《大成拳論》是王薌齋拳學體系中的兩部最重要的著作。從兩部著作產生的時間來看,《意拳正軌》著於1928年,《大成拳論》問世於1944年,時間相距16年。古人云:十年磨一劍。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長達16年,拳學家王薌齋先生實現了怎樣的拳學跨越呢?換句話說,從意拳到大成拳,王薌齋先生實現了哪些突破,取得了什麼樣的拳學成果?《大成拳論》的問世和大成拳的創立,對中國拳學的發展有什麼樣的意義呢?從表面上看,這些問題似乎是大成拳的內部問題,實際上,它關涉到中國武術:繼承什麼,發展方向是什麼等具有普遍意義的問題。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一、《意拳正軌》的拳學基點

(一)、《意拳正軌》產生的背景

1、教學傳習。

中國拳術的傳承方式,歷來重視身手相傳、口傳心授。老師對學生的傳授,大都是私相授受。這種傳統傳授方式可以上溯到先秦諸子。孔子聚眾講學,採取的是隨到隨教,有問有答,解惑釋疑,明理致知,方式靈活,因材施教。我們現在所看到的《論語》,不難想見,孔聖人當年與學生之間那種平等、隨和、自由的教學氛圍。拳術的教學與文教自有其獨特的形式和內容。他不僅有文教的功能,而且,它的入手處在於通過肢體的運動和鍛鍊來體認拳術所要表達的教化目的。當一種學問成為學術,就註定了它的傳承方式要適應它所要達到的目標和實現方式。據《北史·景穆十二王傳》載:“乃置學館於私第,集群從子弟,晝夜耕讀。並給衣食,與諸子同”。這是小規模教學的教學模式,一個先生,帶幾個、數十個學生。即所謂的私塾。戰國時齊國齊宣王在都城臨淄設稷下學館,招攬遊學之士數千人,其中有淳于髡、騶衍、田駢、慎到、宋鈃、尹文、環淵、田巴、魯仲連和荀況等著名人物,彙集了道、法、儒、名、兵、農、陰陽等百家之學。這時學館內群英薈萃,百家爭鳴,不同學派之間,各展所長,各抒己見。這樣的教學規模和教學環境與私塾不可同日而語,他的教學模式也不可能像私塾那樣近乎耳提面命。每一個學派都有自己的學說和體系,要使眾多從學者更好地理解本學派的學術宗旨,傳授者編寫教學綱目的需求便應運而生,也因此而開創了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王薌齋所處的時代,火器已興,冷兵器式微而尚武之風猶在,形意、八卦、太極、少林等名拳大派龍驤虎躍、爭強鬥勝。可以說,王薌齋時代是我國舊拳術史上的夕陽晚景,與他同時的有形意門的名家李存義、尚雲祥、張佔魁、錢硯堂;八卦門的劉鳳春、孫祿堂;太極門的楊少候、楊澄浦;少林門的行林、六合八法門的吳翼翬等等這些宗師級的人物。王薌齋歷來主張拳術為學術。為了立足武林,弘揚已故形意巨匠郭雲深拳法,使從學者更加準確地理解和學習王薌齋提倡的“意拳”,這是《意拳正軌》作為王薌齋師徒間傳習的綱目形成和產生的客觀背景。正如李英昂先生在重版《意拳正軌》時所注:“《意拳正軌》一卷,原為先師王薌齋先生民初在天津傳藝時,師生間傳習的綱目,本非問世之文”。“------考此卷為先師最早之著作,所述多本乎太老師郭雲深先生之傳,不失為意拳之正軌-----”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2、實踐總結。

王薌齋先生是郭雲深的晚年弟子。郭雲深傳授給王薌齋的拳法與早期弟子乃至晚期其他弟子都是不一樣的。很顯然,王薌齋練的是與傳統形意拳不同的“形意拳”。這個不同的“形意拳”實戰效果怎麼樣,王薌齋離師後,與同門同派和別門別派的代表人物或頂尖高手進行了實搏檢驗、深入究討。其中有河南嵩山少林寺的行林和尚、湖南心意巨匠解鉄夫、淮南黃慕樵、鶴拳名家方恰莊、金紹鋒、梅花拳傳人劉丕顯等等。按照王薌齋重要傳人姚宗勳先生在《意拳創始人王薌齋》一文中的說法,王薌齋於1907年前後至1920年間,歷時十幾年,在大江南北遍訪當時各派著名拳術家,廣泛獲得了我國各地各種拳派的第一手資料,並分別剖析研究了它們的內容和拳理。與此同時,王薌齋對我國傳統拳法中的流弊及對拳學發展的影響,也有了更加清醒明晰的的認識。正是在對我國拳術的大量第一手資料的整理研究基礎上,王薌齋先生對己學和他學、傳統和現代、古人與今人、萬里參學的拳學實踐進行了拳法、拳理、文化理念、哲學內涵等方面產生了全面總結昇華的內在衝動。這是王薌齋先生撰寫《意拳正軌》的主觀原因。實際上,也是每一個具有拳學抱負、拳學理想和拳學使命的拳學家都具有的心願。


(二)、《意拳正軌》的理論因革

1、源於師授

王薌齋先生在首篇著重論述了站樁在拳術鍛鍊中的核心作用。這裡所倡導的站樁,主要是指渾元樁,這是王薌齋拳法與傳統形意拳的分野。形意拳歷來重視站樁,但是,從來沒有把站樁在拳術中的作用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他以佛法證拳理:“若禪學者,始於戒律而後精於定慧,證於心源,了悟虛空,窮於極處,然後方可學道。禪功如此,技擊猶然。”八卦、太極、少林及其它拳派,都有自己獨特的樁法訓練,但沒有哪一個派別像王薌齋那樣重視站樁,把站樁作為拳學的“根始”,是拳的肇始,亦拳的完善和終極。這不僅是王薌齋區別於傳統形意拳的標幟,而且是與其它拳派的鍛鍊方法最根本的區別。這一標誌性的東西,來源於郭雲深的傳授,也可以說,是王薌齋先生上世紀二十年代把自己所傳授的拳法以“意拳”名世而區別於傳統形意拳的根本所在。

