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王芗斋创大成拳之拳学思想与发展思路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意拳正轨》和《大成拳论》是王芗斋拳学体系中的两部最重要的著作。从两部著作产生的时间来看,《意拳正轨》著于1928年,《大成拳论》问世于1944年,时间相距16年。古人云:十年磨一剑。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长达16年,拳学家王芗斋先生实现了怎样的拳学跨越呢?换句话说,从意拳到大成拳,王芗斋先生实现了哪些突破,取得了什么样的拳学成果?《大成拳论》的问世和大成拳的创立,对中国拳学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从表面上看,这些问题似乎是大成拳的内部问题,实际上,它关涉到中国武术:继承什么,发展方向是什么等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一、《意拳正轨》的拳学基点

(一)、《意拳正轨》产生的背景

1、教学传习。

中国拳术的传承方式,历来重视身手相传、口传心授。老师对学生的传授,大都是私相授受。这种传统传授方式可以上溯到先秦诸子。孔子聚众讲学,采取的是随到随教,有问有答,解惑释疑,明理致知,方式灵活,因材施教。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论语》,不难想见,孔圣人当年与学生之间那种平等、随和、自由的教学氛围。拳术的教学与文教自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内容。他不仅有文教的功能,而且,它的入手处在于通过肢体的运动和锻炼来体认拳术所要表达的教化目的。当一种学问成为学术,就注定了它的传承方式要适应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方式。据《北史·景穆十二王传》载:“乃置学馆于私第,集群从子弟,昼夜耕读。并给衣食,与诸子同”。这是小规模教学的教学模式,一个先生,带几个、数十个学生。即所谓的私塾。战国时齐国齐宣王在都城临淄设稷下学馆,招揽游学之士数千人,其中有淳于髡、驺衍、田骈、慎到、宋钘、尹文、环渊、田巴、鲁仲连和荀况等著名人物,汇集了道、法、儒、名、兵、农、阴阳等百家之学。这时学馆内群英荟萃,百家争鸣,不同学派之间,各展所长,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规模和教学环境与私塾不可同日而语,他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像私塾那样近乎耳提面命。每一个学派都有自己的学说和体系,要使众多从学者更好地理解本学派的学术宗旨,传授者编写教学纲目的需求便应运而生,也因此而开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王芗斋所处的时代,火器已兴,冷兵器式微而尚武之风犹在,形意、八卦、太极、少林等名拳大派龙骧虎跃、争强斗胜。可以说,王芗斋时代是我国旧拳术史上的夕阳晚景,与他同时的有形意门的名家李存义、尚云祥、张占魁、钱砚堂;八卦门的刘凤春、孙禄堂;太极门的杨少候、杨澄浦;少林门的行林、六合八法门的吴翼翬等等这些宗师级的人物。王芗斋历来主张拳术为学术。为了立足武林,弘扬已故形意巨匠郭云深拳法,使从学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学习王芗斋提倡的“意拳”,这是《意拳正轨》作为王芗斋师徒间传习的纲目形成和产生的客观背景。正如李英昂先生在重版《意拳正轨》时所注:“《意拳正轨》一卷,原为先师王芗斋先生民初在天津传艺时,师生间传习的纲目,本非问世之文”。“------考此卷为先师最早之著作,所述多本乎太老师郭云深先生之传,不失为意拳之正轨-----”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2、实践总结。

王芗斋先生是郭云深的晚年弟子。郭云深传授给王芗斋的拳法与早期弟子乃至晚期其他弟子都是不一样的。很显然,王芗斋练的是与传统形意拳不同的“形意拳”。这个不同的“形意拳”实战效果怎么样,王芗斋离师后,与同门同派和别门别派的代表人物或顶尖高手进行了实搏检验、深入究讨。其中有河南嵩山少林寺的行林和尚、湖南心意巨匠解鉄夫、淮南黄慕樵、鹤拳名家方恰庄、金绍锋、梅花拳传人刘丕显等等。按照王芗斋重要传人姚宗勋先生在《意拳创始人王芗斋》一文中的说法,王芗斋于1907年前后至1920年间,历时十几年,在大江南北遍访当时各派著名拳术家,广泛获得了我国各地各种拳派的第一手资料,并分别剖析研究了它们的内容和拳理。与此同时,王芗斋对我国传统拳法中的流弊及对拳学发展的影响,也有了更加清醒明晰的的认识。正是在对我国拳术的大量第一手资料的整理研究基础上,王芗斋先生对己学和他学、传统和现代、古人与今人、万里参学的拳学实践进行了拳法、拳理、文化理念、哲学内涵等方面产生了全面总结升华的内在冲动。这是王芗斋先生撰写《意拳正轨》的主观原因。实际上,也是每一个具有拳学抱负、拳学理想和拳学使命的拳学家都具有的心愿。


(二)、《意拳正轨》的理论因革

1、源于师授

王芗斋先生在首篇着重论述了站桩在拳术锻炼中的核心作用。这里所倡导的站桩,主要是指浑元桩,这是王芗斋拳法与传统形意拳的分野。形意拳历来重视站桩,但是,从来没有把站桩在拳术中的作用提高到如此高的地位。他以佛法证拳理:“若禅学者,始于戒律而后精于定慧,证于心源,了悟虚空,穷于极处,然后方可学道。禅功如此,技击犹然。”八卦、太极、少林及其它拳派,都有自己独特的桩法训练,但没有哪一个派别像王芗斋那样重视站桩,把站桩作为拳学的“根始”,是拳的肇始,亦拳的完善和终极。这不仅是王芗斋区别于传统形意拳的标帜,而且是与其它拳派的锻炼方法最根本的区别。这一标志性的东西,来源于郭云深的传授,也可以说,是王芗斋先生上世纪二十年代把自己所传授的拳法以“意拳”名世而区别于传统形意拳的根本所在。

