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海市紀委監委積極履責全面實現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機制有機統一

2018年伊始,烏海市紀委監委積極適應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聚焦監督這一首要和基本職責,結合地區特點,探索建立清單化監督工作機制,全面履行監督責任,實現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有機統一。

烏海市紀委監委積極履責全面實現黨內監督與國家監察機制有機統一

列清單、劃重點,解決“幹什麼”問題

年初,市紀委監委針對監察體制改革後人員調整較大、新人居多、業務不熟悉的實際,出臺了《烏海市紀委監委監督工作清單(2018版)》,把紀委監委日常監督工作梳理為政治建設監督、紀律監督、作風監督、“兩個責任”監督、專項整治監督5個監督項目,細化為27項監督內容,逐項明確監督依據、監督對象、監督內容、具體要求、責任分工、監督方式及完成時限;制定《烏海市紀委監委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組織措施適用指南》,逐一列出適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的12項組織措施,以及來源依據、適用對象、適用情形、適用主體、條例原文等內容,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和紀檢監察干部“照單操作”、按時限推進提供遵循。

組團隊、明分工,解決“誰來幹”問題

以往,執紀監督工作由黨風政風監督室一個部門承擔,每到開展監督檢查或明察暗訪工作從各紀檢監察室、各派駐組協調抽調人員臨時組隊開展工作是常態。執紀監督與執紀審查部門分設後,市紀委監委創新監督工作機制,打造“1+1+7”監督團隊模式,由3個執紀監督室各聯繫1個區和7個派駐紀檢監察組,組團強化監督,建立一支專業化監督隊伍。通過建立被監督地區和單位廉政檔案,對被監督地區和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情況和幹部廉潔自律情況進行評價,採取定期開展約談提醒等方式,實現監督工作常態化。

分層次、定職責,解決“怎麼幹”問題

在監察體制改革工作中,市紀委監委探索構建監督工作分層負責模式,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管全面、全面管,負責統籌協調、分析研判、督促檢查、通報曝光。今年4月份,制定了《烏海市紀委監委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於每月20日組織召開一次委機關相關部室及分管領導、巡察辦、各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參與的聯席會議,定期研究部署、討論決定監督工作事宜,今年以來已召開兩次聯席會議。各執紀監督室督重點、重點督,負責聯繫三個區的紀委監委和派駐機構做好組織推動、跟蹤落實。各派駐機構抓日常、日常抓,按照清單開展監督檢查,各環節緊密銜接,使監督工作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

定措施、嚴問責,解決“好好幹”問題

圍繞監督工作清單運行,市紀委監委在抓好日常監督的基礎上,著力推進廉政檔案收集整理、精準脫貧全覆蓋摸底監督、落實“兩個責任”“1託N”督導等十項重點監督工作,以點帶面促進監督責任全面落實;定期召集黨風室、執紀監督室、案管室等部門負責人,收集彙總監督工作情況、梳理排查問題線索、分析研判動態信息,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研究部署開展專項檢查或明查暗訪工作。今年以來,在首輪開展“三合一”抽查督導的基礎上,聚焦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由3個執紀監督室牽頭,按問題類別對各區進行專項督查問效,助力脫貧攻堅任務順利完成;建立了《各區、市直部門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日常監控評分表》《烏海市紀委監委2018年監督工作臺賬》等兩本賬,通過臺賬反向印證各區紀委監委、機關各部室、各派駐紀檢監察組履行監督責任情況,並進行評價,並將其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年度實績考核、評優選先、提拔調整的重要依據;對履責不力、被監督地區和單位發生重大違紀違法問題或者出現“零問題、零整改”等情況的,按季度通報,約談責任人,倒逼監督責任落實。

查問題、抓落實,解決“幹成事”問題

今年以來,市紀委監委按照監督清單所列任務,加大精準調度力度,落實落細責任,使各項監督工作開局順利、有序推進。由市紀委各副書記分別帶領三個工作組,採取聽取彙報、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方式深入到三個區和部分市直部門進行第一階段落實“兩個責任”、“三務”公開、精準脫貧“三合一”抽查督導,發現並當場反饋各類問題76個。同時,各工作組指導各區紀委監委、各派駐紀檢組對市區各部門展開了第二階段全覆蓋督導。持續正風肅紀,堅持節點明紀,制定下發嚴明紀律要求文件,抽調81名工作人員組成明察暗訪組先後開展了兩輪明察暗訪工作,分類處置發現了7個方面80個具體問題。把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十種表現”作為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抓手,聚焦 “六個領域”嚴查“五種行為”,組織各區、各部門對照整治重點進行自查自糾,發現問題1100個,已整改問題近1000個。堅持問題導向,統籌推進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雁過拔毛”式腐敗問題、掃黑除惡、“三務”公開等專項治理工作,累計處置各項專項整治問題線索185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人,組織處理298人,通報曝光專項整治典型案例14批21人。嚴肅考核問責,按程序及時向市委提出年度考核約談建議,由市委書記對2017年黨風廉政建設考核排名末位的1個地區和排名靠後的19個市直部門進行集體約談,在紅臉出汗中上擰緊責任發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