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貴州發布」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冬日天氣寒冷,雪花飛舞,凜冽的寒風穿山過水拂面而來,但在六盤水北部五鄉鎮之一的木果鎮木果居委會窩倮衝,不時傳出的機器焊接聲,打破了冬日的沉寂。

1月11日,在窩倮衝,佔地200畝的貴州邁躍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菌包加工基地內,大棚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該基地全面建成後,不僅能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還能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效合一”。將覆蓋全鎮1550戶貧困戶,為每戶每年增收3萬餘元。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此前,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主要依靠傳統種植和外出務工,日子一直過得不溫不火,低收入家庭大有人在。要突破這一現狀,必須在發展模式上做出改變。

去年,全省脫貧攻堅“秋季攻勢”全面打響後,木果鎮在轄內的蒿枝和海壩兩地,進行仿野生食用菌試種取得成功,一場以食用菌種植為抓手的科技扶貧戰役在木果打響。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基地建成後,我們預計每戶貧困戶發放5000棒菌包種植,平均每棒可以帶來7元的收入,每戶每年能有35000元的收入,帶動他們脫貧。”木果鎮黨委書記周鵬對未來的脫貧計劃信心滿滿:“除了種植菌包的收入,村民還可用土地流轉入股基地分紅,每年每畝400元,每一個5年遞增20%的分紅。基地全面建成後,將輻射全鎮1550戶貧困戶。”

該基地負責人金小兵介紹,食用菌適宜在5至25℃的環境裡生長,在其它地方種植食用菌,夏季還得“開空調”。六盤水年平均氣溫19℃,就算在炎熱的夏天,也能生產出優質的菌子,是種植仿野生食用菌的理想“王國”。仿野生食用菌主要種植在樹林裡,在這裡能實現自然生長,與其它地方相比,打了個“季節差”,發展優勢十分明顯。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木果鎮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65%。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種植林下食用菌提供了有利條件。老百姓種植林下食用菌主要有三筆收入,一是森林撫育修理樹木時產生的廢棄枝丫,公司以350元/噸的價格進行收購,用於菌棒原料;二是廢棄食用菌菌棒,公司以300元/噸的價格進行回收,用來製作有機肥;三是種植食用菌所得。

“成片的樹林繁茂的枝葉能起到遮陽、擋風、涵養水分的作用,適宜食用菌生長。食用菌收穫後留下的菌棒做有機肥,又能讓樹木健康成長,形成了良性循環。”周鵬道出了老百姓的循環“致富經”,免費給老百姓提供菌棒和技術服務,這裡產出的食用菌凸顯“野味”,當地人一般“吃不起”,通過公司的統一收購,將運往深圳、廣州、香港等地進行銷售。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木果鎮的食用菌採取“公司+農戶”模式進行種植,對來不及銷售的香菇加工後出售,保證貧困戶增加收益,使木果鎮的“香菇傘”成為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又一“脫貧傘”。極大降低了村民種植風險,效益分紅更是讓村民們笑得合不攏嘴。

彭元學是窩倮衝的貧困戶,一輩子以種地養豬為主,度日如年。“我家的土地流轉入股的少,只有1.6畝,今年的652元分紅已經到手了。但在基地上幹了8天,每天都有100多元的收入,比種地好多了!”提起在基地務工的收入彭元學的笑容顯而易見。

「今貴州發佈」六盤水:林下種植食用菌 循環發展“錢途”好

據悉,該菌包加工基地預計1月下旬建成,春節前生產50萬棒菌包。正式投產後,年生產菌棒達2000萬棒,輻射木果鎮及周邊鄉鎮,可帶動當地200人就業。

(來源:貴報全媒體通訊員 謝勇勇 顧冰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