不难看出,其余章节:锻炼筋骨、用劲、交手径法等篇章仍然没有脱离郭云深的拳学体制,尤其是交手径法、六合两个章节,有着中国传统拳术的深深印痕。


2,拳法体制

《意拳正轨》是王芗斋当时所传意拳的理论依据。以此观之,王芗斋意拳拳法的体制,基本上是以站桩为基础,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作为单操手以及练气、养气、发力、交手实作等为锻炼次第。从其结构来看,可分为两部分:技击与养生。在拳论中没有出现过对套路的任何论述,说明了在郭云深对芗斋先生的传授中,早已摈弃了的套路练习在王芗斋这里得到了切实的继承,完全维护了郭云深所传的“形意拳”拳学体制。由此可以看出,王芗斋上世纪20年代所传习的意拳,是之后创立新兴拳法的基础。从体制来看,早期意拳其实就是更本质的“形意拳”。

3、文化自觉与科学表述

在大多数意拳或大成拳研究者中,都将《意拳正轨》以申论郭云深之传授而到此止步,严重忽略了其中的两个章节:养气与用劲。

王芗斋第一次在《养气》篇中表述了他的文化自觉和意拳所由产生的哲学背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是人类生活的全部表现,拳学也是人类宝贵的精神产品和全部生活中的部分,它的产生必然与其孕育它的文化和哲学息息相关。一种文化,是从事该文化活动者精神活动和创造的结晶,而哲学可以说是该文化的最高成就,也是它的理论思维的最高发展。王芗斋正是从文化和哲学的高度对意拳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大抵拳学家都注重养气。郭云深先生在对王芗斋传授拳法时,养气,毫无疑问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和重要内容。但是,对于养气作出如此系统深入的总结概括,这是王芗斋在继承基础上的突破,也可以说是拳学家的文化自觉。气,是中国文化和哲学探究宇宙根本的重要命题。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一气耳”。东汉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北宋张载对气作了详细的论述,指出宇宙的一切皆是气,“凡可状者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太和》)这是中国文化和哲学从宇宙、人生的本源上的探讨。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一种自卫、防身、修身、养生的手段,从养气着眼,从本源上来探讨拳的根始,自然成为拳之大者。性、命、理、气这是儒家文化探寻宇宙本源的哲学基本命题;有和无,虚和空是道家和佛家认识世界的一对基本概念。有无相生,了悟虚空,理气相融,性命双修,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观和世界观,而意拳,是这种文化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体现。芗斋先生由道入佛,以“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道”来证“三昧俱悟,即见虚空”;以儒摄佛,“故言神者不离性,气者不离命”,儒、释、道在意拳的修炼过程中得到了圆融与外显,正是儒、释、道文化的圆融孕育了意拳。中国拳学有史以来,获得这样的文化自觉和哲学思考,并自觉地将拳学嵌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以中国哲学思想融入拳理来指导拳法修炼实不多见,这也正是芗斋先生高人一筹之所在。

用力学原理来说明力量——劲道的应用,这是王芗斋先生在继承基础上的另一突破。历来拳学家,对于拳学中的劲的运使左说右说,很难明了。老师用尽形象语言进行譬喻,又在实践中进行亲身体验,能得其中巧要者,百不得其一。这也许是我国拳术在继承上的“瓶颈”。这种“瓶颈”效应是徒不如师,再徒不如师,如此徒不如师,遂至日趋衰落,一代不如一代。芗斋先生在《意拳正轨》的《用劲》篇中,绘制了五幅图形,分别对刚劲、柔劲、提顿撑抱兜坠钻裹、含蓄缠绵、开合连环绘成以力学原理来说明劲道的示意图。它使得在教学中更具体、科学和理性。这不能不说是王芗斋在继承基础上的突破。

综上,王芗斋先生的《意拳正轨》是对乃师郭云深所授拳学的全面总结。在总结基础上,以“养气”为题,对意拳所由产生的文化、哲学背景进行了反思,并自觉运用了现代力学原理,实现了对传统的突破。当然,此时的王芗斋,还没有实现总体上的突破。意拳,只是与传统的形意拳有了区别,还没有形成他在此后的1944年《大成拳论》中所说的“------若以现代及过去而论,信他所无,而我独有也”的“特殊拳法”。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王芗斋先生创立新兴拳法的准备和远大的目光以及创建体现中国文化哲学观的拳学思想体系的自觉。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二、《大成拳论》的拳学跨越

(一)、什么是大成?