不難看出,其餘章節:鍛鍊筋骨、用勁、交手徑法等篇章仍然沒有脫離郭雲深的拳學體制,尤其是交手徑法、六合兩個章節,有著中國傳統拳術的深深印痕。


2,拳法體制

《意拳正軌》是王薌齋當時所傳意拳的理論依據。以此觀之,王薌齋意拳拳法的體制,基本上是以站樁為基礎,以劈、崩、鑽、炮、橫五拳作為單操手以及練氣、養氣、發力、交手實作等為鍛鍊次第。從其結構來看,可分為兩部分:技擊與養生。在拳論中沒有出現過對套路的任何論述,說明了在郭雲深對薌齋先生的傳授中,早已擯棄了的套路練習在王薌齋這裡得到了切實的繼承,完全維護了郭雲深所傳的“形意拳”拳學體制。由此可以看出,王薌齋上世紀20年代所傳習的意拳,是之後創立新興拳法的基礎。從體制來看,早期意拳其實就是更本質的“形意拳”。

3、文化自覺與科學表述

在大多數意拳或大成拳研究者中,都將《意拳正軌》以申論郭雲深之傳授而到此止步,嚴重忽略了其中的兩個章節:養氣與用勁。

王薌齋第一次在《養氣》篇中表述了他的文化自覺和意拳所由產生的哲學背景。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是人類生活的全部表現,拳學也是人類寶貴的精神產品和全部生活中的部分,它的產生必然與其孕育它的文化和哲學息息相關。一種文化,是從事該文化活動者精神活動和創造的結晶,而哲學可以說是該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論思維的最高發展。王薌齋正是從文化和哲學的高度對意拳進行了概括和總結。

大抵拳學家都注重養氣。郭雲深先生在對王薌齋傳授拳法時,養氣,毫無疑問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和重要內容。但是,對於養氣作出如此係統深入的總結概括,這是王薌齋在繼承基礎上的突破,也可以說是拳學家的文化自覺。氣,是中國文化和哲學探究宇宙根本的重要命題。莊子在《莊子·知北遊》中說“:人之生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曰通天一氣耳”。東漢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詁》中說“:元者,氣也。無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北宋張載對氣作了詳細的論述,指出宇宙的一切皆是氣,“凡可狀者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氣也”。(《正蒙·太和》)這是中國文化和哲學從宇宙、人生的本源上的探討。拳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一種自衛、防身、修身、養生的手段,從養氣著眼,從本源上來探討拳的根始,自然成為拳之大者。性、命、理、氣這是儒家文化探尋宇宙本源的哲學基本命題;有和無,虛和空是道家和佛家認識世界的一對基本概念。有無相生,了悟虛空,理氣相融,性命雙修,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哲學觀和世界觀,而意拳,是這種文化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體現。薌齋先生由道入佛,以“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道”來證“三昧俱悟,即見虛空”;以儒攝佛,“故言神者不離性,氣者不離命”,儒、釋、道在意拳的修煉過程中得到了圓融與外顯,正是儒、釋、道文化的圓融孕育了意拳。中國拳學有史以來,獲得這樣的文化自覺和哲學思考,並自覺地將拳學嵌入中國文化的大背景中,以中國哲學思想融入拳理來指導拳法修煉實不多見,這也正是薌齋先生高人一籌之所在。

用力學原理來說明力量——勁道的應用,這是王薌齋先生在繼承基礎上的另一突破。歷來拳學家,對於拳學中的勁的運使左說右說,很難明瞭。老師用盡形象語言進行譬喻,又在實踐中進行親身體驗,能得其中巧要者,百不得其一。這也許是我國拳術在繼承上的“瓶頸”。這種“瓶頸”效應是徒不如師,再徒不如師,如此徒不如師,遂至日趨衰落,一代不如一代。薌齋先生在《意拳正軌》的《用勁》篇中,繪製了五幅圖形,分別對剛勁、柔勁、提頓撐抱兜墜鑽裹、含蓄纏綿、開合連環繪成以力學原理來說明勁道的示意圖。它使得在教學中更具體、科學和理性。這不能不說是王薌齋在繼承基礎上的突破。

綜上,王薌齋先生的《意拳正軌》是對乃師郭雲深所授拳學的全面總結。在總結基礎上,以“養氣”為題,對意拳所由產生的文化、哲學背景進行了反思,並自覺運用了現代力學原理,實現了對傳統的突破。當然,此時的王薌齋,還沒有實現總體上的突破。意拳,只是與傳統的形意拳有了區別,還沒有形成他在此後的1944年《大成拳論》中所說的“------若以現代及過去而論,信他所無,而我獨有也”的“特殊拳法”。但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王薌齋先生創立新興拳法的準備和遠大的目光以及創建體現中國文化哲學觀的拳學思想體系的自覺。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二、《大成拳論》的拳學跨越

(一)、什麼是大成?

