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前段時間,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參賽學員,清華在讀博士生宿涵給大家帶來了他用人工智能改編的《止戰之殤》,引起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這位16歲就進入清華大學,並直接跳過研究生讀博的男孩子,24歲的他已經是清華四年級的博士生了。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讓宿涵走紅的不是他的學歷,而是他的作品,這位清華學霸將周杰倫的《止戰之殤》的主歌部分的歌詞全部更換,新版歌詞是他用AI寫成的。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改編歌詞

"怎麼會

捨得就讓回憶沖走了相片

也沖走了往日時光

諷刺掛滿美麗的太陽

快看不到蔚藍的那個地方

再見了避風港 好蒼涼

這殘酷的月光

他不諒不忘 只想止戰之殤

坼裂的櫥窗

凝固了翅膀

罪掩埋歡喜

染紅他目光

淚水在黑暗飄蕩

自己沒忘"

節目播出之後不少網友認為人工智能寫出來的歌詞不如方文山的原版好,小編則認為各有各的特點,大家認為呢?

AI寫歌詞還有一個無可替代的優勢—高效率

宿涵在寫這首《止戰之殤》時,當他輸入指令後程序會無限輸出匹配的歌詞,他只需要挑選合適並且高質量的歌詞來使用,光是這一點恐怕人類就已經望塵莫及了。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利用人工智能來創作歌曲,宿涵不是第一人。

早在去年國內就有一個團隊做出了一款名叫“歆雅”的軟件,你只要給她一首曲子,隨意定個主題,她就能立刻創作出一首特定風格的歌詞。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吃驚不,更吃驚的還在後面

這個歆雅軟件是6個大學生利用一週的時間做出來的!

大家可能會問怎麼做到的?技術有多難?今天給大家一一解答。

這個項目的專業解釋叫做:基於GAN+AutoEncoder的歌詞生成。設計思路是,讓用戶選定一首曲子,並給出一句話作為線索,AI以這句話為“靈感”創作歌詞,最終生成一篇風格、主題、韻腳都和給定線索相符的歌詞。

比起從固定的風格、主題集中選擇或者給出確定的關鍵詞的做法,這樣生成的歌詞擁有更多的靈活性。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這個項目並不是從0開始的,而是在一個公開論文的算法基礎上進行的。工程院的導師給了同學們基本的方向指導,給大家配備了足夠的硬件設備,

基於這個前提,同學們先通過網絡爬蟲,建立歌詞語料庫。然後使用對抗生成網絡配合自編碼器做歌詞生成。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歆雅”在6周的時間裡,學習了30多萬份歌詞文件和20多萬份歌曲文件。

你以為只是寫歌詞嗎?AI作詞寫詩也不在話下

《是你的聲音啊》

作詞:小冰

微明的燈影裡

我知道她的可愛的土壤

是我的心靈成為俘虜了

我不在我的世界裡

街上沒有一隻燈兒舞了

是最可愛的

你睜開眼睛做起的夢

是你的聲音啊

《你是人間的苦人》

作詞:小冰

這孤立從懸崖深谷之青色

寂寞將無限虛空

我戀著我的青春

你是這世界你不絕其理

夢在懸崖上一片蒼空

寂寞之夜已如火焰的寶星

你是人間的苦人

其說是落花的清閒

你以為小冰是一位有才的文藝女作家,但小冰是個機器人。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去年 5 月,當 18 歲的微軟小冰創作的第一本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出版時,有專家聲稱小冰的詩用詞考究、有底蘊、不口語。

根據微軟去年公佈的數據,小冰師承 1920 年以來的 519 位中國現代詩人,學習了他們的上千首詩,每學習一輪需要 0.6 分鐘,經過了 1 萬次的迭代學習,100 個小時後,她獲得了創作現代詩的能力。如果讓人類把這些詩讀 1 萬遍,大約需要 100 年。

有網友說曾一度認為藝術是免受AI侵襲的最後一塊淨土,卻沒成想它這麼快就在那裡撒了個野。

很多人會覺得人工智能很遙遠,但它其實比你想象中走得更快。

微信進入“少兒編程頻道”瞭解青少兒成長和少兒編程相關資訊,少兒編程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來,一起聽聽AI寫的歌,讀讀AI作的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