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六大行动拔“穷根”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济宁新闻网讯(邹城台 王玉鸿 金乡台 李林伟 汶上台 姬涛 任城台 王如光)2015年10月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扶贫思想为指引,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下好“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文章,以六大脱贫攻坚行动为抓手攻“堡垒”、拔“穷根”,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脱贫任务。

邹城市峄山镇西巩村村民邢华因家人生病导致家庭贫困,被列入精准扶贫对象,去年,她被安置到扶贫项目——邹城市锦衣服饰公司上班,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培训,现在她已成为一名熟练的裁剪工,成功实现了家庭脱贫。

邹城市峄山镇西巩村村民邢华:“在这个锦衣服装(公司)干活挺好的,工作环境也挺好的,离家近照顾孩子、照顾家、农忙的时候也能帮家干点农活,我在裁剪上干,工资一个月能拿到两千五六。”

在峄山镇,像邢华一样被安置在产业扶贫项目上班的还有10户贫困群众,他们都通过“一人就业”,实现了“全家脱贫”的目标。这两年,峄山镇依托优势产业,大力推广“产业+就业+分红”“合作社+党员+贫困户”等产业脱贫模式,目前该镇有邹鲁生态园农业种植和锦衣服饰两个产业扶贫项目,产业分红涉及73户、190余人。

邹城市峄山镇副镇长张洪涛:“下一步,我们峄山镇将开发更多的产业扶贫项目,以产业扶贫项目为抓手,带动更多的精准扶贫户致富增收就业,真正做到巩固脱贫成效,让每位精准扶贫户脱贫不返贫,全部致富达小康的目标。”

近年来,邹城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9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其中产业扶贫资金824万元,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7个、打造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个,带动926户、1935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脱贫。

这几年,我市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就业、金融、医疗保障与救助、旅游、教育六大脱贫攻坚行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12.03万户、23.89万人减少至目前的1004户、2328人,连续两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脱贫任务。

截至2017年底,全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278万元,支持106个产业扶贫项目,建立120个产业扶贫基地。目前全市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43个,累计吸纳1400余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同时,启动实施省定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累计投入资金1571.4万元,为188个贫困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进一步拓宽扶贫融资渠道,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倾斜力度,截至9月底,全市各金融机构累计发放金融精准扶贫贷款43.6亿元。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单位创建,2016年以来创建市级旅游扶贫示范村83个,35个省级旅游扶贫村全部创建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扎实做好省定贫困村和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学校校园校舍建设,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2.7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20000余人次,救助金额2000余万元,免除普通高校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553万余元。(《济宁新闻联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