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三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爲何明朝用一年就能收復?

餘日力


都說宋朝重文輕武、國事積弱,但是別忘了,在北疆,宋朝這三百年幾乎是經歷了中國歷史上最強悍的幾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先後崛起,無論是唐朝末期崛起的契丹,隨後就是女真,再後來還有蒙古,西北還有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別忘了西南還有吐蕃……這樣複雜的北部邊疆局面,宋朝人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才叫有鬼了……

中原農耕文明與草原遊牧民族的相互角力,是中國歷史的一大主題,商周時期有犬戎,秦漢時有匈奴,隋唐時有突厥,更不用說還有兩晉南北朝時的五胡亂華,鮮卑、羌等遊牧民族你方唱罷我登場……

坦白說,以宋朝時面對的局面來說,大概僅有五胡亂華時的混亂和被動有過之,無論是犬戎、匈奴還是突厥,在草原上都是一家獨大,而且極盛期極其短暫,唯獨五胡亂華和兩宋時期,北部遊牧民族的強盛都持續了一兩百年,像契丹、女真、党項和蒙古,幾乎是一個接一個的名將輩出,哪怕每個王國都只有6、70年的極盛期,也夠兩宋喝一壺了……所以五胡亂華時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相比之下,兩宋能在契丹、女真、蒙古和吐蕃的環伺之下仍然能維持300年的統治,已經夠了不起的了。自保已經很勉強了,北伐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而元末時期局面大不相同,蒙古統治者在中原文明尤其是江南的繁華中逐漸迷失(迅速腐化),這個也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無論是金、元還是後來的清朝,如果能進入中國腹地的遊牧文明,腐化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而且大一統的元朝時,燕雲十六州早已不復往日對中原農耕文明的戰略重地和橋頭堡的角色——兩宋300年,燕雲十六州一直是戰略交鋒重地,無論是戰備還是駐軍,都是不敢鬆懈——等到了元朝時,燕雲十六州成了首都所在,繁華是足夠繁華了,還能說這裡是武備嚴謹的戰略重地嗎?自從成吉思汗一統草原大漠並滅金之後,燕雲十六州就再也沒有經歷過兵戈吧……

另外,還要說的是,積弱已久的南人, 在這個時期湧現出了非常多的軍事天才,從用兵如神的徐達、勇猛善戰的常遇春藍玉,朱元璋的明帝國是幸運的……

以堪稱漢人史上最勇猛、戰鬥力最強的明軍,對上已經快速腐化的蒙古軍隊,這誰勝誰負,顯而易見……


搬不動的小強


我說一個觀點,可能大家不一定贊同,但這卻是事實。

燕雲十六州其實並不是明朝收回來的,應該算是元朝收回來的。

中原國家失去燕雲十六州的過程,也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強大,與中原國家變弱的過程。

(燕雲十六州區域圖)

燕雲十六州是在五代的時期失去的。有人罵石敬瑭是賣國賊,是他為了當皇帝,把燕雲十六州出賣給了契丹遼國。但其實,石敬瑭本來就是沙陀人,而沙陀人本來也是北方民族。是唐朝末年的時候,由於鎮壓農民起義的需要,唐朝統治者把沙陀人引進來幫忙。可以說,燕雲十六州的失去,首先要怪罪於唐朝的腐敗與衰落。

當燕雲十六州到了北方遊牧民族手裡的時候,真正為北方遊牧民族的做大,創造了條件。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在燕雲十六州的地域內,聚集了古代漢唐時期修建的幾乎所有的重要軍事設施,包括長城,包括那些軍事重鎮。不僅如此,燕雲十六州裡,還有大量的耕地,可以生產豐富的糧食。

因為這兩點,可以說很好地確保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壯大。

(石敬瑭)

在以前,北方遊牧民族住在大草原、大戈壁上,沒有屏蔽。漢唐時期,總是長期受中原國家的打擊。中原國家會依託燕雲十六州的軍事重鎮,深入草原,長驅直入,千里追擊。因此,北方遊牧那時候總是不斷地向更遠的地方逃遁。