1,大成正义。辞海对大成的解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大的成就。比如,事功。《诗·小雅·车攻》:“允矣君子,展也大成”;学问,《礼记·学记》:“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道德,《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赵岐注曰:“孔子集先圣之大道,以成己之圣德者也”。二是完备的意思。《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大成别义。大成亦有大乘的意思。大相对小而言之。佛家有言“大乘”。佛家之大乘,全称:“大乘佛教”,梵文Mahāyāna的意译,意译“摩诃衍那”。“摩诃”,意为“大”;“衍”意为“乘”。乘是指运载工具,比喻将众生从现实世界的此岸渡至涅槃境界的彼岸。一、二世纪时,由佛教大众部的一些支派演变而成,强调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认为自己的教法最胜,故自称“大乘”,而将坚持原有教义,主张自利或自渡的教派贬称为“小乘”。

3,大成拳之“大成”。此之谓大成,有总集、汇集、汲取、萃取的意思。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的《歌要》中说:“拳道基服膺,无长不汇集”。这里所说的汇集,还不是“集合”的意思,是“无长不汇集”。所以,它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更不是良莠不分的聚集。所谓“长”,就是精华、精髓。汇集所长,就是在对中国传统拳术,包括各门各派、国内国外的优秀拳法拳学原理原则的规律性认知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汲取、萃取其精华、精髓,以拳法的原理原则为统贯、以中国人固有的文化和哲学思想为灵魂创建的一种新拳法。


(二)、《大成拳论》以及大成拳的“大成”体现在什么地方?

1,建立科学而完备的拳法理论体系

所谓理论,就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体系,是若干事物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任何学术,如果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我们才能说,这项学术具备了完备的科学体系。

学术体系总是建立在实践需要之上的,它是对某项实践中重大问题、重大环节的立论、诠释和解答。

每一种拳法,都有它的理论作为该拳法的内在规定性。拳法理论不仅要符合原理原则,而且是指导、促进该拳系不断进步、完善、提高和发展的根据与价值判断。科学,更是另一层面的问题。与西方文化传统的一个显著区别,是中国文化历来缺乏科学认知这一环节,中国人因而相对缺乏科学认知的理性素质。反映在拳学上,中国传统拳学理论与中国文化的结体特征十分相似,因而,传统拳学家们的理论思维毫无疑问也受到中国文化特质的限制。例如,《太极拳论》讲: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说的是结果。但如何能登渡这种境界,锻炼的次第是什么?《太极拳论》中没有说。这就是中国文化和哲学喜欢“言简意赅”“文约义丰”,缺乏术语、概念、范畴等思维工具的结果。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实证性。实证的效果是通过一系列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各个环节所实现的矛盾的对立统一。

(1)作为拳法理论体系,《大成拳论》建立了自己的拳学总纲。“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一法不立,并非不立一法,是不执著于一法。无法不容,是在一法不立的原则上,形成的原则原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的“法”的整体,是法天、法地、法自然的“法”,是无法之法。大成拳的总纲,展示了大成拳开放的理论体系的秉性和素质。

(2)在总纲的统摄下,《大成拳论》建立了拳的力量来源的关键理论。拳的力量来源,是中国拳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长期悬而未决的关键理论难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决定了整个拳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大成拳论》认为,拳中之力,都是从精神方面的体认而得。这就确定了大成拳的力量求取的基本方法和形式:一切力量,来自于精神统领。

对力量和速度的理解不同,其求取途径亦各异。从经典力学原理来看,力是由质量和速度形成的。任何拳术应用于技击,最终的胜败主要取决于速度和力量。这就形成了借助外力来增长力量和通过快速运动来提高速度的拳术训练方法。比较典型的,如泰拳、拳击和一些从外力锻炼入手的中国拳法。这些拳法借助打击沙袋、踢击树木等方法增强击打能力,提高打击速度;用硬物击打躯体,增强抗击打能力。

大成拳对力量和速度的理解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庄子说“:物物非物”。意思是使物质成为物质,并非物质。非物质是什么,就是相对于物质的精神。由精神的转化为能量(物质的),它的转化理念是什么呢?老子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万物的 “有”是从“无”中来,拳术的力量是从无形的意念、精神假借等从属于精神范畴中生长的。佛门禅宗也说“:万法皆空,即为实相”“虚无求切实,运用在虚空”。这完全是中国式的思想和理论。在这里,似乎触及到一个精神和物质的哲学关系问题。实际上,我个人的理解,大成拳对力量来源的理解并没有超出物质决定精神的这个唯物论范畴。精神意念的产生,是基于“我在”这个物的基础之上的。精神体认,就是通过精神意念的动静、松紧与宇宙大气相应合,一方面调动体内潜能、唤醒人身固有的良质良能;另一方面,在相对静止、相对放松的状态下,调动身体各种机能,比如,肌肤、毛孔吸收宇宙(大自然)的能量。以精神意念为统帅,形成统一的力量。

这种培养力量素质的思想和方法,在现代力学和经典力学原理中亦可得到论证。人体的整体或某一部分肌肉在运动中克服阻力(含内部阻力和外部阻力)的能力,包括最大力量、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含爆发力),是人体进行运动的力的来源和获得技能的物质基础。这种克服阻力的实现方式,大成拳是通过在站桩等训练体系中的放松身心、精神意念的引导来实现的。大成拳名师于鸿坤(阿龙)先生指出“-----大成拳在极其放松的状态下,调节、温养、锻炼了神经系统,使身体达到了高度的协调,从而使身体最大限度的主宰和发放劲力,神、气、意、力有效、有序的集中。即神宜敛,气宜养,意不乱,力(体)要松。身体一紧,意、气、力就能完整一气。”同时指出:“站桩的功能之一,就是把身体复杂形体结构所产生的分散力量统一为整体之力。技击过程中,人体所呈现的多维结构影响了劲力的充分运用与发挥。站桩有一定功夫,身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神经等相应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多中心’‘ 多形状’ 的形式,逐渐向简单的整体的‘一’的状态转变。”这是目前为止,大成拳界对王芗斋大成拳的力量来源最深刻的见解和最完美的诠释。