1,大成正義。辭海對大成的解釋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指大的成就。比如,事功。《詩·小雅·車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學問,《禮記·學記》:“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謂之大成”;道德,《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趙岐注曰:“孔子集先聖之大道,以成己之聖德者也”。二是完備的意思。《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大成別義。大成亦有大乘的意思。大相對小而言之。佛家有言“大乘”。佛家之大乘,全稱:“大乘佛教”,梵文Mahāyāna的意譯,意譯“摩訶衍那”。“摩訶”,意為“大”;“衍”意為“乘”。乘是指運載工具,比喻將眾生從現實世界的此岸渡至涅槃境界的彼岸。一、二世紀時,由佛教大眾部的一些支派演變而成,強調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應以自利利他並重。認為自己的教法最勝,故自稱“大乘”,而將堅持原有教義,主張自利或自渡的教派貶稱為“小乘”。

3,大成拳之“大成”。此之謂大成,有總集、彙集、汲取、萃取的意思。王薌齋先生在《大成拳論》的《歌要》中說:“拳道基服膺,無長不彙集”。這裡所說的彙集,還不是“集合”的意思,是“無長不彙集”。所以,它不是簡單的排列組合,更不是良莠不分的聚集。所謂“長”,就是精華、精髓。彙集所長,就是在對中國傳統拳術,包括各門各派、國內國外的優秀拳法拳學原理原則的規律性認知的基礎上,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汲取、萃取其精華、精髓,以拳法的原理原則為統貫、以中國人固有的文化和哲學思想為靈魂創建的一種新拳法。


(二)、《大成拳論》以及大成拳的“大成”體現在什麼地方?

1,建立科學而完備的拳法理論體系

所謂理論,就是系統化了的理性認識,是某個知識領域的概念、原理的體系。體系,是若干事物構成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一個整體。任何學術,如果形成了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實踐體系,我們才能說,這項學術具備了完備的科學體系。

學術體系總是建立在實踐需要之上的,它是對某項實踐中重大問題、重大環節的立論、詮釋和解答。

每一種拳法,都有它的理論作為該拳法的內在規定性。拳法理論不僅要符合原理原則,而且是指導、促進該拳系不斷進步、完善、提高和發展的根據與價值判斷。科學,更是另一層面的問題。與西方文化傳統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中國文化歷來缺乏科學認知這一環節,中國人因而相對缺乏科學認知的理性素質。反映在拳學上,中國傳統拳學理論與中國文化的結體特徵十分相似,因而,傳統拳學家們的理論思維毫無疑問也受到中國文化特質的限制。例如,《太極拳論》講: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說的是結果。但如何能登渡這種境界,鍛鍊的次第是什麼?《太極拳論》中沒有說。這就是中國文化和哲學喜歡“言簡意賅”“文約義豐”,缺乏術語、概念、範疇等思維工具的結果。科學的基本特徵,就是具有實證性。實證的效果是通過一系列相互制約、相互聯繫各個環節所實現的矛盾的對立統一。

(1)作為拳法理論體系,《大成拳論》建立了自己的拳學總綱。“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無法不容”。一法不立,並非不立一法,是不執著於一法。無法不容,是在一法不立的原則上,形成的原則原理,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的“法”的整體,是法天、法地、法自然的“法”,是無法之法。大成拳的總綱,展示了大成拳開放的理論體系的秉性和素質。

(2)在總綱的統攝下,《大成拳論》建立了拳的力量來源的關鍵理論。拳的力量來源,是中國拳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長期懸而未決的關鍵理論難題。這個問題的解決,決定了整個拳學發展的路徑和方向。《大成拳論》認為,拳中之力,都是從精神方面的體認而得。這就確定了大成拳的力量求取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一切力量,來自於精神統領。

對力量和速度的理解不同,其求取途徑亦各異。從經典力學原理來看,力是由質量和速度形成的。任何拳術應用於技擊,最終的勝敗主要取決於速度和力量。這就形成了藉助外力來增長力量和通過快速運動來提高速度的拳術訓練方法。比較典型的,如泰拳、拳擊和一些從外力鍛鍊入手的中國拳法。這些拳法藉助打擊沙袋、踢擊樹木等方法增強擊打能力,提高打擊速度;用硬物擊打軀體,增強抗擊打能力。

大成拳對力量和速度的理解來自中國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莊子說“:物物非物”。意思是使物質成為物質,並非物質。非物質是什麼,就是相對於物質的精神。由精神的轉化為能量(物質的),它的轉化理念是什麼呢?老子說:“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的 “有”是從“無”中來,拳術的力量是從無形的意念、精神假借等從屬於精神範疇中生長的。佛門禪宗也說“:萬法皆空,即為實相”“虛無求切實,運用在虛空”。這完全是中國式的思想和理論。在這裡,似乎觸及到一個精神和物質的哲學關係問題。實際上,我個人的理解,大成拳對力量來源的理解並沒有超出物質決定精神的這個唯物論範疇。精神意念的產生,是基於“我在”這個物的基礎之上的。精神體認,就是通過精神意念的動靜、鬆緊與宇宙大氣相應合,一方面調動體內潛能、喚醒人身固有的良質良能;另一方面,在相對靜止、相對放鬆的狀態下,調動身體各種機能,比如,肌膚、毛孔吸收宇宙(大自然)的能量。以精神意念為統帥,形成統一的力量。

這種培養力量素質的思想和方法,在現代力學和經典力學原理中亦可得到論證。人體的整體或某一部分肌肉在運動中克服阻力(含內部阻力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包括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含爆發力),是人體進行運動的力的來源和獲得技能的物質基礎。這種克服阻力的實現方式,大成拳是通過在站樁等訓練體系中的放鬆身心、精神意念的引導來實現的。大成拳名師於鴻坤(阿龍)先生指出“-----大成拳在極其放鬆的狀態下,調節、溫養、鍛鍊了神經系統,使身體達到了高度的協調,從而使身體最大限度的主宰和發放勁力,神、氣、意、力有效、有序的集中。即神宜斂,氣宜養,意不亂,力(體)要松。身體一緊,意、氣、力就能完整一氣。”同時指出:“站樁的功能之一,就是把身體複雜形體結構所產生的分散力量統一為整體之力。技擊過程中,人體所呈現的多維結構影響了勁力的充分運用與發揮。站樁有一定功夫,身體的骨骼、肌肉、關節、神經等相應發生變化。由原來的‘多中心’‘ 多形狀’ 的形式,逐漸向簡單的整體的‘一’的狀態轉變。”這是目前為止,大成拳界對王薌齋大成拳的力量來源最深刻的見解和最完美的詮釋。