但是逃遁以後,他們又不得不捲土重來。為什麼呢?因為草原的出產不豐富,他們缺乏糧食,還有茶葉、絲麻等必需品。他們不向中原索取,不到中原去抄掠,真的沒有辦法活下去。

但是,有了燕雲十六州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再也沒有像之前那樣過日子了,他們可以安定下來,甚至把遊牧生活,變成定居生活。也因此,北方逐漸發展出遼國、金國、西夏、蒙古等多個強大的民族國家。這在沒有獲得燕雲十六州的匈奴、突厥那裡,是不可相像的。

(岳飛)

從這個意義上說,宋朝拿不下燕雲十六州,那是必然的。而不能一味地罵宋朝統治者軟弱,罵他們不能善待楊家將、岳家軍這樣的積極抗擊北方的英雄。

在北方遊牧民族經過了多次生長和融合以後,蒙古族終於實現了北方的統一,同時戰勝了南方中原民族,實現了中國南北的大統一。

從這個意義上說,收回燕雲十六州到中國地盤內的其實是元朝。

而從元朝到明朝,只不過是正常的朝代更替。

那時候,元朝雖然只統治了中原不到一百年,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國內矛盾變得十分尖銳,各種災害也頻繁發生。總之,元朝的統治已經走向腐朽。而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軍,最終推翻了元朝的統治,取代了元朝,成為中國新的朝代。

所以說,收回燕雲十六州的,其實是元朝,而不能說明朝。


張生全精彩歷史


表面上,這是一個問題,其實涵蓋了兩個問題。1.為什麼宋朝幾百年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2.為什麼明朝一年就搞定。

先來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宋朝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

自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以後,後面幾代中原帝王都有收復燕雲的決心和行動,最可惜的是周世宗柴榮。他發兵欲收復燕雲,連戰連捷,一個月不到便收復三關三州,氣勢如虹。可惜天妒英才,在進攻幽州時,年僅30多歲的柴榮身患重病,不得不抱憾退兵,不到一個月就病死了。這是收復燕雲十六州最好的機會,但失去了。

之後,趙匡胤奪取後周江山。作為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也是雄才偉略,打算一統天下,結束五代十國以來的紛亂局面,收復燕雲自然也在其計劃之中。不過,他必須分清先後主次,做一個二選一的選擇。A.先南後北,先掃平以南唐等國為首的南方割據勢力,再集中兵力北上,收復燕雲;B.先北後南,先收復燕雲,然後舉兵南下,平定南方。

很明顯,前一條路容易,後一條路比較困難,因為佔領燕雲的契丹遠比南方割據勢力要強大得多。最終,趙匡胤選擇了先南後北,先掃平了南方。從後世的角度來看,趙匡胤確實錯過了收復燕雲的最好時機,因為那時的燕雲割讓不久,人心還向著中原朝廷,那時北伐,收復燕雲的希望很大。但是咱們得承認,站在那時的角度,站在宋朝開國的角度,先南後北沒有錯,畢竟南方羸弱,先打南方是最穩妥的考慮。等到平定南方之後,那支柴榮打造出來的精銳禁軍也老了,開始有了暮氣。以石守信和王審琦等為首的開國將領也老了,收復燕雲的機會越來越小了。

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即位後,曾發起規模龐大的兩次北伐,打算收復燕雲。然而,終究因為他自己的失誤以及宋軍的戰鬥力問題,功虧一簣。

更要命的是,趙匡胤和趙光義兩代君王由於看到五代十國武將作亂造反的例子太多,對武人們有了恐懼,從而採取了重文輕武的策略。這麼一來,國家確實安穩了,兵亂少了,但軍隊的戰鬥力也急劇下降,在對外戰爭中就不行了。

在這以後,尤其澶淵之盟以後,宋與契丹之間達成了默契,再也沒有大規模戰爭,雙方開始了長達將近百年的休養生息,契丹人也逐漸牢牢控制了燕雲十六州。

再之後,更強大的女真崛起,宋室被趕到更南邊——南宋,收復燕雲更成了痴心妄想。

簡單來說,宋朝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其“重文輕武”的政策,加上運氣不好——遇到了兩個北方少數民族最強盛的時期:北宋遇到契丹,南宋遇到女真。

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宋朝幾百年沒搞定燕雲十六州,明朝為啥很快擺平?

