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共和國緊急輸血的「世界船王」,鄧小平親自爲其飯店題字剪彩

香港,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各大知名企業家薈萃之地,其中就有被譽為“世界船王”的包玉剛。包玉剛是浙江寧波人,早年求學於上海,抗戰時期供職於國民政府銀行,後輾轉至香港,與合作伙伴共同出資從事進出口貿易。共和國成立之初,各項物資緊缺,包玉剛便開始跑大陸與海外的運輸線,為大陸裝運棉花、藥品、進口優質鋼材等緊缺物資。這一舉動本為商業行為,但實際確是為大陸“緊急輸血”,為緩解建國之初全國物資緊張局面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為共和國緊急輸血的“世界船王”,鄧小平親自為其飯店題字剪綵

船王包玉剛

包玉剛一身頗有傳奇色彩,他並非出身鉅富望族,其父包兆龍雖然是一名小商人,但也為小包玉剛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起初包玉剛在吳淞商船專科學校學習船舶方面的知識,抗戰爆發後輾轉到重慶,進入銀行工作。後來到香港後成立“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起初全公司只有一艘從英國購回的二手貨船,就這還花費了70萬美元,幾乎是包玉剛的全部家當了。後來包玉剛採用長期出租的方式將貨船租給一家日本公司,在日本和印度間運輸煤炭。

1956年是包玉剛的轉運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國際運費價格飆升,包玉剛也靠航運賺到大筆資金。此後“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購置新船,逐步提升運力。1967年石油危機爆發,包玉剛的船隊規模再次擴大,到1981年,包玉剛擁有210艘貨船,總噸位達到2100萬噸,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皇帝”。包玉剛並沒有把所有資源都投入到航運中,他先後與日本,英國和美國合作,分公司遍佈海外,產業涉及航運,地產,碼頭經營等等。身價飆升,也為他帶來極高的榮譽:1976年,英國女王授予其爵士;比利時國王,巴拿馬總統和日本天皇多次授予其榮譽獎章。

為共和國緊急輸血的“世界船王”,鄧小平親自為其飯店題字剪綵

在海外擁有鉅額資產的包玉剛仍然心向內地,1980年包玉剛來到北京,受到華國鋒,葉劍英的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但令他遺憾的是,因為時間安排的原因未見到鄧小平。第二年,包玉剛與其父包兆龍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鄧小平的接見,並就中國大陸造船業與航運業的發展前進進行了討論,鄧小平希望包玉剛可以幫助中國造船與航運業早日打入國際市場。

除洽談航運事宜外,包玉剛還有一件私事希望能得到大陸方面的准許。包玉剛對父親包兆龍十分孝順,一直想在大陸建造一所以父親名字命名的大廈,不過在1980年的大陸,這項要求卻遭到相關部門的冷遇。相當部分的負責人認為接受資本家的資助,並在大陸永久建築一棟以資本家名字命名的建築物是不妥的。當這份請求傳到鄧小平那裡後,鄧小平當即表示:為什麼不可以,人家做出貢獻紀念一下沒什麼要緊。如果搞得不好,以後還會有人來投資嗎?別人不同意,我可以替他提名。

為共和國緊急輸血的“世界船王”,鄧小平親自為其飯店題字剪綵

兆龍飯店

1985年,以包玉剛父親名字命名的兆龍飯店在北京市朝陽區竣工,鄧小平親率中央領導人出席開業儀式並親筆題寫匾額。兆龍飯店也成為老一代革命家支持改革開放,振興內地旅遊業的標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