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馬八兒王國《馬可·波羅遊記三》下

再談馬八兒王國

馬八兒境內的土人,除了在腰部圍一塊布外,常常赤身裸體地出外行走。

國王身上所圍的布片也並不比其他人多,只是他所用的布質量較好,並佩有各種裝飾品,如價值連城的寶石、藍寶石、綠寶石和紅寶石等。他還將一條精緻的絲帶戴在脖子上,一直垂到胸部,絲帶上串著一百零四顆美麗的珍珠和紅寶石。這個特別的數目主要是出於宗教原因。那兒的宗教規定,為了表示對諸神的敬重,每天必須將一句祈禱文來回重複一百零四次,這從他們祖先就開始嚴格執行了。那句祈禱文是“pacauca,pacanca,pacauca”,他們每天都要重複一百零四次。國王的每條手臂上都帶著三個金鐲子,鐲子上飾有珍珠和寶石,腿上三個不同的部位也帶著三根裝飾相同的金箍。同時他的腳趾和手指也帶有價值不菲的環飾。這個君主擁有這麼多美麗的寶石和珍珠飾品,而且都產自自己的國內,這的確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該君王至少有五百名妻妾。每當他看見一個頗有姿色的女子,就立即宣佈要娶她為妻,最後他甚至把自己兄弟的妻子也佔有了。他的兄弟是一個謹小慎微,同時又很明白人情世故的人,經人勸說後,也就不敢張揚此事了。

這個君主豢養著許多貼身武士,叫作“陛下陽世陰間的忠僕”。這些武士不僅在君王坐朝時替他護衛,在君王外出遊獵時,也騎馬在旁警戒,總之無論什麼場合,他們都陪在君王左右。這些武士在全國各地都有很龐大的勢力,當君王死後,屍體舉行火葬時,這些武士又全部自行投入火中與君王屍體一同火化。這樣,他們在陰世又可以陪伴主人了。

此地流傳著這樣一個風俗。當一個君王死後,繼承他王位的兒子並不希望享有他的財產,如果新君佔據了先王的財富,那麼他一定會認為這是對自己統治能力的汙辱,因為他自己擁有和父親一樣大的國家,卻不能像父親那樣白手起家。據說因為這個原因,歷代君王都拼命搜刮財寶,為自己積蓄了巨大的財富。該國國內不出產馬匹,現在的君主和他的三個兄弟每年花鉅款向外國商人購買駿馬。因此,商人只要將馬運到這裡,就可獲得巨大利潤。商人們有時一次輸入五千匹馬,每匹馬可賣到五百金薩吉即一百銀馬克,但這些馬一年內活下來的還不到三百匹。我認為這裡的氣候不適合馬匹的生活,所以難以飼養存活。這裡給馬吃的飼料是穀米和肉的混合物。該國除水稻外,不出產其它穀物。一匹軀體碩大的種馬和一匹美麗的母馬交配,卻只能生下畸形的馬駒,馬腿彎曲,不能訓練成為駿馬使用。

這裡還流行一種奇異的風俗,當一個人犯了罪,被判死刑後,到該執行的時侯,如果他宣佈,自己因為尊敬某個特別偶像而願作犧牲,則他的親友便馬上把他放入一頂轎子中,並給他十二把鋒利的短刀。然後抬著他來到城裡,並大聲宣佈這個勇敢的人因為狂熱的崇拜某個偶像,而自願獻身。到達行刑地點,該人就抓起兩把短刀,叫道:“我為崇敬這個偶像願捨身而死”,說完就把刀猛地刺入大腿,每邊一把,隨後再刺入手臂中,也是每臂一把,又刺入腹部兩把,胸部兩把。就這樣把十一把刀插入身體各個部分。並且每刺一次,就將上面的話重複一遍。然後將最後一把刀刺入心口,隨即倒地身亡。當這一幕結束後,他的親友便愉快地大聲呼喊,並將他的屍體進行火葬,而他的妻子為對自己的丈夫表示忠忱的敬意,也投身火海,與他一同焚化。凡是表現這種決心的婦女都大受社會的讚揚,反之如果畏縮不前,則要被蔑視和辱罵。