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元朝統治階級其實早已失去對天下的掌控。朱元璋打下南京以後,採用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穩步發展,不急不躁,先把周邊的敵對勢力(如陳友諒,張士誠等)都消滅乾淨以後,再舉兵北伐,進攻元朝統治的核心區域京畿大地——也就是當年的燕雲地區。

此時的元朝暮氣沉沉,遠非當年與宋朝對壘的氣勢旺盛的契丹和女真,根本抵抗不了徐達和常遇春的北伐大軍。面對實力和氣勢都遠在元軍之上的明軍,只能是連戰連敗,最後匆匆逃離首都大都(今北京)。明軍北伐全面獲勝,輕鬆收復失地。

總體來說,明軍北伐勝利的最重要原因,是元朝統治末年已經不得人心,蒙古人的統治導致天怒人怨。大明則是新興政權,正是朝氣蓬勃的時候,以新銳打老舊,自然輕輕鬆鬆便收復了失地。

自身實力不同,遇到的敵人不同,結果自然迥異。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燕雲十六州,這個地名對於熟知歷史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它是一個地理的概念,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天津和山西、河北北部地區。

這十六州地勢較高,易守難攻,是歷代中原王朝防守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陣地,一旦失去燕雲十六州,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可以隨時入侵中原腹地,中原王朝的步兵根本無法與之抗衡。

只要燕雲十六州一直都在漢族的手上,不管中原分裂還是統一,北方的遊牧民族只能時不時的來中原打個秋風,從來沒有全面征服中原。但是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情況出現了變化,燕雲十六州丟了。

燕雲十六州並不是被遊牧民族搶過去的,而是被送出去的。後唐的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因受後唐末帝的猜忌,起兵造反,被後唐軍隊圍攻,最終頂不住了向北方的契丹求援。公元938年,他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以換取對方對自己的支援,最終在契丹的幫助下石敬瑭消滅了南唐,自己做了兒皇帝,被稱為晉高祖。

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於中原政權的影響十分巨大,從此中原王朝之間暴露在遊牧民族騎兵的攻擊之下,中原王朝只能以血肉之軀去防守遊牧民族的騎兵。此後的後周、宋朝一直想收復燕雲十六州,但是一直都沒有成功,宋朝就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而一直處於被動地位,而且被金國和蒙古騎兵兩次滅亡,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政權的重要性。

形勢到了元末明初才有了轉變,在燕雲十六州丟掉430年後,1368年(洪武元年)燕雲十六州終於完整的回到了漢族人的手裡。

1368年,平定了南方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稱帝之後北伐成了朱元璋的首要任務,他派徐達、常遇春北伐,目標直指元朝的首都——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歷史上的幽州(或稱燕州)。當時的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城防十分堅固,而且周邊還有一支元朝大軍在拱衛,徐達和常遇春認為要想攻下大都必有一場惡戰,因此他們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等他們包圍了大都的時候發現,這裡居然沒有大軍駐守,原來元朝的皇帝元順帝早就帶著老婆孩子逃跑了,因為之前他早已耳聞徐達和常遇春的威名,他們在山東、河南擊潰了元朝的部隊,讓成吉思汗的後代聞風喪膽,所以在徐達大軍到達之前,元順帝和他的臣子們早就逃之夭夭了,徐達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復了大都(幽州)。

之後,燕雲十六州沒有經過像樣的戰鬥就這樣被徐達、常遇春收復了。

燕雲十六州被異族統治了四百多年,在這四百多年中,中原的英雄豪傑如柴榮、趙匡胤、趙光義等無數次的想要收回燕雲十六州,都以失敗告終。在這四百年中,因為沒有燕雲十六州,中原的軍民保守北方異族的踐踏,終於在朱元璋的時代,被一代名將徐達和常遇春收復了,這是屬於他們的榮耀時刻,也是漢族的榮耀時刻,有了燕雲十六州,中原人民有享受了兩百餘年的太平,直到它再一次落入異族之手。


