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打卡」朝陽實驗小學,看看被蔡書記點讚的「朝實行動60條」是怎麼回事……

近日,朝陽區實驗小學因設計出了60條行為規範獲得了蔡書記點贊。原來,10月12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朝陽實驗小學調研走訪時指出,小學是品德養成期,關係到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我們要捧著一顆心來育人才。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堅持“朝實行動60條”的好做法。其實,近年來,朝陽區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充、人才隊伍建設水平逐年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快速提高、學生體質健康工作進一步加強,區域教育實現了高品質發展,區域百姓對教育的認可度不斷提高。

快來“打卡”朝陽實驗小學,看看被蔡書記點讚的“朝實行動60條”是怎麼回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全過程

朝陽區實驗小學在“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的指引下,在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小學生守則》的深入學習、理解的基礎上,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程度,設計出了60條行為規範,並製作成了60條行為規範微視頻。視頻內容源於生活,貼近學生,同時,學生參演微視頻,零距離體驗行為規範,學生在劇本潛移默化中接受價值觀教育。

60條行為規範分別對應到6個年級,每個年級有10條規範。60條行為規範以“從小學習做人”“從小學習立志”“從小學習創造”為目標,劃分出愛國主義教育、學雷鋒教育、感恩教育、誠信教育、勤奮學習教育、勞動節儉教育、法制教育、禮儀教育、安全教育等九個內容領域。通過60條行為規範,真正做到將兒童發展中的階段性和連續性有效地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

近年來,在學區化改革進程中,朝陽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等各個環節。堅持學科主渠道育德,形成課題引領、課程統籌、課堂落實“三課並舉”的實踐路徑,構建起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新體系,形成“三全”(全員、全科、全程)育人模式。

目前,朝陽區中小學全部開設了傳統文化教育,基本實現了“一校一課程”的目標。在課程資源建設方面,出版了《中華傳統文化讀本課例集》《朝陽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例集》等,充分發掘全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課程建設的典型經驗,引導教師從容應對不同類型傳統文化課程內容。一系列的實踐提升了朝陽區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力,先後被選為北京市傳統文化課程化建設核心區、北京師範大學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化教育實踐基地。目前,朝陽區34所學校入選“北京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學校課程建設”項目實驗校,14所學校入選北京師範大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驗校。

快來“打卡”朝陽實驗小學,看看被蔡書記點讚的“朝實行動60條”是怎麼回事……

堅持“健康第一”理念

從2010年開始,朝陽區實驗小學將學生視力健康放在了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學校通過建立愛眼工作室、為學生配發坐姿矯正器、改善教室照明設備、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加長學生運動時間等綜合舉措,為學生的視力健康護航。八年來,學生的視力不良檢出率從55.03%下降到了43.80%。

近年來,朝陽區實驗小學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為孩子們設立了“愛眼工作室”“小胖墩工作室”“體能測試室”,購置淡鹽水漱口設備,開設了“給男子漢加鋼”等課程,從身心兩方面齊抓共管,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通過幾年的探索,學生的體質健康優秀率從2013—2014學年度的29.76%,增加到了2017—2018學年度的44.36%。

學生良好的身體是促進學業發展的根基,為了切實引導學校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朝陽區從制度層面進行了頂層設計。尤其是2011年,朝陽教委對整體教育工作進行了戰略性的規劃,創造性地提出了素質教育八項工程,而其中有一項就是學生體質健康促進工程,並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作為學校正職幹部的考核依據。此外,朝陽區還建立了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心,建立學生的體質健康數據庫,不斷完善監測指標、監測頻次和方式,做好數據的分析和使用,並對學生全學段的成長髮育進行系統謀劃和調控。

2017年北京市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抽測結果顯示,朝陽區中小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97.7%,優秀率23.9%,位居全市第二。

多措並舉提升學生培養質量

朝陽區實驗小學通過近十年的研究探索,將小學六年的數學教材進行了梳理,最終提取出了58節關鍵課。這58節課囊括了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的核心知識,分佈於六個年級的教學中,大約每個年級10節。通過這一做法,不僅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更重要的是通過核心知識點的學習讓學生建立整體的知識網絡,真正實現了減負增效,提升了教育質量。

朝陽區教委緊緊圍繞把握學科本質,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一目標,從2017年開始啟動了《小學生閱讀素養提升項目》《馬芯蘭“翼課程”數學課程改革項目》和《小學英語情景化教學研究項目》三大課改項目,均取得突出成效。

為提升全區教育教學質量,朝陽區以“學生學科核心能力”項目為依託,各學科圍繞學科核心能力進行分析,開展了“嘗試學習方式”研究、“學案學習方式”研究、“實驗學習方式”研究、“題庫監測”研究、“開放學習方式”研究等5個項目的研究。

在課堂教學方面,啟動了“朝陽區教研中心基於大數據的課堂觀察”這一區級重點發展研究項目。通過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學科課堂觀察量表”,加強對觀察項目的量化分析、質性分析,提升教研員課堂觀察能力、教學指導能力、教學研究能力,強調數據基礎上的量化評價,形成研究成果,最終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

在教師隊伍建設方面,藉助“雙名工程”,朝陽區湧現了一大批知名校長、優秀教師。目前,朝陽區特級教師數量高達234人,3人進入教育部“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正高級教師達24名,數量穩居全市前列;市級學科帶頭人63人,市級骨幹教師355人,均佔全市1/6,實現了每一所學校都有骨幹任教。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朝陽區的教育質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朝陽區學生的學習堅持性、學習興趣、創新素養等指標均位於北京市城六區前列。北京市關於學生能力的發展監測數據表明,朝陽區學生創新素養位於北京市城六區前列,顯著高於城六區平均水平。

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全部43個街鄉

朝陽區實驗小學羅馬嘉園分校前身是羅馬嘉園小學,2014年,併入朝陽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合併之初,學校85%的學生都是借讀生,沒有市區級骨幹教師。四年來,羅馬嘉園分校實行“管理一體化、辦學一體化、研學一體化”的教育集團辦學方式,始終堅持“理念互通、管理互聯、校區互動”,有效提升了辦學品質。經過四年的發展,學校連續獲得了教育教學優秀獎,還被評為朝陽區示範校。這是朝陽區實驗小學集團化辦學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朝陽區實驗小學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有著11個校區12個校址,在朝陽區東部、南部、北部均有辦學,有效地擴大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面。

近年來,朝陽區依託集團化辦學、學區制改革等舉措,持續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城鄉之間、校際之間的差距明顯縮小。

目前朝陽區已經形成15個義務教育學區、40個片區的學區化發展格局,全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全部43個街鄉,公辦中小學全部納入到15個義務教育學區。

同時,朝陽區已與26家全國基礎教育名校、高校及科研院所開展合作辦學38所,開辦市區級示範校分校95址,接收配套學校50址,新開辦學校53址。

今後,朝陽區將堅持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北京市教育大會精神,堅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建設教育治理先進區、教育信息化示範區、教育國際化發達區和教育人力資源強區,實現教育現代化,努力辦高品質的朝陽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