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中白合作:新發展、新前景

論壇|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進中白合作:新發展、新前景

10月15—16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白合作與人文交流論壇“‘一帶一路’與中白合作:新發展、新前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舉行。

  • 中白合作亮點紛呈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秘書長韓大川表示,2018年對中白兩國來說是重要的歷史節點,既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週年,也是中白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建立五週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始終重視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等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和務實合作。2015年5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白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在兩國元首的見證下,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簽署合作協議,決定設立中白論壇,由雙方輪流舉辦。本屆論壇的宗旨是及時總結“一帶一路”框架下中白務實合作的豐碩成果和寶貴經驗,推動對“一帶一路”建設、中白合作等具有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問題的深入研究,為中白合作深入發展建言獻策,促進兩國關係的全面、健康、穩定發展。白俄羅斯是“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積極參與者,較早與中國簽署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議定書和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措施清單。2018年,白俄羅斯加入了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中國是白俄羅斯主要貿易伙伴。近年來,白俄羅斯不斷簡化針對中國公民的簽證手續,對於促進雙方人文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副主席卡扎克維奇認為,“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有利於發展中白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而且有利於深化國際合作,讓各國人民在和平發展中實現共同繁榮。

談到此次論壇舉辦的背景時,白俄羅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魯德提出,此次論壇恰逢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社會科學和人文交流越來越得到關注和重視。他高度評價中白關係,並總結了2018年雙邊合作的亮點:旅遊合作快速發展、高層互訪增多、白方對華出口取得突破。他建議兩國政府為人文交流創造更好的條件和環境,加強兩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者間的學術聯繫。魯德認為,兩國學者應進行前瞻性研究合作,共同制定應對威脅與挑戰的方案,為兩國政府建言獻策。

  • 加強各領域交流溝通

與會學者圍繞中白合作的新機遇、“一帶一路”建設與中白合作、中白經貿合作等議題進行了討論。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孫壯志看來,上合組織擴大了中國和白俄羅斯合作的空間。作為上合組織觀察員國的白俄羅斯,雖然與中國相距遙遠,但通過上合組織框架內的交通運輸合作,中白之間路路暢通。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是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目標之一。上合組織為中白擴大貿易、投資合作創造了很好的條件,有助於消除貿易壁壘。利用上合組織的會晤機制、合作機制、對話機制和平臺,中白兩國可以推動各個領域、各個層次的合作,也能更好地落實雙方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各種合作項目。

針對中白合作的現狀,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會長李永全認為,人才缺乏成為目前中白合作的短板。今後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究、翻譯中白雙方政策文件的力度,為深化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互相信任是雙方發展戰略對接的前提,因此要進一步加強中白兩國各領域的交流溝通。他提出,中白兩國應直面雙方在務實合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協商加以解決,推動兩國合作水平穩步提升。

  • 促進貿易平衡

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鬍必亮用“三個對接”概括中白合作在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方面的特殊價值和意義。第一,中白合作可以促進歐洲經濟和亞洲經濟的對接。白俄羅斯是歐亞之間的橋樑,如果沒有白俄羅斯的加入,歐亞經濟的對接將非常困難。第二,中白合作有利於促進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第三,中白合作促進了中國國際產能合作與白俄羅斯工業化進程的對接。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趙會榮建議,中白雙方應共同努力促進貿易平衡和貿易結構的多元化。2018年11月,中國商務部將在上海舉行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白方可以通過此平臺充分展示特色商品,開拓中國消費市場。中白雙方需要與歐亞經濟聯盟成員國及歐盟圍繞貨物貿易和減免關稅,進行溝通與談判,為中白工業園入駐企業的商品進入歐亞經濟聯盟及歐盟的市場創造便利條件。

此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和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聯合承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