天涯看點歷史號


燕雲十六州自後晉皇帝石敬瑭於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割讓給契丹人開始,到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命徐達、常遇春攻克為止,歷時400多年的時間,才重新回到中原漢人建立的王朝的版圖之中。

那麼,為什麼宋朝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呢?因為元朝的軍事力量到了13世紀末的時候已經處於衰落狀態了,軍事鎮戍體系到了14世紀的時候,也徹底崩潰了,所以,朱元璋才能崛起,並且明朝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攻克了宋朝稱之為的燕雲十六州。

在這裡,我們有必要簡單回顧一下元朝的軍事史,元朝建立以後,元朝的軍隊分為蒙古軍、探馬赤軍、漢軍與新附軍四個等級,當然這樣的分類是按照諸軍隊的組成人員與蒙古貴族的親疏遠近而分的。

(蒙古騎兵)

蒙古軍由蒙古族組成,早在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即已建立,後來隨著蒙古帝國疆域的擴大,從蒙古各部中“簽發”一些士兵,用以鎮戍各地,形成了探馬赤軍,在打敗了金朝之後,蒙古人收編了大量的由女真人和契丹人組成的降軍,這部分軍隊被稱之為漢軍,南宋滅亡之後,南宋的降軍被稱為新附軍。

忽必烈時期,元朝軍隊又分為兩大系統,分別是宿衛軍和鎮戍軍,由蒙古人組成的宿衛軍和鎮戍軍主要駐紮在北方,重點防衛的是以大都為中心的北方地區,而南方地區的鎮戍軍則主要是由漢人組成的,但各地鎮戍軍的兵力是不平衡的,江南地區的鎮戍軍最為強大,因為要保護大運河的通暢,確保江南的財賦能夠供應大都的需求。

(元世祖忽必烈畫像)

元朝建立以後,蒙古貴族固定草原傳統,所以,元朝出現了“漢化遲滯”的現象,在大一統局面形成之後,立即進入了衰落狀態,這種衰落狀態表現在方方面面,在軍事方面,則表現為鎮戍軍系統管理的混亂,因為在漢地的軍隊,不再以靠劫掠為生了,需要有一套先進的管理制度,元朝因為“漢化遲滯”而無法有效的管理這支軍隊,進入到14世紀中葉以後,各地的鎮戍軍已經無法鎮壓當地的農民起義軍了,更糟糕的是,當時由蒙古人組成的蒙古軍的戰鬥力也進入到衰落狀態了,在14世紀的幾場重大戰役中,蒙古騎兵不能完成預定的戰略目標,13世紀,馳騁於亞歐大陸的蒙古騎兵,其不可戰勝的神話正在破滅。

元朝軍事力量衰弱的同時,是明朝軍隊的崛起,朱元璋的軍隊在北伐中原之前,已經戰勝了陳友諒、張士誠和方國珍的軍隊,在戰爭中,朱元璋的軍隊,戰鬥力迅速提升,湧現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此外,明朝能夠很快攻克大都,成功把原來的燕雲十六州納入版圖,還歸功於朱元璋制定了正確的北伐策略。

我們都知道,在明朝以前,一般都是北方統一南方,而南方想要統一北方則非常的難,明軍北伐中原,可謂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出現的第一次由南方統一北方的過程,為什麼在明朝以前,南方的政權很難統一北方呢?因為中國的經濟重心徹底轉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時期,打仗打的是錢糧,南宋以前,南方經濟實力弱於北方,自然而然,很難統一北方。

而且,北方地勢平坦,南方的政權若想北伐,一旦進入到華北平原,等於是長途奔襲,而無險可守,有後顧之憂。

因經濟與地理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東晉祖逖北伐、桓溫北伐以及南宋宋孝宗北伐的失敗。