現代力學還認為,運動形式基本上有兩種:絕對運動和相對運動。例如,飛機中的人相對於地面(基本參考系)的運動,稱為“絕對運動”,而相對於飛機(非基本參考系)的運動稱為“相對運動”。人體的運動也有兩種基本形式:動態運動(外動)和靜態運動(內動)。從拳術鍛鍊的角度來講,兩種運動的實質就是一種——內動。動態運動的目的,最終是要實現人體內部的臟腑達到更加和諧、統一、均整;而靜態運動,是在微動中充分調動人體的內在機能,包括意念調配、精神假借、鬆緊、動靜,達到內外合一,神形合一。從形式上來講,動態運動是大動,是快速動;靜態運動是小動,是低速運動;從要達到的目的來講,前者以外形動而致內動的質量和速度近乎捨近求遠,後者由靜而動,靜極生動,動微而神全,在自然狀態中導致內動,既涵養生機,又能充分激發和調動人體內在機能,走的是捷徑。因此,王薌齋先生說:“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才是生生不已之動”。

(3)解決了拳學理論上關鍵缺環:單雙重、抽象虛實、德與技、拳與械、知與行的關係。單雙重是拳術運動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相對於中和力量的均衡的拳學原理而言,單重和雙重都是拳術運動中的不合理現象。單重,勢必造成間架失衡、力出尖、形破體;雙重,從表面上看,保持了形體的均勢,實際上,在拳術運動中,尤其在技擊狀態中,很難形成攻擊與防守的整體力量。看似均衡,實則難以形成整體動能。其力量是分散的、多維的。單、雙重還容易造成拳術運動的單極現象。這種現象,就像強弩之末,無再生之力,更難產生炸力無斷續、著力如彈簧的技擊效果。由於缺乏動能和勢能,就容易形成定勢,就是“破體”和“著象”。單重是片面的“著象”,雙重是絕對的“著象”,是僵滯不靈。然而,作為拳術中的一種存在現象,王薌齋先生指出了克服單、雙重之弊而運用單雙重之妙之途,那就是:均整。單雙重不單指手足,頭、身、手、足、肩、肘、膝、胯,大小關節、四肢百骸都存在單雙重、鬆緊、虛實、輕重之別,神、形、力、意皆不著象,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就是培養觸覺良能之本能活力。

抽象與具體、虛與實在拳學中的理論和實踐的指導作用。抽象,是事物本質的普遍性的一面。《大成拳論》中所指的抽象,指的是拳學中的原則原理。習拳的過程,就是從抽象走向具體,從虛無中體認實有的過程,是對抽象的真理到具體的展現,是看似虛無的精神因素,在精神假借的法則下,實現拳學中的原理原則在拳術運動中的具體運用。抽象、虛無,視之無形,聽之無聲,無體無象。由抽象到具體、由虛無轉化為實有的機制是什麼呢?王薌齋指出,要在以虛無度其有,以有處揣其無;在無形神似之間,度其意而求之。其體認的方法是,在鍛鍊時,調配合理的間架結構,於松靜中培養虛靈守默的含蓄精神,相機而動,應感而發的觸覺本能;於無形神似之間,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內,四周如有大刀闊斧之敵,共爭生死存亡之境,度其意而虛中求實。在實作時,則浩氣縱橫,如入無人之境,實中求虛。其辯證的原則是:“離開己身,無物可求;執著己身,永無是處。”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德與技、道德與拳術的關係。道德修養是大成拳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領域,人們都強調道德修養在所從事專業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在專業或事業的修為和成長過程中很難將道德修養融入其中,體現其道德價值。王薌齋在《大成拳論》中正確地擺正了拳與技、道德修養與拳術修養的關係。尊師、敬長、尚友、重義等傳統道義與拳術修養並非兩張皮,更不是一種裝飾,他融匯於整個拳術鍛鍊過程,是形式與內容的緊密結合。大成拳鍛鍊要求做到“四容”“五要”,頭直、目正、身莊、聲靜,這四容,是大成拳站樁的基本要求;恭、慎、意、切、和五要,貫穿於大成拳鍛鍊的始終。拳術鍛鍊,是健身、修身、養性、開智、進德的過程,是合二為一的過程。

拳與器械。廣義的拳,包括了器械;狹義的拳與器械,是指徒手與刀槍棍劍等武術器械。王薌齋指出,拳學的原理原則包含著器械的原理原則。從技術上看,拳術的鍛鍊與應用,主要在於獲得各種力量與發力用勁原則。所以,器械並不神秘,它統攝於拳的各項力的修煉之中。只要獲得拳術中的各項力量,稍加習練,就能通曉器械的練與用的奧妙所在。習拳,不必專習刀槍等器械。

知與行。知易行難,知難行易,知行合一這本是中國傳統文化哲學中的認識論命題。王薌齋在《大成拳論》中,對知與行進行了深刻的辯證法論述。是知易行難還是知難行易,是知即行,行而後知歷來學術界頗多爭執。拳術是一項實踐性特別強的學術。王薌齋指出,拳學實踐中,首在明理;否則,盲目尊崇,愈用功,則離真理愈遠。誤入歧途,則誤人誤己。既明理,須當身體力行;否則,只能誇誇其談,到頭來一事無成。知行之難易,在於是否明理而切實用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這是造就拳術的根本大道。

