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2018国庆黄金周刚过,数据显示,国庆国内游客和旅游收入增速均创近10年新低。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和假期分布有关,同时也受限于三四年前就已开始显现的国庆假期旅游设施接待瓶颈。

此外,根据携程和驴妈妈的数据不难看出,出境游增长强劲,增幅超过10%,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客流。

此外,国庆档电影票房跌幅超过2成。

国庆游增速十年来首次双位数以下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18年国庆节长假七天,国内接待游客7.26亿人次,同比增长9.4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990.8亿元,同比增长9.04%。对比2017年国庆游客、收入增长分别12.0%/14.0%,2016年国庆游客、收入增长分别12.8%/14.4%放缓严重。国庆国内游客和收入增速均创近10年新低,也是首次降至10%以下。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2018年旅游出行人次总体放缓,中信证券认为主要原因之一和假期分布有关系。2017年中秋、国庆连休拉长出行安排周期,如7天假期中一般10月6日即开始呈现明显返程、而8天假期时10月7日才会体现,1天的错时对7天的同比数据影响会比较大。二是国庆假期旅游设施接待瓶颈3、4年前已经开始显现,假期出游体验差,而居民消费升级对体验要求提升造成假期旅游消费已趋于理性。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出境游保持强劲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国内游的旅客。根据携程的预订数据:预计国庆出境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0%;一是上海、北京、深圳的地方口岸的出入境数据(机场口岸国际旅客占比上海+北京约一半):北京口岸9月30日至10月6日出境25.0万人次,同比下降5.9%,其中,大陆居民出境19.7万人次,同比下降3.8%;上海口岸10月1日至7日下午16时出境39万余人次,2017年10月1日至8日出境43.3万人次、2016年7天出境39.6万人次;深圳边检总站10月1日至7日下午4时共查验出入境人员526.9万人次。结合来看,2018年国庆出境旅游增长同口径看比较景气。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携程数据显示,日本首次成为首选地,泰国位居第二、中国香港排在第三位。根据众信旅游此前反馈,第三季度东南亚预定量受到泰国沉船事件影响小幅下滑,但综合短线出境游的替代效应,游客被迅速分流至日韩等地区,同时长线产品价格亦有10%左右提升。

自然景区门票普降,5A景区降幅20%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国庆国内人均消费825元,同比略降,也为历史上首次。中信证券认为主要和各景区门票调降价格有关,总体花费基本稳定。

国家发改委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各地已出台实施或发文向社会公布了981个国有景区免费开放或降价措施(免费开放74个,降价907个)。其中5A级景区降价159个,降幅均在20%左右。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黄金周前完成降价、景区游客量增长较好,但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黄山景区共接待游客18.96万人,增长10.38%;门票收入3061万元,下滑11.0%。九华山共接待28.2万人,下降8.2%,门票收入2494万元,下滑15.2%。武陵源核心景区一次性进入19.5万人,增长16.6%。峨眉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4.3万人,下滑0.18%。

而总体来看今年和往年假日市场变化不大:新型景区、休闲度假型景区客流增长相对强劲,城市周边游、自驾游火爆;出境游目的地选择趋于多元化。

携程发布国内周边游总结报告:国庆7天周边游呈明显增长趋势,同比去年增长超过50%。国庆期间,江浙沪地区是全国周边游群体中的主力军,占比超过总人次的50%,其中尤以上海、杭州、苏州三地市民为最。此外,北京、广州、武汉、南京、西安、厦门等地的周边游同样火爆。以北京为例,前往天津、密云、北戴河等地的游玩3-5天的市民不在少数,而珠三角等地的旅客,则纷纷将目的地选择了广州和珠海的长隆乐园。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驴妈妈旅游网数据显示,华东、华北、华南等区域的旅游景区最热门。黄山风景区、北京欢乐谷、秦岭野生动物园、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圆明园等景区,游玩人次排名前列。二人、三人同行是国庆出游主流,其中周边游占比在80.6%,长线游占比为19.4%;选择3-5天出游的人群最多,其次为1-2天的短途周边游。

2018年国庆黄金周旅游数据现增速拐点,部分数据下滑

湖北的部分4A景区游客量增长明显,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低,比如巴东的巴人河女人谷、宜都的九凤谷、宜昌的海底世界都比去年国庆节的客流量翻了一倍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