到了明朝就不一樣了,經濟重心轉移到了江南地區了,朱元璋首先就佔領了江南,定都南京,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為了應對北方地區特殊的地理形勢,朱元璋還制定了正確的北伐策略。

明軍北伐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先取山東,然後由河南入潼關,佔據潼關和河南的軍事要點之後,得以以秦嶺、黃河、淮河為依託,第二階段,進攻黃河以北的地區,並攻克大都,第三階段,由大都南下,攻入山西、陝西、甘肅等地。

朱元璋的北伐是步步為營,而不是孤軍深入,正確的北伐策略,為明軍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騰飛說史


燕雲十六州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歷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抵禦遊牧民族的一道天然屏障;明朝收復後在其上加築了防禦工事明長城,可見其軍事上的重要性。

燕雲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北部(海河以北),以及河北北部地區、山西北部地區。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共十六州。

為何宋朝三百年都無法收復燕雲十六州,而明朝用一年就能收復?軍事是政治的延伸,因此並不能簡單地用朱元璋文治武功強於趙匡胤、趙光義兄弟來解釋。

唐亡後五代繼起,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在後唐末帝時,河東節度使石敬瑭擁兵自重,以割讓燕雲十六州與契丹相約,聯合推翻後唐而建後晉。就此燕雲十六州落於契丹遼朝之手,遼朝滅後落於女真金朝,女真金朝滅後落於蒙古元朝,元朝滅後再落於大明。

北宋初期,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都曾嘗試對遼用兵以收復燕雲,但全部未果。而明興起滅元時,大將徐達、常遇春周密準備,本擬打一場惡戰收復燕雲,但是包圍元大都時,發現元順帝早就棄城逃跑了。

遼在當初與北宋是同時繼起的,雙方同樣勵精圖治,由於軍事上攻難守易,北宋當初哪怕國力略有優勢,也並不特別明顯,對於進攻收復燕雲十六州自然困難重重。而遼衰時,金興起,金繼遼業,國力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北宋是基本沒有機會的。反觀明收復燕雲十六州時,元朝已經腐朽衰弱,統治者哪裡再有心經營王業,哪肯血戰堅守,自然選擇溜之大吉了。

像北宋興起時,趙匡胤與趙光義遠不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宏圖大業。唐太宗李世民面對突厥強敵時,也是屢遭挫折,小心翼翼經營了幾十年,經過多次與突厥戰爭,並趁突厥內亂,才打敗了東、西突厥。所以,這裡的關鍵要害不僅僅在於軍事,更在於政治上的治國能力。


建章看世界


自古以來北伐成功有三要素:精兵主力;穩紮穩打;對手弱。基於這個模式我們就可以簡單分析了。

1、宋初的兩次北伐

公元979年,宋太宗在滅了北漢後,挾全盛之威,全軍東下,進圍幽州。在初期取得較大成功,但遼軍援兵陸續到達,且耶律休哥等不世出的名將加入後,戰局逆轉。宋太宗也屁股中箭。此戰宋軍並未穩紮穩紮,直撲其核心城池。對手契丹相當強悍,其騎兵衝擊、迂迴都表現優異。條件都不具備又怎麼能成功呢?

986年,宋太宗趁遼朝國君新立,做了龐大的作戰計劃,以三十萬大軍分東中西三路,東路牽制遼軍主力,中路、西路軍負責經略山後,迂迴山南,對遼軍做大包圍之勢,迫使遼軍在幽州平原決戰。此戰吸收上一次作戰教訓,做了廣泛動員,且穩紮穩打。但依然有個缺點,遼軍戰鬥力強悍,遼軍的動員力依然強悍。戰爭的結果對宋朝而言就是軍事災難。

2、宋朝的其他北伐

宋徽宗時期得到幽州,純粹是金人給贈送的。至於南宋那就更不具備收復河北的可能了。

3、明初的北伐

朱元璋的北伐是其統一江南,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且對江南社會有強大的動員力,以此為基礎北伐。

