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塔克拉瑪干沙漠每年的平均降雨量再增加3000毫米,10年後會是怎樣的景象?

地理那些事


在我國東部的秦嶺淮河以南地區,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但是3000毫米年降水量是800毫米的4倍左右,是一個極大的年降水量值。世界上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是熱帶雨林氣候,年降水量通常在2000毫米以上,3000毫米年降水量在熱帶雨林氣候中也是非常多的。

也就是說,年降水量通常不超過100毫米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突然變成了南美亞馬孫平原那樣的年降水量,甚至更多,如果這樣持續10年時間。那麼,肯定塔克拉瑪干沙漠就不再是一個乾旱地區了,曾經乾涸的河床和湖泊,如羅布泊等都將充滿了水,南疆地區將成為一片溼潤之地,將會成為一個植被茂密的地區。由於塔克拉瑪干沙漠地處我國塔里木盆地,地勢四周高中部低,有可能形成一個巨大的湖泊。


地理沙龍


雖然這個假設基本不可能實現,但是我們也可以探討一番,畢竟塔克拉瑪干沙漠的乾旱問題確實很嚴重,而且沙漠內的河流經常斷流,塔里木河、和田河等河流對沿途的貢獻很大。另外因為塔克拉瑪干沙漠位於塔里木盆地以內,基本佔據塔里木盆地大部分,所以兩者基本可以相互代表,如果降雨量增加到年均3000毫米,那塔里木盆地變成四川盆地那樣富庶也不是不可能。首先,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是什麼概念,3000毫米也就是3米,比一層樓還要高,這還只是平均降水量。塔里木盆地本身夾在天山、崑崙山、阿爾金山之間,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大型盆地,降雨量本身已經很高的了,再加上週邊降水也會向盆地彙集,所以用不了多久塔克拉瑪干沙漠就消失了,豐富的降水會生長大量的植物,塔里木盆地變成“盆地雨林”

隨著水汽的蒸發,新疆中部乃至整個西北會隨之改善乾旱,沿盆地周邊也會產生很多良田,大量經濟作物帶動新疆中部的經濟增長,環塔里木盆地會變成宜居、宜遊、宜業的地區,本身新疆的自然環境就十分優美,隨著降雨量充沛,新疆的城市也會變得更加強大,阿克蘇、庫爾勒、和田等城市也會越來越繁榮。然而以上只是考慮降雨帶來的美好層面,平均年降雨量三米,且塔克拉瑪干沙漠之下其實也是有存水的,表層沙漠吸收完畢以後,就會開始在地表彙集,周邊全是高山也會向低處加速彙集,由羅布泊開始重新變成湖泊,最終整個塔里木盆地就變成了大型湖泊。塔里木盆地沒有缺口,東部的羅布泊是最低點,海拔780米左右,羅布泊再往東的敦煌,海拔在1100米以上,理論上只有湖水超過三百米才會從敦煌向東流出形成河流,但這麼大一個淡水湖,西北乾旱可以完全解決。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假如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達到3000毫米,那麼不出30年,湖水就會外溢到河西走廊,然後逐步升高水位,最終巨大的水流會外溢到黃河,黃河流量是現在的幾十倍,沖刷目前的黃河下游。黃河河道加寬加深,渤海最終被填平,也有可能黃河改道南下到黃海入海。總之這樣的話,北方人現在天天嘮叨要南方水的想法不會存在,每天都在為加固黃河大堤而奮鬥。


sunrisedai不忘初心


降雨增加現有環境很難,可以因地制宜改造,我覺得可以兩個方向,南亞水汽充足奈何喜馬拉雅山擋住水汽,記得非誠勿擾葛大爺說炸開缺口讓水汽進去西藏,形成降雨,因地制宜運輸到新疆,還有個方案網上炒的很火,可以印度恆河發源地為我國藏南,每年數以千萬頓水白白流入印度洋,大壩攔截,因地制宜,多餘水流向大西北新疆沙漠地區,何愁沙漠不除,樓蘭再現


潮起潮落9527


如果有3000毫米降水,塔里木盆地就會變成一個巨型湖泊,在盆地東部就會有一條如長江流量一樣大的大河,自西向東,流向甘肅、內蒙西部,和黃河匯合,那麼中國整個西部(除青藏高原)都變成森林和魚米之鄉


TJ遨遊


用不了多久,我國西部可以有航母編隊了


黑天鵝之域


塔里木盆地也不全是沙漠,周邊都是可以種植糧食的地區,如果把西藏的水全部引入塔里木盆地,那將又是一個糧食基地,不會亞於東三省的糧食產量。


月滿如新


降雨量3000毫米?這是什麼概念,3米,一層樓的高度,你是不是多說了個0,熱帶雨林一年也就2000毫米,十年下來,塔里木盆地就塔里木海了,還她媽的活個鳥啊,新疆都是沿海地區了


_卟懐


如果那裡有3000毫米了,你住的地方早成澤國了,就不能吃飽問這些問題了


我形我秀006


西部有了水不知要增加多少良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