這個王國大部分崇拜偶像的居民,對牛也特別尊敬,沒有任何人會受引誘而吃牛肉。但有一個叫加阿艾的特殊部落,可以允許吃牛肉。但他們不敢殺牛,只是在發現牛屍時(無論是自然死亡或非自然死亡),才能取來食之。

該國所有的人都用牛屎刷房子。他們平時都坐在鋪在地上的氈子上,問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坐,他們回答說:“在地上能佔一席之地是光榮的。我們從土地中誕生,又將回歸入土;沒有人不對大地表示充分的敬意,更不該有人輕視它。”該國的人是殺死聖徒托馬斯的兇手的後裔,因此這些人都沒有福氣踏入聖托馬斯的墓地。即使使用十個人的力量將某個人的屍體送到那個墳場,他們也無法把他的屍體保存在那裡,因為聖托馬斯的屍體,具有超自然的力量,不允許自己仇人的後裔與自己為伴。

該國居民作戰時,使用的武器是矛和盾,但不穿鎧甲,是一群不勇敢的士兵。他們從不宰殺家畜和其它任何動物來作食品。當他們想吃羊肉或其它動物的肉時,就請不受同一個教律與風俗約束的薩拉森人代為操刀。

這裡的男女每天洗兩次澡,早晨一次,晚上一次。如果不舉行這樣的洗禮,他們就不吃不喝。所有忽視這種禮儀的人,都必定被視為異教徒。他們吃飯時只用右手,左手是從來不接觸食物的。凡是清潔和精細的工作他們都用右手來做,至於左手只做一些不清潔、不應當而又必須要做的事,如清洗陰部。他們用一種特別的容器喝東西,且各自分開,絕不混用。當他們喝東西時,絕不把容器放在嘴邊,而是高舉過頭,把汁液倒入口中。總之,絕對不讓容器與嘴唇接觸。當他們邀請一個外人飲酒時,即使他沒有帶容器,他們也不會把自己的容器遞給他,而是把酒或其它飲料倒入他的手中,讓他用兩手為杯來飲取。

這個國家的罪犯是要受到法律嚴厲的懲罰的。例如,對付欠債者,有這樣一種辦法。如果債主屢次討還,而欠債者每次都假意承諾推諉,則債主可在地上劃一個圈將欠債者圍住,藉此把他扣押起來。除非他還債或請人擔保以滿足債主的要求,不然就不能離開圈子。如果他企圖逃跑,那就侵犯了法律,將會受到死刑的懲罰。

馬可·波羅在回國的途中,碰巧在這裡親見目睹了一起典型的案例。該國國王欠了某外國商人一筆錢,雖然屢次催討,但他總是拖欠不還。有一次,國王騎馬在路上行走,那個商人趁機劃了一個圈子圍住了國王和他的馬。當國王發覺後,立刻勒馬止步,不敢前進,直到最後他滿足了商人的要求,才繼續前進。旁觀的人看到了這件事,都十分驚異,紛紛讚歎國王如何嚴格地遵守法律,是多麼公正啊!

居民從不喝葡萄釀製的酒。一個人如果被發現喝了葡萄酒,就會被看作是個卑鄙小人,他的證詞也從此不被法庭相信。時常出海的人也同樣受到人們的偏見,因為人們認為他們是一夥貪財的傢伙,他們的證言也同樣不被法庭接受。然而對於追求下流的肉慾他們卻不認為是一種罪惡。

這個國家氣候十分炎熱,居民全都赤身裸體。除了六、七、八三個月份以外,其它時間都不下雨。如果不是這三個月中的雨水使氣候涼快些的話,恐怕人們都無法在此生存。

該國有許多人精通相術,這項科學是講人的性格品質的知識,可以指出人們是向善或向惡。不論男人或女人,一看外表,立刻就可以識別該人的品質。一些相術師認為,某人遇到不同的禽獸,也就意味著將發生不同的事件。這些人對於鳥類的飛行,比世界上其它任何事情都要關心:因為他們從這裡可以預知福禍。他們認定在每個星期的每一天中,都有一個不吉利的鐘點。此時他們既不做買賣,也不做其它任何事。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時刻將萬事無成。他們判斷每日的鐘點,是以一個人直立時影子的長短為準的。

