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人的生命約有1/3是在睡眠中度過的,並且睡眠可以促進生長、恢復精神和解除疲勞。自20世紀初,藉助腦電圖的分析,發現睡眠時腦電活動呈現特殊慢波。1952年又有人發現睡眠過程中經常發生短時間的、快速的眼球運動,並伴有快速低幅的腦電波。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睡眠是大腦的主動活動過程,而不是被動的覺醒狀態的取消;腦內許神經結構和遞質參與睡眠的發生和發展,但科學家對其具體機制仍 然不甚瞭解;睡眠不足可導致肥胖、學習成績下降等問題。睡眠由兩個不斷交替出現的時相所組成,在整晚的睡眠過程中慢相睡 眠與快相睡眠反覆循環,一般是先經過80~120分鐘左右的慢相睡眠,接著進入快相睡眠,此後再轉入慢相而至快相,如此慢相→快相→慢相→快相的週期循環,整夜約有3~4次。睡眠的兩個時相各有其不同的生理功能。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EEG:腦電圖,EOG:眼電圖, EMG: 肌電圖,Heart rate: 心率, respiration:呼吸,penile erection:陰莖勃起

stage1,腦電從清醒狀態的alpha波轉為theta波,這 個階段可以描述為昏昏欲睡。stage1是睡眠的起始階 段,在這個階段,肌肉開始放鬆,人開始失去意識 

stage2過程中,腦電頻率約為12-16HZ,在這個階段,肌電比stage1降低,意識完全失去。這一階段約佔睡眠的45-55%時間 

stage3,delta波,也稱delta節律,(0.5-4HZ),構 成stage3 50%一下的腦電組成。這一階段是部分的深度睡眠,並向stage4過渡。夢魘,夢遊,尿床和夢話會在此階段出現 

stage4,delta波佔據50%以上的時間,是深度睡眠。 REM睡眠和NREM睡眠中的stage4和stage3是自我穩態控制的

非快動眼睡眠(NREMS)又稱慢相睡眠、正相睡眠和慢波睡眠,隨著人們由清醒逐漸進入睡眠,腦電圖中正常的α波隨著睡眠的加深而逐漸減少,直到最後完全消失,並且出現了每秒4~6次的慢波和每 秒0.5~3次的高波幅的梭形慢波,因此得名

非快動眼睡眠時相人體呼吸變深、變慢而均勻,心率變慢,血壓下降。全身肌肉鬆弛但仍保持一定的緊張度,眼睛閉攏,如輕輕扳開眼皮可以發現眼球呈靜止狀態。根據睡眠深度的不同又將這個慢相睡眠時相分為思睡、淺睡、中睡和深睡四個階段,又稱熟睡階段。非快動眼睡眠時相的生長激素分泌明顯升高,對促進身體生長髮育、 促進體力恢復是有利的

快動眼睡眠(REM)又稱快相睡眠、異相睡眠或快波睡眠,此期睡眠雙眼球產生50~60次/分的快速擺動,腦電波由慢波轉快睡眠 時相,人體的各種感覺比在正相睡眠時期進一步減退,肌肉也更鬆弛,肌腱反射消失。但是這個時期的血壓卻較慢波睡眠時期升高,呼吸也變得快而不規則,體溫和心率也較前階段升高和加快。身體上有些部分的肌肉如面肌、口角肌及四肢的一些肌肉群可出現輕微的抽動。另外腸胃活動增加,大腦的血流量也明顯增加,孕婦腹裡的胎兒在這個時期胎動也明顯增加為快波,快動眼睡眠時,體內的各種代謝功能都明顯增加以保證各種組織蛋白等重要物質的合成和對已經被消耗物質的補充,有利於建立新的突觸 聯繫促進學習記憶活動甚至是創新思維的形成,促進神經系統的正常發育,有利於正常功能維持和損傷修復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談談兒童睡眠問題——王成斌