现代力学还认为,运动形式基本上有两种: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例如,飞机中的人相对于地面(基本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绝对运动”,而相对于飞机(非基本参考系)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人体的运动也有两种基本形式:动态运动(外动)和静态运动(内动)。从拳术锻炼的角度来讲,两种运动的实质就是一种——内动。动态运动的目的,最终是要实现人体内部的脏腑达到更加和谐、统一、均整;而静态运动,是在微动中充分调动人体的内在机能,包括意念调配、精神假借、松紧、动静,达到内外合一,神形合一。从形式上来讲,动态运动是大动,是快速动;静态运动是小动,是低速运动;从要达到的目的来讲,前者以外形动而致内动的质量和速度近乎舍近求远,后者由静而动,静极生动,动微而神全,在自然状态中导致内动,既涵养生机,又能充分激发和调动人体内在机能,走的是捷径。因此,王芗斋先生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不动之动,才是生生不已之动”。

(3)解决了拳学理论上关键缺环:单双重、抽象虚实、德与技、拳与械、知与行的关系。单双重是拳术运动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相对于中和力量的均衡的拳学原理而言,单重和双重都是拳术运动中的不合理现象。单重,势必造成间架失衡、力出尖、形破体;双重,从表面上看,保持了形体的均势,实际上,在拳术运动中,尤其在技击状态中,很难形成攻击与防守的整体力量。看似均衡,实则难以形成整体动能。其力量是分散的、多维的。单、双重还容易造成拳术运动的单极现象。这种现象,就像强弩之末,无再生之力,更难产生炸力无断续、着力如弹簧的技击效果。由于缺乏动能和势能,就容易形成定势,就是“破体”和“着象”。单重是片面的“着象”,双重是绝对的“着象”,是僵滞不灵。然而,作为拳术中的一种存在现象,王芗斋先生指出了克服单、双重之弊而运用单双重之妙之途,那就是:均整。单双重不单指手足,头、身、手、足、肩、肘、膝、胯,大小关节、四肢百骸都存在单双重、松紧、虚实、轻重之别,神、形、力、意皆不着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培养触觉良能之本能活力。

抽象与具体、虚与实在拳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作用。抽象,是事物本质的普遍性的一面。《大成拳论》中所指的抽象,指的是拳学中的原则原理。习拳的过程,就是从抽象走向具体,从虚无中体认实有的过程,是对抽象的真理到具体的展现,是看似虚无的精神因素,在精神假借的法则下,实现拳学中的原理原则在拳术运动中的具体运用。抽象、虚无,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无体无象。由抽象到具体、由虚无转化为实有的机制是什么呢?王芗斋指出,要在以虚无度其有,以有处揣其无;在无形神似之间,度其意而求之。其体认的方法是,在锻炼时,调配合理的间架结构,于松静中培养虚灵守默的含蓄精神,相机而动,应感而发的触觉本能;于无形神似之间,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内,四周如有大刀阔斧之敌,共争生死存亡之境,度其意而虚中求实。在实作时,则浩气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实中求虚。其辩证的原则是:“离开己身,无物可求;执着己身,永无是处。”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德与技、道德与拳术的关系。道德修养是大成拳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领域,人们都强调道德修养在所从事专业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专业或事业的修为和成长过程中很难将道德修养融入其中,体现其道德价值。王芗斋在《大成拳论》中正确地摆正了拳与技、道德修养与拳术修养的关系。尊师、敬长、尚友、重义等传统道义与拳术修养并非两张皮,更不是一种装饰,他融汇于整个拳术锻炼过程,是形式与内容的紧密结合。大成拳锻炼要求做到“四容”“五要”,头直、目正、身庄、声静,这四容,是大成拳站桩的基本要求;恭、慎、意、切、和五要,贯穿于大成拳锻炼的始终。拳术锻炼,是健身、修身、养性、开智、进德的过程,是合二为一的过程。

拳与器械。广义的拳,包括了器械;狭义的拳与器械,是指徒手与刀枪棍剑等武术器械。王芗斋指出,拳学的原理原则包含着器械的原理原则。从技术上看,拳术的锻炼与应用,主要在于获得各种力量与发力用劲原则。所以,器械并不神秘,它统摄于拳的各项力的修炼之中。只要获得拳术中的各项力量,稍加习练,就能通晓器械的练与用的奥妙所在。习拳,不必专习刀枪等器械。

知与行。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这本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中的认识论命题。王芗斋在《大成拳论》中,对知与行进行了深刻的辩证法论述。是知易行难还是知难行易,是知即行,行而后知历来学术界颇多争执。拳术是一项实践性特别强的学术。王芗斋指出,拳学实践中,首在明理;否则,盲目尊崇,愈用功,则离真理愈远。误入歧途,则误人误己。既明理,须当身体力行;否则,只能夸夸其谈,到头来一事无成。知行之难易,在于是否明理而切实用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是造就拳术的根本大道。