在北伐戰略上,也是穩紮穩打,不長驅直入。剪羽翼差不多了,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更關鍵一點,元朝自己已經不統一,關中李思齊、張良弼各自為政,王保保守山西不出。這樣的機遇很難得了。

強兵主力、穩紮穩打戰略、內部分裂的對手,才促進了北伐成功。

總結:

精兵主力、穩紮穩打、對手弱,三個條件全具備才能成功。如果只具備一個或兩個風險就很大。

參考文獻:

曾瑞龍《經略幽燕》

《明太祖實錄》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其地勢險要,中原政權拒守此地能有效的阻擋遊牧民族的起兵進攻。反之,若是遊牧民族佔領此地,就能長驅直入的南下進攻中原政權。所以為了國家長治久安,無論是宋朝還是明朝,都把收復燕雲十六州作為立國後的首要任務。


(燕雲十六州)

可在這件事上,明朝和宋朝的表現簡直是天壤之別。明太祖朱元璋英明神武,統一南方繼續後北伐,一路勢如破竹,僅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就把丟失了三百年之久的燕雲十六州重新歸入中原政權版圖。

而我們反觀宋朝,儘管一直努力想收復失地,卻每次都被打得滿地找牙,所以說到底還是宋朝打仗不行。

宋朝是我國古代史上,經濟和文化極為繁榮的一個時期,但它又是我國史上軍事力量最為衰弱的王朝之一。究其原因還是宋太祖趙匡胤害怕唐朝藩鎮割據的情況重演,所以他削弱武將的兵權,讓文人的軍權凌駕於武將之上。文人只擅長舞文弄墨,打仗這活根本幹不來,讓他們與剽悍的胡人騎兵交手,簡直是把羊送入虎口。


(宋軍北伐高粱河之戰慘敗)

另一方面,宋朝的敵人也非常強大。契丹擁有大量的精銳騎兵,在寬闊的河北平原上,宋朝步兵根本不是契丹騎兵的對手。而且遼國得到燕雲十六州後,一直在此地用心經營,把它建造的十分堅固。宋太宗趙光義率領幾十萬大軍北伐時,根本啃不下這裡,隨著遼國各地的援軍抵達,很快被遼軍殺得大敗,還被迫簽下了喪權辱國的檀淵之盟。


(朱元璋)

而明朝北伐時,朱元璋面對的北方局勢比宋朝時要好的多。蒙古人在中原過了100年的太平日子後,早已不是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馬背民族了。蒙古貴族更是窮奢極欲,搜刮民脂民膏,元朝的暴政讓北方局勢動盪不安。

朱元璋經過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戰役統一南方後,手裡擁有一支身經百戰的軍隊,更有常遇春、徐達、藍玉、李文忠等猛將。憑著這些,朱元璋能夠輕鬆的在戰場上擊潰元朝軍隊。


(朱元璋北伐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北伐的籌劃也很得當。他深知元大都城牆堅厚,若用蠻力攻之,恐怕很難打下來。所以他不著急攻打大都,而是先取河南和山東地區,又把通往關中的道路阻隔起來,這樣的話元大都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等到明軍最後一擁而上發動總攻時,嚇破膽的元朝統治者早棄城逃跑了。


歷史探索機


第一,是統治者想不想收復。所謂的燕雲十六州其實是今天的山東河北一帶,秦嶺淮河線以北。正好是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也就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分界線。按宋朝的實力如果想打,認真的打一場是能收回來的。可是統治者們算了一筆賬,決定不打。為什麼呢,我們知道宋朝的商品經濟十分發達,甚至曾一度出現過資本主義萌芽。朝廷的財政收入已經足夠讓過上小富即安的日子了,我還費勁去收復一片遊牧地區幹嘛,缺戰馬牛羊我拿銀兩或者物資換就是了,我這絲綢,瓷器,香料,鹽巴什麼的有的是,我拿這些東西換你的戰馬牛羊完全是佔便宜的,所以沒必要去動用國本跟你拼命掙地盤。



