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分到120分,小學和新初一數學有這些變化

小學階段成績再好,也就100分封頂了,而到了初中,又多了20分的提升空間。然而,小升初之後的數學,不止是分數的變化,還需要留意以下這四點:

一、數的範圍的擴充

“由自然數、分數、小數到有理數、無理數的轉變。小學階段,學習了正有理數和“0”,這些數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而且也經常用得到,可以很直觀的理解。到了初中,認識的第一個數就是“負數”,新的概念全部靠對比性來理解,需要抽象思維去理解“相反”的數。尤其是有關正負數的計算中,負號的變化讓不少學生頭疼:小學“+”“-”小學讀作加減符號,而到了初中有時候表示加減符號,有時候表示性質符號(也就是正負號),導致很多學生在“定符號”這一步最容易出現錯誤,這種錯誤也是小學解題時形成的定向思維的延續。”家家樂補習學校初中部的閆老師表示,小學僅僅進行數的計算,而初一需要先定符號,很多學生一時難以改變這種思維習慣,依然先進行數的計算,而後定符號,這是初一學習數學特別需要注意的關鍵點之一。

二、數到式的轉變

小學六年我們主要進行具體的數與數之間的運算,初一第二章就會接觸到式與式、式與數之間的運算(整式的加減),學生一看到很多字母會很懵,會有恐慌的感覺,但實際上這些說白了也是數與數之間的運算。要找出“數”與“式”之間的聯繫,在知識間架起銜接的橋樑,也就為後面很多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由算術思想到方程思想的轉變

小學應用題大部分可以用算術法來解題,計算比較簡單,與小學計算結合很深,所以這是小學解決應用題的主要方向,雖然也會學習簡易方程,但是對於簡單方程的應用題難度不高,瞭解應用即可。初一詳細學過一元一次方程後,逐漸會發現,遇到應用題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用方程來解決,而對於原先的算術思想好像忘了一樣?為什麼?因為算術思想很多題目要用“逆向思維”,而方程思想是“順向思維”,很明顯後一種更適合孩子的思維方式。這種方式會一直持續到高中,因此,這也是初一學習數學特別需要注意的關鍵點。

四、幾何由直觀到抽象

小學幾何主要進行邊長、面積的簡單計算,有公式直接代入數字即可基本解決。初中幾何在記憶大量定義、定理的基礎上,不僅要求會有簡單的計算而且會靈活運用,通過分析圖形進行大量的證明,初一的平行關係證明題只是入門,到了三角形、四邊形、菱形、正方形的證明題才是中考重、難點。

以上四點,是昆明家家樂補習學校初中數學閆老師為大家分享的寶貴經驗,如果您在閱讀完《

從100分到120分,小學和新初一數學有這些變化》一文後,還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交流。


家家樂教育立家學校初一數學招生報名進行中,9月8號開始上課,歡迎留言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