當一個嬰兒出生時,無論是男是女,父母都將這一天記錄下來,即把年、月、日、時記錄下來。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孩子一生中的所有行動都將由星宿決定。當兒子長到十三歲時,他們就讓他自立為生,同時給他二十至二十四個銀幣,不准他再作父親家中的一員。他們認為,靠這些資助,兒子可以做點生意,並從中獲利來養活自己。這些孩子整天四處奔波,在一個地方買一件東西,再拿到另一個地方去賣。他們在撈取珍珠的季節常雲集在海灘上,按照自己的財力,向漁夫或其他人購買五、六個或更多的珍珠,然後送到商人那裡——這些人因為害怕太陽的炙熱,而待在家中不敢外出——並且說:“這些珍珠是我花了錢買的,請按您的正常判斷,給我一個合理的利潤吧。”於是,商人就在他們的買價之外再加上一點利潤。這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又連續不斷地做著其它生意,慢慢成為精明絕頂的小商販。當白天的生意結束後,他們將自己的食物帶到母親那裡煮食,但決不吃父親花錢所買的東西。

不但在這個王國,而且在全印度,除了天鵝酷似我們國家的以外,其它所有禽獸都與我們國家的不同。這裡的蝙蝠有的大如兀鷹,而兀鷹則黑如烏鴉,並且比我們國家的兀鷹大得多。它們飛行迅速,捕捉獵物從不落空。

這時的每個廟宇中都有許多偶像,它們的體態分男、女兩種。做父母的將自己的女兒從小時起就奉獻給這些偶像。從此以後,祭司們就希望她們隨時按自己的要求參加供奉偶像的活動。在這種場合中,她們來到廟中,唱歌奏樂,參加慶祝。此類的青年女子極多,並已形成龐大的隊伍。每星期,她們有好幾次要送食物去祭祀自己所供奉的偶像,為的是讓這些偶像分享這些食物。她們把食物擺在偶像前面的桌子上,保持一個時辰。她們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地唱歌、跳舞,並作出各種各樣的動作,大約持續一個有身份的人在便餐中所需要的時間。接著,她們就宣佈神靈對於她們所供奉的食物已經享用完畢了,於是她們便圍著偶像,依次食用貢品。她們每年要舉行好幾次這樣的祭禮,直到結婚為止。

青年女子集合在一起舉行上述儀式的理由是:祭司們宣稱男神與女神不和,並且關係十分緊張。男神不肯和女神結合,甚至不願與她說話。如果不採取某種措施來恢復他們之間的和平與安寧,則廟中的一切事情都會因為缺少神靈的保佑而一敗不可收拾。因此他們希望女孩子們在赤身露體中——僅腰上圍一塊布——用歌舞來挑逗男女神靈,他們相信這樣的做法就會使男神喜歡與女神結合。

土人們使用一種輕便的、設計巧妙之極的藤製的吊床。當他們上床睡覺時,只要將繩子一拉,床上的帳子就會合攏起來。這樣既可以防止咬人極痛的塔蘭圖拉毒蜘蛛的侵入和跳蚤或其它小蟲的騷擾,同時又可以使空氣自由流通而不致悶熱。當然這種享樂僅限於有地位和富裕的人,至於下等人只能露宿街頭了。

聖托馬斯埋葬之地和它的奇蹟

光榮的殉道使徒聖托馬斯是在馬八兒遇害的,他的屍體就埋在該國境內,墳墓建在一座小城(瑪德拉斯)中。很多商人因為這裡交通不便,所以不大來此。但基督徒和薩拉森人卻大批地前來朝拜,薩拉森人視該使徒為大聖人,稱他為亞納尼亞斯,即指一個“神聖的人”。

前來朝覲的基督徒則從他被害的地方收集紅色的土塊,並十分虔誠地帶回去。後來,又常用它來表演奇蹟。如在土中加入清水,分給病人,可以治癒多種疾病。

一二八八年,這個國內一個勢力強大的男爵在收穫季節,獲得了大量穀子,卻沒有倉庫可以收藏,於是他就把聖托馬斯教堂所屬的宗教用房當作貯藏室。那些看管教堂的人不同意這種做法,他們要求男爵不要強佔該屋,因為這裡是晉謁聖墓教徒的招待所,但這個異教徒男爵卻不肯將穀物移出屋子。到了第二天夜裡,聖托馬斯在夢中向男爵顯靈了,他一手拿一把叉子,指著男爵的喉嚨說:“如果你不馬上離開你所強佔的屋子,我就讓你死於非命。”這個男爵驚恐萬狀,醒來後立即下令將穀子搬走,並當眾宣佈,自己在夢中看見了使徒。這裡每天還出現許多別的奇蹟,如治癒病人或肢體殘疾的人。