(4)澄清拳学误区:套路、点穴、轻功。

套路、点穴、轻功是长期困扰拳学界的三大问题。套路传习已久,它对拳学是否有意义,也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从理论上讲,套路对拳学的传承与发展是没有意义的,套路的功能,只是把拳术格斗中的动作虚拟化,也可以说是对拳术格斗场景的艺术再现,它赋予了艺术家的武术创作素材,在许多庆典场合作娱人之用,颇能赏心悦目。招数招法,也是虚拟化、理想化的拳术假设,在实战中毫无用处。然而,在拳术界,套路练习却长期盛传,有的甚至作为本门本派的最有标志性的价值,王芗斋深刻而尖锐地指出了套路练习的误区和固守招法招数对拳学发展的危害,并在大成拳中彻底摒除套路练习,直指拳学本质。点穴和轻功也是长期以来笼罩中国拳学的神秘面纱。点穴的医疗保健作用已为医学所证明,而飞檐走壁只是文人笔下的神话。王芗斋指出套路、点穴、轻功的拳学误区,维护拳学的健康发展。

(5)大道简易,还拳学本来面目,扫除拳学发展障碍。

把拳术神秘化,以师徒制在拳学领域画地为牢,形成各种派别,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师徒之间,入主出奴,没有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王芗斋以大无畏的精神,指出了拳学界之积弊。大道至简。形意拳初始只有钻、裹、践三拳;八卦掌只有单双换掌;太极拳亦只有三拳。形简意繁,乃拳学之正道;养生与技击,乃拳之法则。学术才是人类公有之师,拳学只有置于学术的范畴,平等自由地问难、交流,以能者为师,中国拳学才能获得真正的发展。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2,科学而严密的训练体系

大成拳的训练体系,王选杰先生概括为“七妙法门”,即:站桩、试力、摩察步、推手、发力、实作、试声。如单纯从力的角度来讲,力由站桩而得,由试力而知,由推手而懂,由实作而知变化,由发力而知为用,由试声而臻圆融。

(1)精神与力量的培养——站桩。精神和力量是大成拳之本。大成拳重精神、意感和自然力之修炼,这一切,皆从站桩肇始。实现大成拳的精神力量,是由一系列的站桩获得的。总的来讲,分养生桩和技击桩。养生桩侧重祛病延年,技击桩侧重培养技击实战的精神力量。养生桩因病设势,从桩式上来看主要有站式和卧式,总的原则是均整、松和自然。技击桩以浑圆桩为母桩、有矛盾桩、托宝贝桩、鸟难飞桩、降龙桩、伏虎桩等等。

(2)拳术力量的体认——试力、摩擦步。站桩所获得的力量,并不是拳术的一切。这些力量是否就是拳术运动中所需要的有效力量,必须经过体认。这一阶段的训练是由试力和走摩察步来完成的。这个环节是最困难、最重要的环节。最困难,是因为不仅必须有站桩所获得的真实的精神力量,而且,必须要有明师的口传心授;最重要,是因为试力的训练阶段在整个训练体系中处于中枢环节。站桩所得力量,由试力的体认而得其由来、由试而知、由知而得所为用。拳术中所需之蓄力、弹力、惊力、开合力以及重速、定中、缠绕、撑抱、惰性、三角、螺旋、杠杆力、轮轴、滑车、斜面等等都由试力而得。摩擦步是在身体位移状态之下试力。有人说是脚下之试力,这种说法是不够全面的。大成拳的站桩、试力及各个训练环节都要求是整体性的锻炼,摩擦步,并不仅仅是一种步法。摩擦步是取其摩擦的形态特征、其他如三角步、陆地行舟步、十字步等都具有摩擦的特征而通称为摩擦步,实际上,是在身体位移状态下的试力。不管是试力和摩擦步,都必须遵守精神之集结紧密和统领、松松紧紧毋过正、虚虚实实得中平的原则。

(3)劲力变化的体认——推手。试力摩擦步都是各自的体认,那么,推手可以说是双人试力,是对试力、摩擦步的进一步体认。推手有单推手和双推手。单推手称为定步推手,双推手称为活步推手。通过两人手臂的搭接,在运动中体认力量轻重、大小、方向的变化,各种力量的运用及接近实战的体认。拳术本质上就是制人而不制于人之术,是双方遭遇时精神、力量通过肢体接触施之于对方的各种制人之术的实际运用。站桩、试力所得之力,亦要通过推手这个环节的体认才能更好地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大成拳的推手没有固定的招式,只是在精神舒放、点紧身松、粘粘连随、不丢不顶原则下,体认实战中点、线、面对蓄力、弹力、惊力、开合力、重速、定中、缠绕、撑抱、惰性、三角、螺旋、杠杆力、轮轴、滑车、斜面等的劲力变化,以及控制、打击、发放等技术。有人提出,不经过推手是否可以直接进行实作?王先杰先生曾说过,不经过推手训练也能实作,但难至高妙之境。

