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祕笈里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好買說

“長期來看,線上某個賽道第一名大概會佔整個細分市場的60%。”經緯中國牛立雄判斷道。

“線上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力量。因為,僅僅在過去三年時間,這個領域頭部公司的營收可能漲了十倍。”真格基金合夥人鄭朝予稱。

“現在有很多大的子類都起來了,如K12學校、課外輔導,素質教育,這些都是幾千億人民幣規模的市場。”昆仲資本王鈞說道。

“根據‘教育投資九宮格’,‘中小學×輔導’市場空間比較大。”GGV執行董事於紅說道。

這是頂級股權投資人對當前教育行業機會的看法。

這個時代,沒有一種投資比教育更不計成本。對於孩子來說,《童年》歌謠描述的美好畫面已經離當今的小孩們越來越遠了,沒有上過培訓班的在班裡反而是異類。

升學的壓力、家長,小孩對於優秀教育資源的追求催發了教育行業的瘋狂發展,湧現了一批批例如新東方、好未來、尚德教育等培訓機構。與此同時,教育投資已經掀起一股浪潮。

2018年的教育行業延續了去年的火熱。根據桃李資本發佈的《2018上半年教育行業融資併購報告》顯示,截至5月20日,今年上半年在線教育領域已完成融資182起,披露金額的融資總額已達152.73億人民幣,兩項數據均遠超去年同期的水平。

“為什麼大家都想進來?因為市場實在是太大了。”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都不斷強調這一點。

教育行業的投資邏輯是什麼?未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如何?不妨聽聽大佬級VC/PE怎麼說。

01

什麼樣的教育企業值得投資?

經緯中國牛立雄:供給、營銷、技術,企業只要佔一條就能立足

投資概況

因為相繼捕獲了猿輔導、VIPKID、尚德教育、考蟲等明星項目,牛立雄已然成為教育領域最炙手可熱的投資人之一。甚至有同行將他視為“標杆”:和他判斷相左的同行以至於會面臨這樣的自我拷問:“是我看錯了,還是牛立雄看錯了?”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1、我是投了猿輔導後,對教育行業慢慢了解,然後才挖得比較深。我覺得教育是非常有潛力的,是一門好生意。今天教育培訓的市場滲透率、參培率在不斷提升,整個增量市場還在不斷增長。

2、3年之前我們在教育領域只投了5家公司,其中有四家已經是獨角獸,或者說是準獨角獸。今年我們在教育領域持續投入,僅今年上半年的投資數目已經超過去年全年。

3、很多項目我們是見過的,剔除已投項目的競爭對手我們不投,我們還是投到了很多大公司。投中的大邏輯就兩條。第一,要是大的市場。第二,要是優秀的人。

4、我們從三個角度來看教育市場,分別是供給、營銷和技術。這3條,只要佔1條,公司就能立足。如果佔2條,就算比較厲害了。如果是三條全佔,那麼未來一定會成長為一家非常大的公司。

5、互聯網的發展改變了今天的“供給”,時間上,大家學習的場景比以前更多了。另一方面,我們過去所有的營銷半徑都是基於線下學習中心的,但今天,VIPKID有6萬名的北美外教,還有現在很多K12在線教育公司,像我們投的猿輔導,有很多清北復旦交大的老師,他們都是通過互聯網將優質的師資輸送到了二線及以下的城市。空間上,地理位置的供給側變化對人們的學習方式產生了巨大變革。(關於供給)

6、過去,一些教育培訓的商業模式建立在高客單價的基礎上。今天,互聯網社交媒體的發達,尤其是微信關係鏈營銷和微博營銷,帶給公司完全不一樣的成本結構。(關於營銷)

7、今天的很多在線教育公司,大體上還是把線下場景搬到了線上,技術真正在學習效果方面的提升,還是不明顯的。但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伴隨技術越來越發達,我們堅信技術對學習效率的提升會越來越明顯。(關於技術)

真格基金合夥人鄭朝予:圍繞消費升級和科技升級發現教育獨角獸

投資概況

鄭朝予,從新東方出來後自己創業,再後來加入真格基金擔任合夥人,現在同時主管真格教育基金,人生的大半部分時間都跟教育相關,對教育創投有著獨到的見解。

鄭朝予帶領團隊投資了畫啦啦、成長保、上海一家數字在線學習平臺啊哈school、兒童成長品牌小雞叫叫以及合肥的線下機構藝朝藝夕等教育項目。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1、我們投資的教育賽道,可以說是狹義上的教育,是一個系統的學習過程,需要人去督促的,無論是平臺,還是工具,又或者說是內容,從本質上來說,這類教育項目都屬於零售服務業。在這樣一個狹義的系統化教育裡,需要人的全面的服務,才能保證最好的效果。