看護教堂的基督徒擁有一片出產印度堅果的小樹林,並以此為生。他們向君王的一個兄弟交稅,每日每樹交納一個銀幣。

據說,這個最神聖的使徒的死難情形如下。當他回到自己進行祈禱的隱居處時,被該國盛產的孔雀包圍了。而此時恰有加阿艾部落的一個異教徒經過這裡,沒有看見他,而向一隻雄孔雀射了一箭,不想卻擊中了聖人的腰部。聖人發現自己受了傷,僅剩下向上帝祈求寬恕的時間了,於是他就把自己的靈魂交給了上帝。這一地區的土人,膚色黝黑,但卻並非天生如此,而是後來人為染成的。他們認為黑是真正的美,因此特意用芝麻油塗擦小孩,每日三次。他們的神像也塗成黑色,而惡魔則塗成白色。他們認為一切魔鬼均為白色。他們中間崇拜牛的人上陣打仗時,將野公牛的毛帶著同行,並且把它放在馬鬃上,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毛是具有神力的,一旦帶在身旁,就可以免去一切危險。因此,這些國家的野公牛毛價格十分昂貴。

麥菲裡王國

離開馬八兒王國,向北方航行五百英里,到達麥菲裡王國。此地的居民崇拜偶像,不受其它任何國家的統治。他們以大米、魚類、肉類以及果實為生。

這個王國的山中出產金剛石。當雨季來臨的時候,水從岩石和穴洞湧出,形成猛烈的山洪。當山洪退走後,人們便去河床上尋找金剛石,而且收穫甚豐。當夏季酷熱無雨時,居民如果登到山頂上,既感到十分疲勞,又有被成群的蛇咬傷的危險。據說山頂上有很深的山谷,盡是洞穴,而且被懸崖圍繞著,但在洞中可以找到金剛石。這裡有許多鷹和白鶴,它們因為喜歡吃蛇,所以常在這些懸崖上面築巢。尋找金剛石的人就站在靠近洞口的地方,將大肉塊投下山谷,鷹和白鶴就跟著飛下去,將肉塊叼到山頂。這些人就立刻爬上去,將這些鳥兒趕開,搶回肉塊,這時就會發現上面粘著金剛石,如果鷹已經將肉塊吞下肚去,他們就守在它夜晚休息的地方,到第二天早晨就會發現這些寶石夾在鷹所留下的糞便中。但大家不要認為那些優質的金剛石落入了基督徒手中,其實,這些金剛石都被獻給了大汗和那個國家的君王及其他首領。

這個國家所織的棉布是印度所有地方中最為精緻的。居民們擁有大量的家畜,出產的羊是世界上最大的品種,此外,各種食物也十分充足。

拉爾王國

離開光榮的聖托馬斯的長眠之地,向西進發,到達的是拉爾王國,這裡是遍佈全印度的布那明人的發源地。

布那明人是世界上最優秀、最可敬的商人。沒有一件事,哪怕是威脅他們性命的事,可以迫使他們說假話。他們十分痛恨欺詐或強取別人的貨物的行為,他們也同樣具有以一夫一妻為榮的美德。如果某個外國商人不熟悉這個國家的習慣,而與他們中的某人相識而後又將商品委託他照管,則此人必會精心為貨主管理經營,小心地照顧他的利益,但卻從不索取任何酬勞。不過,貨主總會給他一定的報酬。

他們雖然也吃肉,並喝國內釀製的酒,但自己卻並不宰殺任何動物,而只是從回教徒手中購買肉類。布那明人有一種標記可作為他們的特點,那就是用一根粗棉繩,繞過肩膀,穿過腋下,最後綁在前胸和後背。

該國君王極為富有,並且非常有權威。他喜歡收集珍珠和昂貴的寶石。當來自馬八兒的商人將上等珍品獻給他時,他就會按這些商人的定價加倍付給金錢。正是由於這種可信和慷慨,使國王從這些商人那裡得到了許多美麗絕倫的寶石。