(4)澄清拳學誤區:套路、點穴、輕功。

套路、點穴、輕功是長期困擾拳學界的三大問題。套路傳習已久,它對拳學是否有意義,也是一個長期爭論的問題。從理論上講,套路對拳學的傳承與發展是沒有意義的,套路的功能,只是把拳術格鬥中的動作虛擬化,也可以說是對拳術格鬥場景的藝術再現,它賦予了藝術家的武術創作素材,在許多慶典場合作娛人之用,頗能賞心悅目。招數招法,也是虛擬化、理想化的拳術假設,在實戰中毫無用處。然而,在拳術界,套路練習卻長期盛傳,有的甚至作為本門本派的最有標誌性的價值,王薌齋深刻而尖銳地指出了套路練習的誤區和固守招法招數對拳學發展的危害,並在大成拳中徹底摒除套路練習,直指拳學本質。點穴和輕功也是長期以來籠罩中國拳學的神秘面紗。點穴的醫療保健作用已為醫學所證明,而飛簷走壁只是文人筆下的神話。王薌齋指出套路、點穴、輕功的拳學誤區,維護拳學的健康發展。

(5)大道簡易,還拳學本來面目,掃除拳學發展障礙。

把拳術神秘化,以師徒制在拳學領域畫地為牢,形成各種派別,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師徒之間,入主出奴,沒有平等自由的學術氛圍。王薌齋以大無畏的精神,指出了拳學界之積弊。大道至簡。形意拳初始只有鑽、裹、踐三拳;八卦掌只有單雙換掌;太極拳亦只有三拳。形簡意繁,乃拳學之正道;養生與技擊,乃拳之法則。學術才是人類公有之師,拳學只有置於學術的範疇,平等自由地問難、交流,以能者為師,中國拳學才能獲得真正的發展。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2,科學而嚴密的訓練體系

大成拳的訓練體系,王選傑先生概括為“七妙法門”,即:站樁、試力、摩察步、推手、發力、實作、試聲。如單純從力的角度來講,力由站樁而得,由試力而知,由推手而懂,由實作而知變化,由發力而知為用,由試聲而臻圓融。

(1)精神與力量的培養——站樁。精神和力量是大成拳之本。大成拳重精神、意感和自然力之修煉,這一切,皆從站樁肇始。實現大成拳的精神力量,是由一系列的站樁獲得的。總的來講,分養生樁和技擊樁。養生樁側重祛病延年,技擊樁側重培養技擊實戰的精神力量。養生樁因病設勢,從樁式上來看主要有站式和臥式,總的原則是均整、松和自然。技擊樁以渾圓樁為母樁、有矛盾樁、託寶貝樁、鳥難飛樁、降龍樁、伏虎樁等等。

(2)拳術力量的體認——試力、摩擦步。站樁所獲得的力量,並不是拳術的一切。這些力量是否就是拳術運動中所需要的有效力量,必須經過體認。這一階段的訓練是由試力和走摩察步來完成的。這個環節是最困難、最重要的環節。最困難,是因為不僅必須有站樁所獲得的真實的精神力量,而且,必須要有明師的口傳心授;最重要,是因為試力的訓練階段在整個訓練體系中處於中樞環節。站樁所得力量,由試力的體認而得其由來、由試而知、由知而得所為用。拳術中所需之蓄力、彈力、驚力、開合力以及重速、定中、纏繞、撐抱、惰性、三角、螺旋、槓桿力、輪軸、滑車、斜面等等都由試力而得。摩擦步是在身體位移狀態之下試力。有人說是腳下之試力,這種說法是不夠全面的。大成拳的站樁、試力及各個訓練環節都要求是整體性的鍛鍊,摩擦步,並不僅僅是一種步法。摩擦步是取其摩擦的形態特徵、其他如三角步、陸地行舟步、十字步等都具有摩擦的特徵而通稱為摩擦步,實際上,是在身體位移狀態下的試力。不管是試力和摩擦步,都必須遵守精神之集結緊密和統領、鬆鬆緊緊毋過正、虛虛實實得中平的原則。

(3)勁力變化的體認——推手。試力摩擦步都是各自的體認,那麼,推手可以說是雙人試力,是對試力、摩擦步的進一步體認。推手有單推手和雙推手。單推手稱為定步推手,雙推手稱為活步推手。通過兩人手臂的搭接,在運動中體認力量輕重、大小、方向的變化,各種力量的運用及接近實戰的體認。拳術本質上就是制人而不制於人之術,是雙方遭遇時精神、力量通過肢體接觸施之於對方的各種制人之術的實際運用。站樁、試力所得之力,亦要通過推手這個環節的體認才能更好地在實際中得到運用。大成拳的推手沒有固定的招式,只是在精神舒放、點緊身松、粘粘連隨、不丟不頂原則下,體認實戰中點、線、面對蓄力、彈力、驚力、開合力、重速、定中、纏繞、撐抱、惰性、三角、螺旋、槓桿力、輪軸、滑車、斜面等的勁力變化,以及控制、打擊、發放等技術。有人提出,不經過推手是否可以直接進行實作?王先傑先生曾說過,不經過推手訓練也能實作,但難至高妙之境。