關於睡眠父母應該瞭解的常識

睡眠是一個生理過程,但是睡眠習慣是後天習得的,而且睡眠習慣應該和人體的正常生物節律保持一致。父母瞭解以下常識,有助於孩子良好睡眠習慣的形成: 

人的大腦有晝夜節律,這種節律是有自然光所決定的。夜間過度明亮的光線照射會欺騙孩子的大腦,導致孩子晚睡。而早上起床時間自 然光的缺乏容易影響孩子的自然醒覺,導致白天學習效率下降以及正常 睡眠規律的形成。因此,早上起床時間的陽光照射和夜間避免“屏幕時間(平板及手機等)”非常重要。睡眠過程中,人體溫度會較白天略低。研究表明:溫度過高不利於孩子入睡,推薦入睡時的適宜溫度是18-24℃。其他刺激因素:臨近入睡時間,視覺、聲音、觸覺以及氣味的不良刺激都會影響孩子正常入睡。比如,睡前“屏幕時間”、和朋友網絡聊天 以及過度興奮等等都會影響正常入睡 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良好睡眠習慣的形成 中,父母應該為孩子做好表率。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有助於夜間入睡,但是應當注意時間安排,推薦選擇下午午睡之後,或至少在睡前2小時以前。青春期孩子午後建議小睡15-20分鐘即可。嬰幼兒午睡時間可稍長,建議個體化,以不影響夜間入睡為宜

睡眠期間出現的問題

孩子處在生長髮育快速的時期,代謝旺盛,又活潑好動,出汗常常比成人多。其特點是:平素活動時易出汗;剛入睡時出汗較多 (交感神經興奮);深睡階段,交感神經受抑制,出汗量逐漸減少。佝僂病、營養不良、結核病、先天性心臟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等疾病也可以有明顯的多汗症狀,但是孩子多數還會有原發病的症狀、體徵以及檢查改變。

很多父母說“我的孩子老是趴著睡,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呀?”這大概可以列入家長最關注的睡眠常識之一。孩子晚上睡覺感覺舒適,呼吸道通暢,房間溫度適宜等是最好的,孩子趴著睡容易獲得安全感,對腸胃不適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利於手指發育,利於肺功能成熟、對心臟沒壓迫(但別捂住口鼻),還利於寶寶頸部胸部腰部的肌肉發育,對以後翻身、坐、站、走等有幫助,但4月齡以下的小嬰兒趴著睡, 嬰兒猝死風險增高;趴著睡不利於新鮮空氣流通,不利於散熱。因此,先天性心臟病、肺炎、感冒咳嗽時痰多、哮喘、腦性麻痺寶寶不適合趴著睡。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兒童及青少年夜間磨牙高達14-46%, 而成人中約8%。夜間磨牙是孩子常見的一種症狀,其原因大體分為兩類:生理性原因:白天學習過於緊張,激動,玩得太興奮,晚飯吃得過飽或進餐時間太遲,睡前過於興奮,或睡姿不當;病理性原因:口腔疾病如齲齒,牙齦炎,牙周病,牙槽膿腫等。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體炎,氣管炎,消化系統疾病如胃腸炎,消化不良等。夜間磨牙雖然暫時不會感到有什麼痛苦,但是長期下去,可引起牙齒牙合面和鄰面的嚴重磨損,及併發上述的各種病症,頑固性磨牙症會導致牙周組織破壞,牙齒鬆動或移位,牙齦退縮,齒槽骨喪失等。

夜間磨牙的危險因素有吸菸、攝入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酒精製品攝入、部分藥品(如氟哌啶醇)、毒品(迷幻藥、可卡因、安非他命)、睡眠呼吸障礙 (鼾症)、睡眠呼吸梗阻,其相對風險比分別為1.3、1.4 、1.8 、? 、? 、1.4 、 1.8。夜間磨牙會導致牙列不齊以及牙釉質受損,因此家長切不可大意,孩子晚上睡覺最好有牙套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