這裡的人民是虔誠的偶像崇拜者,很注意各種表徵和預兆。當他們要購買貨物時,一定先觀察自己的身體在太陽底下所投的影子的大小,若影子與身體大小相符,則當天就必須做成這項買賣。

還有一點,當他們來到某個店中要買東西時,如果看到一隻塔蘭圖拉毒蜘蛛——這是很多的——便會根據這個毒蜘蛛出現的方向來決定自己下一步該做什麼。當他們出門時,如果聽見有人打噴嚏,便會立即轉身回屋,待在家裡絕不出門。

他們在飲食方面很有節制,所以都能活到很大的年紀。為了保護牙齒,他們經常嚼某種特別的植物,同時該植物又能促進消化,有助於身體健康。

這個地方的土人中,有一種叫丘蓋的人,他們以宗教作為生活的全部內容。他們為了向神明表示崇敬,所以就過著一種儉樸的生活。他們赤身露體,對身體的任何部位都不加遮掩。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既然是赤條條地來到世間,那就應該赤條條地活在世上,所以這並不算羞恥。至於所謂不可見人的地方,他們認為自己並沒有崇拜肉慾的罪過,所以暴露出來也沒有什麼。

居民們還十分崇拜牛,經常拿一個鍍金的小銅牛或其它金屬的小牛像放在自己的額頭上。他們還將牛骨焚化,研成粉末,製成膏藥,恭恭敬敬地塗在全身各個部位。如果他們遇到某人,並誠心地想保佑他,便會將一帖配製好的上述的牛骨粉塗在他的前額中央。

他們從不傷害任何動物,哪怕是一隻蒼蠅、一個跳蚤或一隻蝨子。因為他們相信,這些東西都是有靈魂的。至於吃動物的肉則被他們視為一種殘暴的行為。他們即使對於蔬菜、草類和球根,也要等到它們枯萎了才敢食用。因為他們同樣認為這些東西也是有靈性的。他們從不用調羹或碟子,而是把食物鋪在亞當蘋果樹的幹葉上,這種蘋果還被稱為天堂的蘋果。他們都非常長壽,有些人甚至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他們雖然睡的是沒有鋪墊的土地,卻享有了健康的快樂,這些必須歸功於節制和貞潔兩點。他們死後,屍體實行火葬,目的是避免屍體生蟲。因為他們認為這蟲最終也會死去,而屍體靈魂必定要承擔使這些蟲死亡的罪過。

喀爾城

喀爾是一個大城,受亞斯提爾(astiar)的統治。他是四兄弟——馬八兒國的諸王——中的一人,擁有大量黃金和寶石,並把國家冶理得十分和平安寧。因此,這裡成了外國商人的安樂之所,他們都受到了君主的良好招待。一切來自西方——如忽裡模子、契斯提、亞丁和阿拉伯許多地方——的船舶裝載著貨物與馬匹,都將這個便於經商的港埠作為貿易之所。君主所養的美女不下三百人。

城中所有人民和印度的土人一樣,習慣口中含著一種叫坦比尤爾(檳榔)的葉子。他們之所以如此,一半是由於習慣,一半是由於這種葉子所給予他們的樂趣。他們在咀嚼此物時,不時吐出因此而產生的唾液。顯貴們所吃的葉子是用樟腦和其它香料製成的,其中摻有生石灰。有人告訴我,此物十分有利健康。如果有人要以極粗野極輕蔑的態度侮辱另一個人,那他就會把這種咀嚼過的葉子和口水吐在這個人的臉上。這時受辱的人會急忙跑到君主面前,陳述他受辱的情形,並要求以決鬥解決這場爭端。君主於是供給雙方武器,即一把劍和一面小盾。所有人都來觀戰,格鬥要到其中一人死去才告終止。不過在決鬥中禁止用劍的尖端來傷人。