(4)勁力運使的體認——發力、健舞。從形式上講試力是樁的放大,發力是試力中對力的方向、大小、輕重、形式、作用能力的體認。大成拳發力,是在精神整合之下的鬆緊之間完成的,它包括有形、無形、有定位、無定位、自動、被動、整體、局部等多種發力。它不是蓄力、發力,再蓄力再發力的階段式的過程,是波浪式的、無斷續的。發力同時又是蓄力,就像波浪,前波是後波的前鋒,滔滔不絕,綿綿不斷。健舞,實際上是大成拳體認勁力運使的重要訓練環節,但由於對樁功要求很高,須達到“四如”境界,即體整如鑄、身如灌鉛、肌肉如一、毛髮如戟才能得其舞之神髓。王薌齋先生說:“內勁需能爆發為外力使能收到練拳之真實益處,善拳者力之奮也。四形為內勁爆發為外力之最適當的形式-----”。四形,即揮浪、游龍、白鶴、驚蛇四種拳式的舞蹈。大成拳門內,得王薌齋先生健舞之妙者很少,所以論及健舞的體認者不多。

(5)神、形、意、氣、力、法的綜合體認——實作。大成拳的實作就是技擊練習。是對神、形、意、氣、力、法的綜合性體認。大成拳沒有固定之招法,但頭手肩肘膝足各有打法。提打、鉤打、按打、掛打、鋸打,鑽打、搓打、撥打、拂打、疊打、錯打、裹打、踐打、截

7/11

打、堵打、摧打、撥打,滾力打、支力打、滑力打、粘力打、圈力打、引步打、進步打、退步打、順步打、橫步打、整步打、半步打、斜面正打、正面斜打、具體之片面打局部之整體打、上下卷打、左右領打、內外領打、前後旋打等等打法,雖系局部,都需要進行實地練習方可有所體認。這些都是實作的入手功夫,並非大成拳的上乘實作。大成拳實作有小乘、中乘、大乘、上乘和最上乘之別。小乘的實作,是在周身放鬆的基礎上,將自身的間架配備調整的合理的當,做到外形不破體、力量不出尖、周身協調一致、一動無有不動的整體運動;中乘的實作是充分發揮站樁、試力、摩擦步、發力、推手試聲的訓練素質,相機配備間架,以自己篤實的功力,硬打硬進,不閃不避;亦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其不意,飄忽不定,是對手處於被動地位。守中用中,聲力併發,拳打、足踢、頭撞、肘擊任意施為;出手如挫,回手如鉤,力不空發,意不空回。大乘實作是在精神意感的統攝下,以大成拳的各種力量為基礎,在做拳時身無定形、步無定位、神在手前,全身關節形曲力直、鬆緊得當,力若彈簧,無論單出雙回,皆能奏效,舉手投足,不失拳之原則,不管橫擊豎進,側擊正攻皆能令對手顧此失彼,任己所為。上乘實作是集神、形、意、氣、力、法於一體,融會貫通,萬法歸一而法無定法,種種動作具有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之妙,完全合法於“拳本無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無法不容”的拳法總綱。最上乘的實作,在做拳時自身堂堂正正,如入無人之境,浩氣放縱;又如觀花賞月,閒庭信步,動靜處中,不離拳意,無論行住坐臥,一觸皆能擊人於丈外。又能在對敵時,欲接未觸之際,突然注視對方,籠罩對方之精神,使之神萎意祛,若失知覺,勝敗一定,不戰而勝。大成拳能達此境界者,僅王薌齋先生一人而已。

(6)精神力量的圓融——試聲。試聲為補充試力之細微不足,固持元氣。試力過程雖然強調在緩慢松和的狀態下去體認,但人體是一個非常細密精緻的系統,許多部位較難得到鍛鍊。試聲能夠調動全身的細胞參與工作,激活全身的最大活力。遇敵之際,聲力併發,激發人的精神意志和力量的完整擊發。試聲,還能使習練者精氣充沛,使習練者神明體健,在大成拳的系列訓練中,既養成技擊所需的本能活力,又從中滋養生命本源,實現養生是技擊的基礎,技擊是養生的究竟的鍛鍊目的。

3,體與用、練與用的高度辯證統一

體與用是一對哲學範疇。荀子認為:“萬物同宇而體異,無宜而有用”(《富國》),這裡的“體”指形體。魏晉時把“體”作為宇宙萬物的本體。王弼說“雖貴以無為用,不能捨無以為體也”。(《老子注》)主張雖要重視無的作用,但不能因此捨棄無這個本體。南北朝時的範縝說“: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神滅論》)他提出的質用亦即體用,認為形體是精神的本體,精神是形體產生的作用。唐崔憬解釋體用為“動物以形軀為體,以靈識為用;植物以枝幹為體,以生性為用”(《周易探玄》),他們都認為有體即有用,體是用之體,用是體之用。後來,北宋程頤也說“: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原,顯微無間”。(《程氏易傳序》)認為理(微)是體,象(顯)是用,體用是統一的(一原),不是絕然分離的(無間)。朱熹發揮程頤的“體用一原“說,認為“蓋自理而言,則即體而用在其中,所謂一原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答汪尚書》),用包含在體之中,並非離體別有用。可見,體與用,是一對矛盾。大成拳是如何實現體與用的矛盾統一的呢?一是做到虛靈守默。《大成拳論·抽象虛實有無體認》中說“------要在以虛無而度其有,亦以有處而揣其無。”“其機其趣完全在於無形神似之間,度其意可以求之”。具體的操存之法是“:習時需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內,四周如有大刀闊斧之巨敵,或毒蛇猛獸蜿蜒而來,其共爭生存之情景,當以大無畏之精神應付之,以求虛中之實也;如一旦大敵林立,在我如入無人之境以周旋之,則為實中求虛,要在平日操存體認,涵蓄修養”。二是守中庸,在拳術鍛鍊過程中,保持全身均整。做到力不破體,形不著象;培養觸覺本能活力,在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中,實現極中致和的“本能力之自動良能者也”。三是以站樁為統攝,“-----使神、形、意、力成為一貫,六心