第二,能不能打的過還是一個問題。宋朝時期最著名的就是杯酒釋兵權這個典故了,從此以後重文抑武,基本上都是書生治國,能打的武將基本沒有,再加上黨爭,腐敗,吃空響等問題越來越嚴重,積貧積弱。跟契丹不是沒打過,打過幾次,但是發現戰鬥力根本不在一個檔次,幾次都讓人給揍了,後來就不敢跟人主動打了,轉為被動防守。你想啊,宋朝這邊是拿著兵餉混日子的職業兵,契丹那邊從小生長在馬背上,靠著弓箭馬刀吃飯的。兩邊一衝撞實力馬上就撞出來了。



再看明軍隊和元軍隊,只能說徐達和常遇春兩猛人太狠,前期跟蒙古人打的時候把人揍的一點沒脾氣。後來聽說是這兩個人帶兵打過來的,守都沒守直接棄掉大都跑了。


小小芝蔴


自公元938年後晉太祖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中國喪失了阻擋北方遊牧民族南下的據點和屏障,從此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飽受300多年的侵擾。一直到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大將徐達、常遇春北伐攻入元朝大都(今北京),落於異族之手的燕雲十六州才算重新納入中國的版圖。

宋朝(公元960年~1279年)自宋太祖趙匡胤即位後,便開始了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努力,可一直到宋朝滅亡燕雲十六州也沒有收復。而明朝從北伐到攻入大都,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便收復了燕雲十六州。同樣是收復失地,為什麼宋朝300年都沒有收復,而明朝只用了一年時間呢?

在明朝之前,後周世宗柴榮是最有希望達成這個目標的人,水陸並進,連戰連捷,打的敵軍步步退讓,甚至在一個月之內收復三關三州。可惜在攻打幽州之時,不幸身患重病,不到一個月便病逝。天妒英才,同時中原也錯失了四百年來最大的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機會了。

太祖即位後,打算用錢將燕雲十六州買回來。於是設立“封樁庫”,將從各割據勢力所收集的金帛等物蒐集後存於此處,希望以此庫存錢財贖回燕雲十六州,可惜這種方法並不奏效。試想燕雲十六州對於中原如此重要,契丹又怎肯放棄這麼一塊兵家必爭之地?

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使得國家失去了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武將,同時重文抑武,使得宋朝的武力直線下滑,要想憑藉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就更加難上加難了。這點從後面的宋太宗兩次北伐的狼狽慘敗,無功而返就可以證明。真宗時期,和遼又簽訂了屈辱的“檀淵之盟”,每年向遼納歲。可以說從此之後,宋朝再也沒有能夠和遼一決高下的能力了。

除此之外,燕雲十六州乃兵馬產出之地,中原失去了燕雲十六州,就失去了戰馬的重要來源。沒有馬匹,就無法組建有效的騎兵軍隊。僅憑步兵,在浩瀚的平原之上是無論如何打不過遊牧民族的騎兵部隊的。這也是宋遼四十多年戰爭一直勝少敗多的原因。

反觀明朝,之所以能夠僅用一年便收復了燕雲十六州,不僅在於朱元璋的英明神武,戰略眼光高遠。而且在他手下有一批能征善戰,出生入死的將領,如徐達,常遇春,藍玉等。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隨後開始北伐。而朱元璋不愧是雄才大略,意識到元大都城池牢固,而且兵多將廣,直接進攻不易拿下,只能先攻打山東和河南,剪除元朝的羽翼,切斷和大都的聯繫,分而治之。看似路線曲折,其實恰恰是最快的進攻路線。《明史紀事本末·北伐中原》中總結了朱元璋的北伐策略:

先取山東,撤其屏蔽;旋師河南,斷其羽翼;拔潼關而守之,據其戶檻;天下形勢,入我掌握。然後進攻元都,則彼勢孤援絕,不戰可克。

而等到徐達、常遇春打到大都時,才發現元順帝早已攜一家老小棄了城池,逃回了北方。原來在山東、河南之時,徐達和常遇春的威名就早已令敵人聞風喪膽,難以抵擋。所以可以說明軍收復燕雲十六州其實並沒有費多大的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