科拉姆王國

離開馬八兒,向西南行五百英里,到達科拉姆王國。有許多基督教徒和猶太人寄居在這裡,並保持了自己的語言。它的君主不隸屬任何國家。

這裡出產優質的染木,又盛產胡椒。這兩樣東西只產在森林和農莊中。胡椒的收穫季節是五、六、七月,出產此物的藤本植物是在種植園裡栽培的。這個地方還出產大量品質優良的藍靛。這種藍靛是從某種草本植物中提取的,其方法是,先將這種植物連根拔出,接著放在水桶中讓其腐爛,然後再擠出草汁,並將汁液放在太陽下晾曬,蒸發,使其變成糊狀,最後等它凝固後再切成我們平常所見的那種小塊。

這裡有幾個月時間天氣炎熱異常,使人幾乎不能忍受。不過世界各地——如蠻子和阿拉伯王國——的商人為了獲取鉅額利潤,都雲集在此,輸入各種商品,並運回所需貨物。

這裡有許多動物與其它地方的動物不同,如全身烏黑的老虎,品種繁多的鸚鵡一類的鳥雀,這些鳥雀中有些羽毛潔白如雪,但腳和嘴卻紅豔異常;有些羽毛則是紅藍相間,還有一些鳥個頭嬌小。這裡的雄孔雀比我們國家的更美麗更肥大,外形也不一樣。就是家禽也別具一種特別的形態。果實方面,據考察也是有差別的。據說,這種差別主要是此地氣候酷熱所致。酒是用一種棕櫚樹所產的糖釀製而成的,品質上佳,比葡萄酒更易醉人。居民擁有品種繁多的食品並且數量十分豐富。不過穀類卻只有稻米,但數量也很巨大。居民中間有許多優秀的占星家和醫生。

所有的人,不論男女,膚色都是黑的,除了身體前面纏著一塊布外,全身都裸露在外。他們都十分淫蕩好色,甚至連自己的親屬,如表姊妹和死去兄弟的寡婦都可娶來作妻。但有人告訴我,印度各地的風俗俱是如此。

科馬利

科馬利是一個省份。在爪哇看不見的部分大熊星座,在此處三十英里內卻可以看見,並且幾乎高出地平線有一肘尺。國中已開墾的土地不多,大部分地區還被森林覆蓋著。森林裡面有各種野獸,其中無尾猿特別多,它的形態及個頭與人類相近。還有長尾猴,就個頭講,與前者差異很大。此外,老虎、豹子在這裡也是很多見的。

德里王國

離開科馬利省,向西走三百英里,到達德里王國。這個王國有自己的君主和特殊的語言,它並不向任何國家納貢。人民崇拜偶像。國內沒有停船的港灣,但有一條大河,船舶可安全出入。

這個國家的優勢不在居民的眾多,也不在他們的勇敢,而在於進入國境必須經過的險峻的關隘,這種關隘幾乎使仇敵無法侵入。

這個國家出產大量的胡椒和姜,還有許多其它的香料。如果有一艘本不想靠岸的船,偶然被趕入河口,居民就會扣押該船,沒收船中的一切貨物,並且說道:“你們本來是要到別的地方去的,但我們的神引導你們前來,為的就是讓我們領取你們的財產。”從蠻子省來的船,只在天氣晴朗的季節才到這裡,併力求在一週內——如果可能的話,時間還要少些——載貨回去。因為他們雖然自備堅木和錨足以抵抗狂風,但沿河的沙岸常會使船遇到各種危險。該國是老虎和其它許多兇猛野獸的聚集之所。

馬拉巴

馬拉巴是大印度一個幅員遼闊的王國,位於西部,我們不妨講講這個國家的奇聞軼事。該國人民受自己君主的統治——這個君主並不臣屬於其它任何國家——並有自己的特殊語言。

在這個國家,北斗星高出地平線兩尋。這裡也和距此不遠的古者拉特王國一樣,有無數的海盜。他們每年乘一百艘以上的小船出沒海中,搶劫經過的一切商船。他們將自己的妻子兒女——不論大小——都帶到船上,在整個夏季的航行中伴隨他們生活。他們為防備商船漏網,在每五英里的距離中停船一艘,這樣有二十艘船就可佔據一百英里的海面。當其中的一條船看見商船出現時,立即點火或放煙通知同夥,於是各船集合在一起,捕捉企圖經過的商船。他們對於船員從不加以傷害,一旦將船劫走,便將船員送到岸上,讓其另尋貨船,如果這些船員再經過原路的話,可能會再次遭到搶劫。

