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方,是規矩、框架,是做人之本;圓,是圓融、老練,是處世之道。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無方,世界沒有了規矩,便無約束;無圓,世界負荷太重,將不能自理。

而茶具的方與圓也有著它獨特的味道,受中國古人“天圓地方”思想的影響,方圓造型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深深烙印到了中國人的審美心理之中。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圓是最有彈性的幾何形,幾乎所有的壺形都有圓的蹤影。人們通常對圓形壺外形的基本要求是“圓、穩、勻、正”,甚至要達到珠圓玉潤的地步。實際上在圓壺中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珠圓”的。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純粹使用方形來造型的紫砂壺不多,但這樣說並不是指方形本身在審美上有什麼缺陷,而是在成型工藝上較難把握罷了。但好的方壺總給人一種或挺括周正、堅硬利索的感覺。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圓與方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無方就顯不出圓。最初的圓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所以在紫砂壺造型中通常是方與圓相交融的。

為人處世,當方則方,該圓就圓。方外有圓,圓中有方,方圓相濟,社會才會和諧,人生自在方圓。茶具如此,人亦如此。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做事要“方”,“方”到什麼程度剛剛好?既不傷人又能維護自己的原則?做人要“圓”,什麼時候該“圓”、“圓”到什麼程度剛剛好?少一點傷人,多一點便成了庸俗世故的老狐狸。

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方”的確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樑。沒有“方”之靈魂的人,有悖於社會理論,只會遭到大眾的唾棄,永遠無法取得最輝煌的。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但人僅僅依靠“方”是不夠的,還需要有“圓”的包裹,需要掌握為人處世、有效說話等技巧,才能無往不利。但單純的技巧是低級的,一個人如果只是盲目地技巧,而不去努力昇華品質,這個人也是低級的。技巧的目的既是為了掌握方法,更是為了昇華品質。

方與圓,茶具中的處世之道

人的外在是內在的一種反映。內心沒有的東西,外表就無法顯露,人的心靈傑出,行為才可能傑出,人的內心美好,氣質才會美好。對人生而言,技巧只是方法和手段,而決定人生成敗的卻是品質。正如茶具和古錢幣的方圓設計理念,外“圓”固然好看,內“方”才是內在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