(4)劲力运使的体认——发力、健舞。从形式上讲试力是桩的放大,发力是试力中对力的方向、大小、轻重、形式、作用能力的体认。大成拳发力,是在精神整合之下的松紧之间完成的,它包括有形、无形、有定位、无定位、自动、被动、整体、局部等多种发力。它不是蓄力、发力,再蓄力再发力的阶段式的过程,是波浪式的、无断续的。发力同时又是蓄力,就像波浪,前波是后波的前锋,滔滔不绝,绵绵不断。健舞,实际上是大成拳体认劲力运使的重要训练环节,但由于对桩功要求很高,须达到“四如”境界,即体整如铸、身如灌铅、肌肉如一、毛发如戟才能得其舞之神髓。王芗斋先生说:“内劲需能爆发为外力使能收到练拳之真实益处,善拳者力之奋也。四形为内劲爆发为外力之最适当的形式-----”。四形,即挥浪、游龙、白鹤、惊蛇四种拳式的舞蹈。大成拳门内,得王芗斋先生健舞之妙者很少,所以论及健舞的体认者不多。

(5)神、形、意、气、力、法的综合体认——实作。大成拳的实作就是技击练习。是对神、形、意、气、力、法的综合性体认。大成拳没有固定之招法,但头手肩肘膝足各有打法。提打、钩打、按打、挂打、锯打,钻打、搓打、拨打、拂打、叠打、错打、裹打、践打、截

7/11

打、堵打、摧打、拨打,滚力打、支力打、滑力打、粘力打、圈力打、引步打、进步打、退步打、顺步打、横步打、整步打、半步打、斜面正打、正面斜打、具体之片面打局部之整体打、上下卷打、左右领打、内外领打、前后旋打等等打法,虽系局部,都需要进行实地练习方可有所体认。这些都是实作的入手功夫,并非大成拳的上乘实作。大成拳实作有小乘、中乘、大乘、上乘和最上乘之别。小乘的实作,是在周身放松的基础上,将自身的间架配备调整的合理的当,做到外形不破体、力量不出尖、周身协调一致、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运动;中乘的实作是充分发挥站桩、试力、摩擦步、发力、推手试声的训练素质,相机配备间架,以自己笃实的功力,硬打硬进,不闪不避;亦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其不意,飘忽不定,是对手处于被动地位。守中用中,声力并发,拳打、足踢、头撞、肘击任意施为;出手如挫,回手如钩,力不空发,意不空回。大乘实作是在精神意感的统摄下,以大成拳的各种力量为基础,在做拳时身无定形、步无定位、神在手前,全身关节形曲力直、松紧得当,力若弹簧,无论单出双回,皆能奏效,举手投足,不失拳之原则,不管横击竖进,侧击正攻皆能令对手顾此失彼,任己所为。上乘实作是集神、形、意、气、力、法于一体,融会贯通,万法归一而法无定法,种种动作具有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之妙,完全合法于“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拳法总纲。最上乘的实作,在做拳时自身堂堂正正,如入无人之境,浩气放纵;又如观花赏月,闲庭信步,动静处中,不离拳意,无论行住坐卧,一触皆能击人于丈外。又能在对敌时,欲接未触之际,突然注视对方,笼罩对方之精神,使之神萎意祛,若失知觉,胜败一定,不战而胜。大成拳能达此境界者,仅王芗斋先生一人而已。

(6)精神力量的圆融——试声。试声为补充试力之细微不足,固持元气。试力过程虽然强调在缓慢松和的状态下去体认,但人体是一个非常细密精致的系统,许多部位较难得到锻炼。试声能够调动全身的细胞参与工作,激活全身的最大活力。遇敌之际,声力并发,激发人的精神意志和力量的完整击发。试声,还能使习练者精气充沛,使习练者神明体健,在大成拳的系列训练中,既养成技击所需的本能活力,又从中滋养生命本源,实现养生是技击的基础,技击是养生的究竟的锻炼目的。

3,体与用、练与用的高度辩证统一

体与用是一对哲学范畴。荀子认为:“万物同宇而体异,无宜而有用”(《富国》),这里的“体”指形体。魏晋时把“体”作为宇宙万物的本体。王弼说“虽贵以无为用,不能舍无以为体也”。(《老子注》)主张虽要重视无的作用,但不能因此舍弃无这个本体。南北朝时的范缜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灭论》)他提出的质用亦即体用,认为形体是精神的本体,精神是形体产生的作用。唐崔憬解释体用为“动物以形躯为体,以灵识为用;植物以枝干为体,以生性为用”(《周易探玄》),他们都认为有体即有用,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后来,北宋程颐也说“: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程氏易传序》)认为理(微)是体,象(显)是用,体用是统一的(一原),不是绝然分离的(无间)。朱熹发挥程颐的“体用一原“说,认为“盖自理而言,则即体而用在其中,所谓一原也”(《朱文公文集》卷三十《答汪尚书》),用包含在体之中,并非离体别有用。可见,体与用,是一对矛盾。大成拳是如何实现体与用的矛盾统一的呢?一是做到虚灵守默。《大成拳论·抽象虚实有无体认》中说“------要在以虚无而度其有,亦以有处而揣其无。”“其机其趣完全在于无形神似之间,度其意可以求之”。具体的操存之法是“:习时需假定三尺之外,七尺之内,四周如有大刀阔斧之巨敌,或毒蛇猛兽蜿蜒而来,其共争生存之情景,当以大无畏之精神应付之,以求虚中之实也;如一旦大敌林立,在我如入无人之境以周旋之,则为实中求虚,要在平日操存体认,涵蓄修养”。二是守中庸,在拳术锻炼过程中,保持全身均整。做到力不破体,形不着象;培养触觉本能活力,在不期然而然,莫知至而至中,实现极中致和的“本能力之自动良能者也”。三是以站桩为统摄,“-----使神、形、意、力成为一贯,六心