相和(頂心、本心、手心、足心)、神經統一,一動無不動,亦更無微而不合,四肢百骸悉在其中”。“不執著,不停斷,再與大氣之呼應,各點力之鬆緊,互以為用,庶乎可矣。”以上是大成拳實現體與用辯證統一的途徑。

練與用是一對拳學上的範疇。練是體悟。拳學上的體悟,不完全是軀體的事,也不完全是思維的事。它是通過軀體的運動、鍛鍊由顯而微,由動而靜或由微而顯,由靜而動的過程,是由軀體所產生的感覺對己身、對大氣、對宇宙、主體與客體之間形成的微而妙的關係的體察,是在動靜、鬆緊的顯而微、微而顯的運動狀態中產生的精神現象與宇宙原理、拳學原理原則的認證。有如佛家之心證和物證。用是拳學體認的結果和作用。這就是《大成拳論·自志》中所說的“: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煉。統而言之,使人身與大氣相應合;分而言之,以宇宙原則原理以為本,養成神園力方、形曲意直、虛實無定;鍛鍊成觸角活力之本能。以言其體,則無力不具;以言其用,則有感即應”。這是從技擊層面言之。從養生而言,通過神經、肢體的鍛鍊,“------可因而益智,尤適於筋肉溫養,血液滋榮;更使呼吸舒暢,肺量增加,本能之力亦隨之漸長------”這就是王薌齋《大成拳論》及大成拳實踐的練用辯證統一。用大成拳名家、王先傑先生的繼承人於鴻坤(阿龍)的話說:《大成拳論》和大成拳實踐講的就是體用如一,練用如一。用既是對體的反證,亦是對練的實證。

在拳學體系中要實現體與用、練與用的辯證統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可以在許多拳學理論中看到“體用兼備”“練用合一”的說法。如果我們深入進行考察,就會發現很難實現這個理想。當然,我們可以看到拳學家的努力方向以及為此作出的艱苦探索。大家都不會忘記拳學史上一個天賦異稟的人物——李小龍。李小龍先生生前悟到了“以無限對有限,以無法對有法”的拳理。為了將這一拳學理念貫徹於拳法體系中,實現體與用、練與用的辯證統一,他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訓練中,他以微電流擊打自身以增強技擊能力,作各種超限的運動來刺激身體的能量極限等等,他的英年早逝誰能說不是與追求拳學中的體用、練用的完美統一這個美好的理想有關呢?中國文化傳統中,把人體與宇宙定義為“一”的關係。宇宙是空間上的至大無外,時間上的無始無終。與廣漠無朕的宇宙相對應,“人”是一個“小宇宙”。用現代的認知觀點來看待這種“天”“人”關係,往往會招致所謂科學的詰難,但就當代科學所能達到的成果,科學對宇宙和人體的認知都是極其有限的。就這個意義上講,人體確實是名副其實的“小宇宙”。人的大腦結構與精神現象是異常複雜而深奧的,而人體何嘗不是這樣?人體的神經、骨骼,甚至肌膚、毛髮,每一個肌體的構成部分都足以形成一項現代學科體系。拳學的目的,就是要在“人”“天”的精神現象中、在動靜、鬆緊、有無的鍛鍊與體認中實現體用、練用的合一或者說達到辯證的統一——王薌齋的大成拳,實現了這一點。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4,準確的拳學定位。

中國拳學門派繁多,各種拳派,旨趣各異,令人莫衷一是。如何給拳學定位,不僅關係到某一拳派的生存和發展,而且關係到中國拳學發展的路徑和方向問題。

什麼是拳,拳的使命是什麼,這是拳之為拳的核心定位。王薌齋先生在《大成拳論》中首先開衷明義地申明瞭拳之使命。“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其使命在發揮良能,使學者神明體健,利國利群,故不專技擊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則可謂之拳,否則異端耳。”在這裡,王薌齋給拳的定位有四層意思。一是振奮民族精神。拳的本來意義,就有自強、自立、自信、自覺的精神,強大自身、抵禦外侮、自強不息這是拳術這一特定形式和固有特性的價值共性。二是發揮人體的良質量能。這個問題有兩個涵義。第一,是通過拳術鍛鍊,改善人的生理條件,改變人的內在氣質,培養“浩然之氣”,挖掘和恢復拳術鍛鍊者的整體本能活力;第二,是通過拳術鍛鍊,指導和完善人生。中國的文化傳統認為,“良知”“良能”是天賦的道德觀念,最早由孟子提出:“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盡心上》)認為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是生而自有的;按照仁義禮智等道德觀

念行事,是人固有的本能。明王守仁據此提出“致良知”說,認為良知會受到私慾的矇蔽,不能顯明,所以必須要“致”,王薌齋提出發揮量能,就是通過拳術鍛鍊、拳學思想和武德的薰陶,發揮人本有的“良知”、“良質”、“良能”,從而引導人生、完善人生。三是服務大眾,強健國民。通過拳術鍛鍊,使病者康,弱者強,提高國民健康素質。四是技擊不是拳學的全部,是拳術鍛鍊的副產品。正如宋明道學所提出的那樣,快樂、幸福的生活是修養的一種副產品,並不是“希聖”“希賢”的主要目的。“希聖”“希賢”的主要目的是要做一個合乎人的標準的完全的人。完全的人自然而然地有幸福,而並不是為了這種幸福而做一個完全的人。拳學的使命,並不是完全為了技擊,而是在完善拳學修養中,實現其技擊價值。王薌齋先生在《大成拳論》中對拳學使命的核心定位是超越時空的,在當代社會仍然具有這個時代的精神價值;她是普適的,不僅是大成拳的拳學使命,而且是中國拳學的共同使命。