2、我們教育投資的一個核心與主題是,圍繞服務為中心,如何提高服務的效率以及效果,最後是否幫助用戶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最主要的策略是,圍繞這一輪消費升級和科技升級,發現教育所能發揮的作用,找到能跟隨時代發展的教育獨角獸。

3、線上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力量。因為,僅僅在過去三年時間,這個領域頭部公司的營收可能漲了十倍。例如,2014年51Talk僅有一兩千萬元的營收,但現在VIPKID是五十億、尚德是二十多億、51Talk是十多億,滬江、掌門1對1、噠噠英語也可能都有十億左右的收入。這其中,很多公司在三四年前還都不存在或者很小規模。

4、線下也在逐漸向好。一方面,有更多高勢能的人才在進入教育行業。但在若干年前,做教育企業的大多是老師出身,這很難把一個企業做起來;另一方面,線下教育也通過互聯網技術得到改造。不管是運營能力、跨地域擴張能力,還是教學與產品服務能力,都得到極大提升。

昆仲資本王鈞:教育有系統性的投資機會

《投資概況》

昆仲資本在兩年中投資了職優你(UniCareer)、歐美思、園釘、微芒(LittleLights)、博石、翰雲體育等一批教育初創企業,佔基金總項目數量的近20%。昆仲資本在前沿科技的角度關注廣義AI領域,在具體行業上關注消費創新、尤其是教育領域,因而偏愛AI技術與教育行業相結合的創業項目。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1、過去大家投消費升級,投衣食住行,投到今天自然就變成了投消費服務,尤其是教育和醫療。對很多中國家庭而言,最大的支出肯定是醫療和教育。

2、2006年、2007年就開始研究和投資教育領域,這幾年我們看得很清楚,教育是消費升級比較明確的方向。而最近兩年,教育有比較系統性的大機會。

3、整個教育市場去年大約是3萬多億。而相對市場化的民辦教育市場去年也有1.6萬億的規模。現在有很多大的子類都起來了,如K12學校、課外輔導,素質教育,這些都是幾千億人民幣規模的市場。最近K12雙語學校風起雲湧。出國和課外輔導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新東方、學而思的市值也都站上了100億美金。

4、我們在教育領域還是整個行業都在看,具體選項目的時候還是看那些產業格局變化之中的機會。

5、

對於教育企業的投資標準,我們首先關注創業者的初心和品格,尤其在教育行業,對創業者人格魅力的要求會更高。第二,我們會特別在意教育企業的基因,尤其是服務品質和品牌價值。第三,我們會關注創新點,不管是技術、用戶還是模式;最後,希望細分領域空間足夠寬廣,或者至少有很大的演進空間或者拓展空間。

GGV執行董事於紅:“教育投資九宮格”,GGV教育投資密碼

投資概況

來到GGV紀源資本五年間,於紅和團隊投出了作業幫、英語流利說、小站教育、皮皮魚少兒英語、理優1對1、小步親子以及考拉閱讀七個教育項目。在短短數年間,GGV見證了作業幫從DAU50萬到現如今的破千萬的歷程,也目睹了流利說如何一步步地獲得用戶的青睞,“搶佔”了朋友圈,甚至出現了IPO的傳聞。一系列的公式、邏輯、推理背後,是GGV的教育投資密碼。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1、今天來看,教育成為投資風口,但五年前看教育的投資人非常少。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五年前所有的電商公司都長得差不多,但是所有的教育公司都長的不一樣。

2、當時,和作業相關的教育企業就有作業盒子、一起作業、作業幫,並且三家公司的模式完全不一樣。為什麼?當時教育市場很難,大家各想各的招。今天很多模式都已經驗證了,於是創業和投資也都熱了起來。

3、我們看創業公司時主要關注“產品”和“團隊”兩個方面。產品方面,短期看需求,長期看壁壘,再往遠看市場規模,也就是這個事的受眾群有多大。團隊方面,我們傾向選擇有願景力和影響力的人。願景力指事情看得遠,胸懷大志。影響力指可以影響團隊下屬,影響供應商,影響投資人。