相和(顶心、本心、手心、足心)、神经统一,一动无不动,亦更无微而不合,四肢百骸悉在其中”。“不执着,不停断,再与大气之呼应,各点力之松紧,互以为用,庶乎可矣。”以上是大成拳实现体与用辩证统一的途径。

练与用是一对拳学上的范畴。练是体悟。拳学上的体悟,不完全是躯体的事,也不完全是思维的事。它是通过躯体的运动、锻炼由显而微,由动而静或由微而显,由静而动的过程,是由躯体所产生的感觉对己身、对大气、对宇宙、主体与客体之间形成的微而妙的关系的体察,是在动静、松紧的显而微、微而显的运动状态中产生的精神现象与宇宙原理、拳学原理原则的认证。有如佛家之心证和物证。用是拳学体认的结果和作用。这就是《大成拳论·自志》中所说的“:本拳之所重者在精神,在意感,在自然力之修炼。统而言之,使人身与大气相应合;分而言之,以宇宙原则原理以为本,养成神园力方、形曲意直、虚实无定;锻炼成触角活力之本能。以言其体,则无力不具;以言其用,则有感即应”。这是从技击层面言之。从养生而言,通过神经、肢体的锻炼,“------可因而益智,尤适于筋肉温养,血液滋荣;更使呼吸舒畅,肺量增加,本能之力亦随之渐长------”这就是王芗斋《大成拳论》及大成拳实践的练用辩证统一。用大成拳名家、王先杰先生的继承人于鸿坤(阿龙)的话说:《大成拳论》和大成拳实践讲的就是体用如一,练用如一。用既是对体的反证,亦是对练的实证。

在拳学体系中要实现体与用、练与用的辩证统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可以在许多拳学理论中看到“体用兼备”“练用合一”的说法。如果我们深入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很难实现这个理想。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拳学家的努力方向以及为此作出的艰苦探索。大家都不会忘记拳学史上一个天赋异禀的人物——李小龙。李小龙先生生前悟到了“以无限对有限,以无法对有法”的拳理。为了将这一拳学理念贯彻于拳法体系中,实现体与用、练与用的辩证统一,他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训练中,他以微电流击打自身以增强技击能力,作各种超限的运动来刺激身体的能量极限等等,他的英年早逝谁能说不是与追求拳学中的体用、练用的完美统一这个美好的理想有关呢?中国文化传统中,把人体与宇宙定义为“一”的关系。宇宙是空间上的至大无外,时间上的无始无终。与广漠无朕的宇宙相对应,“人”是一个“小宇宙”。用现代的认知观点来看待这种“天”“人”关系,往往会招致所谓科学的诘难,但就当代科学所能达到的成果,科学对宇宙和人体的认知都是极其有限的。就这个意义上讲,人体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小宇宙”。人的大脑结构与精神现象是异常复杂而深奥的,而人体何尝不是这样?人体的神经、骨骼,甚至肌肤、毛发,每一个肌体的构成部分都足以形成一项现代学科体系。拳学的目的,就是要在“人”“天”的精神现象中、在动静、松紧、有无的锻炼与体认中实现体用、练用的合一或者说达到辩证的统一——王芗斋的大成拳,实现了这一点。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4,准确的拳学定位。

中国拳学门派繁多,各种拳派,旨趣各异,令人莫衷一是。如何给拳学定位,不仅关系到某一拳派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拳学发展的路径和方向问题。

什么是拳,拳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拳之为拳的核心定位。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首先开衷明义地申明了拳之使命。“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其使命在发挥良能,使学者神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专技击一端也,若能完成其使命,则可谓之拳,否则异端耳。”在这里,王芗斋给拳的定位有四层意思。一是振奋民族精神。拳的本来意义,就有自强、自立、自信、自觉的精神,强大自身、抵御外侮、自强不息这是拳术这一特定形式和固有特性的价值共性。二是发挥人体的良质量能。这个问题有两个涵义。第一,是通过拳术锻炼,改善人的生理条件,改变人的内在气质,培养“浩然之气”,挖掘和恢复拳术锻炼者的整体本能活力;第二,是通过拳术锻炼,指导和完善人生。中国的文化传统认为,“良知”“良能”是天赋的道德观念,最早由孟子提出:“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是生而自有的;按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

念行事,是人固有的本能。明王守仁据此提出“致良知”说,认为良知会受到私欲的蒙蔽,不能显明,所以必须要“致”,王芗斋提出发挥量能,就是通过拳术锻炼、拳学思想和武德的熏陶,发挥人本有的“良知”、“良质”、“良能”,从而引导人生、完善人生。三是服务大众,强健国民。通过拳术锻炼,使病者康,弱者强,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四是技击不是拳学的全部,是拳术锻炼的副产品。正如宋明道学所提出的那样,快乐、幸福的生活是修养的一种副产品,并不是“希圣”“希贤”的主要目的。“希圣”“希贤”的主要目的是要做一个合乎人的标准的完全的人。完全的人自然而然地有幸福,而并不是为了这种幸福而做一个完全的人。拳学的使命,并不是完全为了技击,而是在完善拳学修养中,实现其技击价值。王芗斋先生在《大成拳论》中对拳学使命的核心定位是超越时空的,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这个时代的精神价值;她是普适的,不仅是大成拳的拳学使命,而且是中国拳学的共同使命。

