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從立秋開始丹桂、金桂、銀桂、秋桂……種種桂花就開始飄香1,到了中秋時分,花香已十分。《瓶史月表》說(黃曆)八月花盟主是,丹桂、木樨。木樨就是桂花,也叫木犀。

桂花香.桂花雨.桂花饌

春蘭、秋桂常飄香。黃曆八月的別稱就是“桂月”,沒聽過桂花名的人應該不多見。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狀卷中》記載桂“生必以高山之巔,冬夏常青”。桂花非常細緻小巧,不與百花爭豔,然而她的香氣溫潤慰貼,厚厚的肉質花瓣鬱郁香散十里,自然而然戴上了花盟“桂冠”。桂花香展開來的飲食文化非常“多滋”多彩,成了中華民俗文化中的煥採。

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在古老中國,人們很早就懂得善用桂花的滋味,公元前《禮記‧檀弓》記載曾子說利用姜、桂之滋來提振精神“……草木之滋焉,以為姜(姜)桂之謂也。”《說文解字》就說“桂:江南木,百藥之長”。因此,中華食尚中發展出桂花釀、桂花露、桂花糕、桂花茶、桂花月餅、桂花蜜、桂花釀湯圓……等等的“桂花美饌”,到了中秋時節更是引起人品味的鄉愁,讓人食指大動。

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採桂花用來作飲食、作香露要及時,就像古人詩吟“花開堪折直須折”,花開滿枝就要折,等到桂花落地,香氣就遜了。最常見的採法,就是“搖桂”。地上鋪上臺布承接,把樹搖落點點桂花香,落下的桂花宛然陣陣桂花雨。桂花雨是孩子們的一場遊戲一場中秋夢。鮮採下的桂花供佛壇前,花香伴著檀香,隱隱約約有著神仙世界的召喚。秋月千里系相思,折桂思君,也讓人搖起記憶中沉澱的相思。

桂子落秋月

中秋明月夜,桂花有“花中月老”之稱,牽繫了中秋和月亮兩廂。詩仙李白唱“桂子落秋月”2、詩神蘇軾說“月裡仙人親手植”3,在他們的詩歌中連繫了中秋明月和桂樹的典故。

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桂子落秋月”在唐宋人的詩中常見,傳說在明月皎潔的中秋夜,可能從月中落下桂子。白居易難忘杭州風月,《憶江南》5深印著“山寺月中尋桂子”的記憶;唐人宋之問《靈隱寺》詩有這一句“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杭州靈隱山多桂樹,靈隱寺中僧人說是“月中種”的,在中秋夜,往往有桂子從天而墜,寺僧也曾經拾得。

這樣神隱的中秋月桂子,歷史記載說並不是唯一。明代禮部尚書朱國禎(公元1557年-1632年)的《湧幢小品》有“桂子落秋月”記載。說南宋紹定年間(公元1228年-1233 年)詩人舒嶽祥在中秋月讀書,那夜月色非常明潔,舒突然聽到屋瓦上撒起冰雹的聲音。他祖父開門查看,然後說“此月中桂子”。朱國禎並以自身經驗相印證,某年中秋夜他在天台山中曾遇到月中落桂子,還叫隨身童子撿了二升。

月中桂子長得什麼模樣?是什麼滋味?有什麼作用?朱國禎都記載得很清楚。桂子大小如豫章子,無皮、中間有仁,顏色如白玉帶有雀卵紋,咀嚼出芝麻氣味。作枕頭清芬襲人。散落在磚縫間的桂子只要十天就長成樹,子葉柔長,冬天仍然勁秀不凋。

杭州是賞桂的佳所。《杭州府志》也有類似的記載,宋代僧人遵式序在天聖辛卯年的八月十五夜,遇到天降桂子好像下桂子雨,大如豆、圓如珠,有白、黃、黑各色,帶有辛味。這些傳說中的中秋夜落的桂子都是具有神力一般,一種即活。

吳剛斫桂

傳說“吳剛斫桂”故事中那棵巨大桂樹也是帶有超凡的“神力”。

西漢《淮南子》就記載了“月中有桂樹”一說(據《太平御覽》引)。唐代著作《酉陽雜俎》卷一〈天咫篇〉4也記敘了吳剛斫桂的故事。那棵月中桂樹高達五百丈並且很奇妙,任人即砍即合。任憑吳剛怎地砍斫,桂樹始終屹立不搖,並且絲毫無損。

據傳吳剛是一位學仙術的修行人,可是修道之心不堅定,常常偷懶,三天捕魚兩天曬網,因而被他的師父處罰。其實,師父是為了磨鍊他的心志、克服他修煉路上的障礙,所以“罰”他砍斫桂樹。那棵桂樹不是普普通通的樹,它具有一種迅速再生的能力。吳剛斫呀斫,斫累了,休息一下下,這一下桂樹就複合了。千百年來,吳剛所作的功,都前功盡棄,桂樹仍然完好如初。吳剛因為“無剛”,斫桂用力不少、吃苦不少,始終不能克竟其功;另方面,人們也見識了桂樹的“神力”。

中秋月皎皎 花中月老桂花雨

桂林高潔

在華夏文明中稱頌桂樹的淵源久遠。在兩漢時代盛讚桂樹,從兩漢時代的樂府歌曲、詩賦中可以見到一斑。在兩漢樂府詩中有桂船、桂旗6,都是以桂樹歌頌高貴雅潔的品格。

桂樹之名從古傳到今,從精神領域到飲食世界,桂樹的高潔、桂花的馥郁往往令人神馳、令人嚮往、令人回味。桂樹的生長的“神力”又有何樹能超越呢?桂花摘得“桂冠”,果然名不虛傳。@*#

~參注~

注1:有一種四季桂,花初開微黃,後漸轉為白色,香味淡,葉圓又大又密,花甚少但四季長開。

注2:《李太白全集》卷十六〈送崔十二遊天竺寺〉

注3:《蘇軾詩集》卷八〈遊道場山何山〉

注4:《酉陽雜俎》卷一〈天咫篇〉:“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

注5:《江南憶》:“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遊。”

注6:“桂樹為君船”(《上陵》),“辛夷車駕結桂旗”(《陌上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