拳學是學術體系中的一門學術。中國拳學理論,卷軼浩繁,數無勝數。歷覽拳論,莫不當作篋中秘籍。拳論之中,多有至尊之意,至秘之言諄諄以秘密相囑。拳法心法也限制在門徒派系中私相授受,甚至在本門本派中也秘而不宣,只在少數所謂的“嫡傳”“掌門人”手中被據為權威資源。這種“拳閥”割據的現象:一方面加劇了狹隘的門派觀念和門派心理;同時,封建自閉,一葉障目,妄自尊大,從而迷失自我發展的的方向,使拳道沉淪,拳學頹廢不振。王薌齋先生把拳學定位為“學術”。他在《大成拳論》中說:“拳道極細微,勿以小道視;開闢首重武,學術始於此。”“夫學術為人類所共有,苟有所得,理應公諸社會,焉可以私付密,使之凐沒不彰乎。”“要知學術才是宇宙神聖,是公有師尊------”所謂學術,就是指較為專門、有系統的學問;所謂學問,就是學習與問難。學習、問難而明辨是非;在學習、問難、辨析中增長知識學識。這就從根本上破除了神秘,破除了門派藩籬。把拳學定位為一門開放的學術體系,一個可以自由學習、問難、辨析的師生之間、從學者之間、不同拳派之間、不同國別的拳學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平臺,為拳學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廣闊的道路。

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


三、創立大成拳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一)恢復了中國實戰拳法的真面目。中國傳統拳術的產生和發展,從一開始就以技擊防身為拳的第一使命,大成拳的理論體系和訓練體系,完全從實戰出發,無論是站樁、推手、試力,所有的功法,都不離開技擊本意。在大成拳的訓練體系中,葆有了我國傳統拳法,包括少林、八卦、太極、形意等拳種的技擊精髓,並從整體上,形成和完善了中國拳術的技擊要素。

(二)彰顯了中國拳學養生與技擊並重的本質特徵。大成拳無論是養生和技擊,二者都沒有絕對的界限,即便是養生治病,在樁式中都要求舒適得力,注意精神力量的培養來衛養滋榮生命。而在技擊樁法的鍛鍊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進階的梯次,都包含著養生的涵義,不存在為技擊而技擊的戕生運動,力生自然,合乎生理。用一句話來總結,就是:養生是技擊的基礎,技擊是養生的究竟。

(三)體現了中國人獨特的哲學和文化價值觀。王薌齋時代已經進入學術相對開放的時期。民國初年,中西文化相互激盪,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全盤西化、向西方尋求救國真理等文化學術觀點,一時瑜亮;各種文化學術體系各敘己見,百家爭鳴,各放異彩,產生了一大批文化精神大師。拳術作為一種文化現象,拳術界與文化界一樣面臨著東西方文化對立、融合和發展的問題。上世紀3--40年代,以拳擊為代表的西方拳術,已在中國拳術界產生影響。王薌齋目睹了兩種文化背景的拳術較量並親身與西方的拳擊高手進行實戰對搏。在實戰中,王薌齋先生更加深切地瞭解了中、西方拳術各自的特點及其不足之處。西洋拳擊,簡潔明瞭,不尚虛華,技擊性極強;中國拳術博大精深,養練結合,但形式繁冗,難以體現整體實戰效果。拳術是文化的一種載體。在本民族文化與異質文化、傳統與現代的繼承和發揚的衝突中,搏擊能力的強弱、勝敗不僅僅是拳術本身的問題,從結果來看,是超越於拳術之上的文化的認同。說到底,是文化孰優孰劣的問題。王薌齋先生刪繁就簡,融匯中國拳術精華,恢復易簡的真法大道,使大成拳成為一門養生、技擊效果都能從整體上體現中國人獨特的文化哲學觀的一門新興拳學。形簡意繁,理趣叢生。創立了不求諸外力,完全循乎自然,以站樁為核心,以試力、推手、摩擦步、發力、實作、試聲為體認進階的拳法體系,建立了以培養和提升人的自我實現能力為目標的拳學思想體系。

(四)超越時空的開放的拳法理論體系。大成拳的理論體系和訓練體系,是王薌齋先生一生對中國傳統拳學理論和實踐的高度概括和總結,他融匯我國各種拳術精華,同時,以西方拳擊為參照系,不斷改進和完善訓練體系。我們說大成拳學體系的科學嚴密,是建基於融匯中國傳統拳學精華之上的;同時,它又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它不排拒任何優秀的理論成果和拳術成果,它是在汲取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和進步,與時俱進。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成拳是王薌齋的,也是中國拳學界的共有財富;是中國人的大成拳,也是世界的大成拳;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當前,我國拳學界正處在一個多元共存,繁榮發展的時代。王薌齋拳學,從意拳發展到大成拳,從《意拳正軌》到《大成拳論》的發展理路對於我國拳學發展是具有借鑑意義的。那就是,中國拳術,是中國文化的一種載體,它的發展和繁榮,既不能離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元,同時,也不能排拒西方文化以及世界各種優秀的文化成果,應當在實現中華民族文化自覺、自信的基礎上,不斷豐富發展中國拳學,不斷汲取一切優秀的拳學成果,走出一條體現中國文化哲學觀的中國拳學發展之路。大成拳,作為中國拳術的一種優秀拳法,所有的大成拳(意拳)傳人,都有義務和責任,在國內和國際上推廣和弘揚大成拳,使大成拳造福於人類,豐富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積極促進與其他拳派拳法的廣泛交流,把大成拳的精華無私奉獻出來,促進中國拳術水平的整體提高,以開放的體系,宏闊的胸懷,開闊的眼界,不分國界,不斷汲取其他拳派拳法的精華,豐富大成拳體系,使大成拳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為我國拳學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