該國出產大量的胡椒、姜、肉桂皮和印度堅果,還出產最為精緻美麗的棉布。

來自蠻子省的船載著銅作為壓船的重物。此外,還裝運金線織成的錦緞、絲、薄綢、金銀塊和馬拉巴所不產的許多種藥材,他們用這些貨物換取此處的商品。當地有些商人將上述貨物運往亞丁,再由亞丁轉運到亞歷山大港。

我們說過馬拉巴王國後,將進而描寫它的鄰國古者拉特王國。如果我們要將印度的所有城市都一一描寫的話,那麼未免過於冗長,讓人生厭。

古者拉特王國

古者拉特王國位於印度洋的西部,受自己君主的統治,使用一種特殊的語言。北斗星從這裡看,有六英里的高度。

這個國家是野蠻強悍、毫不畏死的海盜的避難所。當他們在巡航中捕獲一個旅行的商人,就馬上強迫他喝一杯海水,使他產生劇烈的腹瀉。這樣便可以發現他是否吞過珍珠或寶石。

這裡出產大量的生薑、胡椒和藍靛。棉花是產自一種高六碼的樹上,為數極多。這種樹可產棉二十年,但採自二十年樹齡的棉花不適於紡織,只能作為被褥之用。反之,採自十二年樹齡的棉花可以作薄棉布和其它非常精細的織物。

這裡製造大批的山羊皮、水牛皮、野牛皮、犀皮和其它獸皮,並用船運往阿拉伯各地銷售。床上用的罩被是用紅藍兩色的熟皮製成,非常柔軟而美麗,並用金銀線縫合,回教徒常使用這種東西。用金線織成的鳥獸形態的墊子,也是這裡的特產;它們有時賣價很高,可達六個銀馬克。這裡的刺繡比世界任何地方的都更為精美。我們現在繼續向前走,將說及卡南王國[98]。

卡南王國卡南是一個富裕遼闊的王國,位於西部。我們說它位於西部,因為馬可·波羅的行程是來自東方,他所說諸國的方向都是由他的行程決定的。

這個王國受一個君主的統治,而且不對任何國家稱臣納貢。人民為偶像崇拜者,自有一種特殊的語言。這裡不產胡椒和姜,卻產一種暗紅香料,數量極多。

有許多船舶為了裝載這種香料和其它許多物品,常常出入此地。船上也同樣裝載著許多運到印度各地出售的馬匹。

坎貝王國

坎貝是一個幅員遼闊的王國,位於西部,受一個獨立的君主的統治,自有一種特殊的語言。人民是偶像崇拜者。由於國土位於更西北方,所以看見的北斗星比前幾個國家還要高。

該國商業非常發達,大量的藍靛在此製成,棉布和毛織物也很多。有許多製造精良的皮革由此輸出,換回的是金、銀、銅、鋅。此外別無可敘之事。接下來我們將談及塞維那思王國。

塞維那思王國

塞維那思也同樣是一個位於西部的王國,居民性情溫良,是偶像崇拜者,受一個獨立君主的統治,自有一種特殊的語言。

他們以商業和製造業為生,常有大批的商人裝運商品來此易取本地的貨物。但有人告訴馬可·波羅,他們偶像廟中的祭司是世界上最殘酷的人。我們現在將說及克斯馬科蘭王國。

克斯馬科蘭王國

這是一個廣闊的國家,有自己的君主和自己的語言。有些居民是偶像崇拜者,但大部分人是回教徒。

他們以商業和製造業為生。食物是大米、小麥、肉類和乳品。這些東西的產量都很豐富。有許多商人從海陸兩道來此經商。

當人們向西北方行進時,就到達了大印度的最後一個王國。因為大印度的疆界起於馬八兒,而終於此處。我們在描寫它的時候,僅僅限於沿海岸的各省和各城市,倘若談到內陸地區則將會使本書的篇幅增加得太多。

我們現在再把印度的島嶼略微介紹一下。其中有一個叫作男人島,另一個叫作女人島。

男人島和女人島及其名稱的由來

離克斯馬科蘭約五百英里的南方大洋中有兩個島,彼此相距三十英里。一個島上住的全是男人,沒有女人同居,叫作男人島;另一個住的全是女人,沒有男人同居,叫作女人島。

這兩座島上的男女居民屬於同一民族,並且是受過洗禮的基督教徒,但他們遵守的是舊約全書的規矩。男子來女人島,只能住三個月,即三、四、五月,每個男人和自己的妻子住在一個單獨的屋子中。期滿後男人即回到男人島上去,度過一年其餘的日子,並且沒有女子作伴。

