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不是牺牲

千万不要拿牺牲说事儿,否则会把钉在十字架上的他老人家气得下来溜达的。

牺牲是什么?

古人宰杀了牛羊猪,用“牺牲”来表示对祖先神灵的虔诚和敬畏,这种牺牲的本意是为了某种信仰,舍弃、捐弃重要财物的一种崇高的行为,后来人们把“牺牲”这个词引申成为了正义的事业和伟大的目标而舍弃生命的一种不计报酬的自我毁灭。

你们两位目前的状态既不属于不计回报,也都好生生地不断制造着痛并快乐的感觉。牺牲从何而来?

恋爱是属于人际关系当中最为高级的形式。既然是人际关系,就属于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也就是一种物质与非物质的交换。

这种交换在恋爱初始阶段是平等交换,也就是说两个人换得心安理得、心甘情愿。

爱情不是牺牲

爱情是什么?

爱情的产生缘于我们人体遭遇到某些刺激,而分泌出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带给人非常"high" 的感觉,能够让,人的幸福感和快乐指数飙升。但世间万物皆有度,多巴胺这个我们自产自销的东西也不例外。它能够保持旺盛分泌的年限最多不会超过30个月,也就是说3年的时间。在两个人爱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一切的所谓的“自我牺牲”带来的弊端都隐藏在多巴胺的下面,我们是看不到它的危害的。智慧的恋人,或者被多巴胺迷惑受到伤害的人们,在人生中学会防微杜渐,会让自己在满脑子都是多巴胺的时候也保存一丝理智,这个理智就是正确的人际距离。

说“人际距离”恐怕有些学术有些矫情,换成“私人空间”,或者“爱得过于炙热时有地方凉快会儿”不知你们是否理解。过满则益,过甜则腻,这是我们很多人都会有的人生体验。

爱情不是牺牲

无论是多好吃的美味,一天三顿外加夜育都塞给你,你也受不了。

再美丽的画,整张纸都填满了,也就成了黑扇面。

适当的人际距离就好像传世的中国水墨國当中的留白,是画龙点睛必不可少的一抹精彩。

我一向认为甭管男人女人,给自己的爱情留白,就像是给自己留点私房钱一样合情、合理、合法。

在爱情炙热的时候也好,还是多巴胺分必速度降低的时候也罢,只有我们清楚地知道当爱情沉淀过后,两个人能够携手走完人生,更多是靠亲情。

亲情是什么?

什么是亲情?亲情就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人之间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其中包括依恋、亲密。我们最初也是最浓厚的亲情当是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和爸妈够血浓于水的吧,那也没见谁到了青春期还抱着老妈母乳喂养,长到一米六七,鞋号比老妈都大了,还主动且享受地和父母同床共枕(住房条件恶劣除外)。

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一方面是指生活环境当中让你藏点青春期小秘密的物理空间,一方面是指自己学习承担责任、掌握社交技巧的心理空间。如果没有这个空间,就算你有200以上的智商,也会成为一个生活白痴。

这个留白空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是必须的,否则我们就会成为听话这个好品质掩盖下的窝囊度。这样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基本.上对社会不会有太大贡献,而且会对家庭保持高度依恋,直至父母发现自己成为被啃族。

同样,这个留白空间在我们成人之后的爱情世界中也是必须存在的。这不是为了让你给对方留下一个出去鬼混的空间,不要混淆概念,这是让你给对方留下一个压力释放的空间。这个压力或许来源于审美疲惫,或许来源于人际压力。

爱情不是牺牲

曾经一个妻子在某个聚会前将自己从头发到指甲武装一新,她向在一旁百无聊赖地翻书等候的丈夫:“亲爱的,我在你眼中还是那么美吗?

丈夫用眼角瞟了一下妻子,对她说:“应该美吧,但我感觉不明显。我们夫妻十年,别说你了,就算嫦娥让我看十年我也觉得她就是一个女人而已。”

相信你看了这句话应该不会认为丈夫觉得嫦娥不够美,而是我们的视觉器官或者味觉器官在经受了一种物体的反复刺激之后,对这个物体不论以什么形式或者包装出现都不会显得惊讶。一块酱豆腐不论用盘子装还是用碗盛,抑或改名为“清粥料理”,它还是酱豆腐,困难时期,或者鱼翅粉丝儿吃腻了的时候还可以用一下,天天给你窝头酱豆腐,你要是还能够发自内心地赞美,那你就属于某些机构的研究对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