拳学是学术体系中的一门学术。中国拳学理论,卷轶浩繁,数无胜数。历览拳论,莫不当作箧中秘籍。拳论之中,多有至尊之意,至秘之言谆谆以秘密相嘱。拳法心法也限制在门徒派系中私相授受,甚至在本门本派中也秘而不宣,只在少数所谓的“嫡传”“掌门人”手中被据为权威资源。这种“拳阀”割据的现象:一方面加剧了狭隘的门派观念和门派心理;同时,封建自闭,一叶障目,妄自尊大,从而迷失自我发展的的方向,使拳道沉沦,拳学颓废不振。王芗斋先生把拳学定位为“学术”。他在《大成拳论》中说:“拳道极细微,勿以小道视;开辟首重武,学术始于此。”“夫学术为人类所共有,苟有所得,理应公诸社会,焉可以私付密,使之凐没不彰乎。”“要知学术才是宇宙神圣,是公有师尊------”所谓学术,就是指较为专门、有系统的学问;所谓学问,就是学习与问难。学习、问难而明辨是非;在学习、问难、辨析中增长知识学识。这就从根本上破除了神秘,破除了门派藩篱。把拳学定位为一门开放的学术体系,一个可以自由学习、问难、辨析的师生之间、从学者之间、不同拳派之间、不同国别的拳学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为拳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


三、创立大成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恢复了中国实战拳法的真面目。中国传统拳术的产生和发展,从一开始就以技击防身为拳的第一使命,大成拳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完全从实战出发,无论是站桩、推手、试力,所有的功法,都不离开技击本意。在大成拳的训练体系中,葆有了我国传统拳法,包括少林、八卦、太极、形意等拳种的技击精髓,并从整体上,形成和完善了中国拳术的技击要素。

(二)彰显了中国拳学养生与技击并重的本质特征。大成拳无论是养生和技击,二者都没有绝对的界限,即便是养生治病,在桩式中都要求舒适得力,注意精神力量的培养来卫养滋荣生命。而在技击桩法的锻炼过程中,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进阶的梯次,都包含着养生的涵义,不存在为技击而技击的戕生运动,力生自然,合乎生理。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养生是技击的基础,技击是养生的究竟。

(三)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和文化价值观。王芗斋时代已经进入学术相对开放的时期。民国初年,中西文化相互激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全盘西化、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等文化学术观点,一时瑜亮;各种文化学术体系各叙己见,百家争鸣,各放异彩,产生了一大批文化精神大师。拳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拳术界与文化界一样面临着东西方文化对立、融合和发展的问题。上世纪3--40年代,以拳击为代表的西方拳术,已在中国拳术界产生影响。王芗斋目睹了两种文化背景的拳术较量并亲身与西方的拳击高手进行实战对搏。在实战中,王芗斋先生更加深切地了解了中、西方拳术各自的特点及其不足之处。西洋拳击,简洁明了,不尚虚华,技击性极强;中国拳术博大精深,养练结合,但形式繁冗,难以体现整体实战效果。拳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在本民族文化与异质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继承和发扬的冲突中,搏击能力的强弱、胜败不仅仅是拳术本身的问题,从结果来看,是超越于拳术之上的文化的认同。说到底,是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王芗斋先生删繁就简,融汇中国拳术精华,恢复易简的真法大道,使大成拳成为一门养生、技击效果都能从整体上体现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哲学观的一门新兴拳学。形简意繁,理趣丛生。创立了不求诸外力,完全循乎自然,以站桩为核心,以试力、推手、摩擦步、发力、实作、试声为体认进阶的拳法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和提升人的自我实现能力为目标的拳学思想体系。

(四)超越时空的开放的拳法理论体系。大成拳的理论体系和训练体系,是王芗斋先生一生对中国传统拳学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他融汇我国各种拳术精华,同时,以西方拳击为参照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训练体系。我们说大成拳学体系的科学严密,是建基于融汇中国传统拳学精华之上的;同时,它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它不排拒任何优秀的理论成果和拳术成果,它是在汲取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进步,与时俱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成拳是王芗斋的,也是中国拳学界的共有财富;是中国人的大成拳,也是世界的大成拳;它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当前,我国拳学界正处在一个多元共存,繁荣发展的时代。王芗斋拳学,从意拳发展到大成拳,从《意拳正轨》到《大成拳论》的发展理路对于我国拳学发展是具有借鉴意义的。那就是,中国拳术,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载体,它的发展和繁荣,既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元,同时,也不能排拒西方文化以及世界各种优秀的文化成果,应当在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中国拳学,不断汲取一切优秀的拳学成果,走出一条体现中国文化哲学观的中国拳学发展之路。大成拳,作为中国拳术的一种优秀拳法,所有的大成拳(意拳)传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在国内和国际上推广和弘扬大成拳,使大成拳造福于人类,丰富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积极促进与其他拳派拳法的广泛交流,把大成拳的精华无私奉献出来,促进中国拳术水平的整体提高,以开放的体系,宏阔的胸怀,开阔的眼界,不分国界,不断汲取其他拳派拳法的精华,丰富大成拳体系,使大成拳保持旺盛的生命活力,为我国拳学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