婦女則留養自己的兒子到十二歲,然後才把他們送給他們的父親。至於女兒則由她們留在家中養到結婚的年齡為止,然後將女兒們配給男人島的男子。這種生活方式是因為這裡的特殊氣候,這種氣候不允許他們長年與妻子同居,否則會有生命的危險。他們有自己的主教,該主教隸屬於索科特拉島[99]的教區。

男人播種穀物並藉此維持自己妻子的生計,但備耕和收穫工作則由婦女承擔。兩島上也同樣出產各種水果。男人以乳、肉、米、魚為食,他們都是能幹的漁夫,所捕的魚數量很大,且不論新鮮魚還是鹹魚都賣給來島的商販,但這些商販來這裡交易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取此處的特產——龍涎香。

索科特拉島

離開這些島後,向南再前進五百英里,就到達索科特拉島。這個島面積很大,生活必需品十分豐富。居民在海岸附近發現許多產自鯨魚腹內的龍涎香。由於這種東西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居民就以捕捉鯨魚為職業。他們捕鯨的方法是用一種有倒鉤的鐵叉,牢牢地刺入鯨魚體內,使它無法擺脫。鐵叉上再繫上一根長繩,繩尾綁上一個浮標,以便發現鯨魚死後所在的地方。然後居民把它拖上海岸,從它的腹內取出龍涎香,還可從它的頭部取出幾桶鯨油。

這裡的男女和前面所描寫的偶像崇拜者一樣,也是全身裸露,僅在身體的中部纏一塊薄布。他們除了稻米之外,不種其它穀物。他們以大米、肉類和乳品為生。他們信奉基督教,受過正式的洗禮,由一個大主教——世俗的和精神的——統治。這個大主教不隸屬於羅馬教皇,而是隸屬於居住在巴格達的教長。他是由教長任命的,有時也由人民民主選舉,然後由教長批准。

有許多海盜把劫來的貨物拿到這裡出售,當地人也毫無顧忌的向他們購買。因為他們認為這些都是從異教徒或薩拉森人那裡搶來的,他們購買並沒有什麼不對。所有駛往亞丁王國的船隻都會經過這裡,並在此購買大量的魚、龍涎香和當地所織造的各種棉紡織品。

這裡的居民比其它任何地方的人都更愛使用巫術和魔術,雖然他們的大主教嚴厲禁止,並因此把他們驅逐出教,但也收效甚微。如果任何一條海盜船損壞了他們的船隻,他們就一定會使用巫術把海盜鎮住,直到他們賠償損失,才能重新出海。即使遇到順風,他們也有力量改變風向,強迫海盜返回該島。

同樣,他們能夠使大海風平浪靜,或狂風大作使船隻沉沒。此外他們還可以表演其它許多神奇的本領,這裡就不再介紹了。我們將進而描述馬達加斯加島。

馬達加斯加島

離開索科特拉島,向南和西南之間航行一千英里,便到達馬達加斯加島,該島是世界上最大、最肥沃的島嶼之一,方圓近三千英里。

這裡的居民是回教徒或穆罕默德教規的信徒。他們有四個希克——在我們的語言裡是“長老”的意思——這四個希克在政府中擔任不同的職務。人民以商業和製造業為生,並出售大量的象牙。因為這裡和桑給巴爾一樣,都盛產大象,從桑給巴爾輸出的象牙也為數眾多。

居民一年四季所吃的主要食物是駱駝肉。雖然也吃其它家畜的肉,但是駱駝更受歡迎,因為它是本地肉食中最有益健康和最可口的。

森林中有許多紅檀香木,它的價格隨著產量的上升而下降了不少。此外還盛產鯨魚的龍誕香,潮水將這種東西直接衝到岸上,居民彎腰拾起便可出售。

土人捕捉老虎、豹子和其它各種動物,如赤鹿、羚羊和黃鹿以及一些鳥雀,這給了他們許多野外運動的機會。這裡的鳥與棲息在我們那種氣候中的鳥是不相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