4、根據“教育投資九宮格”,中小學×輔導”市場空間比較大,除此之外,“中小學×練習”、“成人×教”、“兒童×教”、“成人×練習”也是非常重要的領域。練習是在線教育的突破口。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5、成功的在線教育=有特點的自由流量+以品牌為基礎的高轉化率+用戶的終生價值。

首先,要依靠內容和工具來積累真實流量。如果是買的流量,那轉化率就會很低。

其次,轉化率主要依靠品牌。品牌的考驗,又主要看兩個維度,一是時間維度,即用戶在你的產品上用了很長時間,二是結果維度,即用戶學完之後是否有收穫和進步。

最後,用戶終身價值的判斷可以參考用戶在線時長、完課率、DAU/MAU(日活/月活)、ARPU(用戶平均收入)、留存率、獲客成本等數據。(於紅認為,完課率比續費率更加重要,因為完課率能看出用戶是否真的喜歡用這個產品。)

02

未來教育行業發展趨勢

行業在輪動,細分投資賽道也可能變遷。在未來,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會如何?

經緯中國牛立雄:線上教育的潛力一定大於線下教育

1、今天的這些市場,如果只看線下,只有K12是大市場。但是,我們投資得從其它的角度來看。首先,要看得長遠,比如五六年後,這些市場的格局和規模是不是會有變化。其次,要知道將來線上教育的潛力一定大於線下教育。最後,線上的市場將是高度集中的,線下的市場則是相對分散的。

2、

和線下幾千億的分散市場相比,線上幾百億的集中市場也是比較大的。我判斷,長期來看,線上某個賽道第一名大概會佔整個細分市場的60%。

3、我們假設,一個500億的教育市場,按照線上線下五五分,線上市場是250億,第一名佔60%,就是150億的規模。對於早期vc來說,投到估值60億人民幣的項目或者10億美金的獨角獸是大家的目標。

4、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看到很多新的“大市場”,比如幼兒啟蒙、素質教育、國際學校等等。

真格基金合夥人鄭朝予:藉助互聯網,向長尾聚集的在線教育依然有機會

1、我看好在線直播教育服務、AI+教育等技術與教育的應用結合、消費升級中對於教育服務的需求變化。

2、我們認為,藉助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向長尾聚集的在線教育依然有機會;技術正逐一解決消費升級、跨地域擴張等難題。

昆仲資本王鈞:教育產業發展有三個明確趨勢

1、教育產業發展具有三個明確的趨勢:1)從線下教育為主,升級為線上教育井噴,實現線上+線下的混合發展;2)以高考作為主要出路,逐漸演變為多元化出口;3)由應試教育為主,轉變為素質教育的逐步崛起。

2、線上教育正式進入上升通道,未來各個細分品類的滲透率都將快速提升。而核心用戶的迭代事驅動當前線上教育發展的最重要動力,80/90後家長的接受度和消費力都將對線上教育發展方向具有決定性因素,線上+線下的有效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將會受到歡迎。

3、出國留學的需求與自主招生比例提升,將促進教育需求多元化的發展。同時,中西方教育優勢的有效結合,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都將會對中國傳統教育體制產生影響,從而產生對雙語/國際學校的一定需求。

4、

與應試教育由一定程度“接軌”的能力培養型教育最先受到家長認可,且未來發展迅猛,素質教育細分領域逐漸明顯。素質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更符合當前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國家也會大力倡導。

5、對於教育行業的投資,要在看似對立的矛盾體中,尋求長期發展和短期利益的平衡點,從而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

GGV執行董事於紅:0-6歲教育和知識付費是重點關注的兩個方向

1、創業公司面向受眾為中小學年齡區域從“練習”角度切入,並通過產品技術來解決現有教育痛點,是我們持續看好的重點模式。

2、未來,面向少兒、家長的教育、IT、知識付費領域,也是我們持續關注的重點方向。

3、另外,IT教育人才未來需求量會越來越高,同時也可以提高整體的邏輯思維水平。而這裡的IT教育絕不侷限於少兒編程。

好買提醒:本文版權為好買財富所有,未經許可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和發表。如有轉載需求,請在文章下方留言。


頂級VC/PE看教育行業:投資機會就藏在這份秘笈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