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FM 那個教你說話的人,正在等你給她打電話

川共青團

你觸手可及的朋友圈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17

星期三

2018年10月17日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我們在這個巨大的城市整日奔忙,直到深夜已至,看見出租屋外萬家燈火,才想起已經快半個月沒有給家裡打過電話。

撥通電話,父母一秒就接起,有些吃驚卻依然溫柔:“這麼晚了,寶貝有事嗎?”

“沒事,就是想你們了。”

家才是你安魂入夢的地方。親熱地叫一聲“爸爸、媽媽”,我們才能充分感知一個家的溫馨和踏實。

家有老人,就意味著這個世界上永恆的親情還在。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但那些成長過程中的記憶還依然鮮活,我們卻已經急不可耐地長大了。

以一首《成都》火遍四方的民謠歌手趙雷,小時候是個“壞男孩兒”,調皮搗蛋,惹事生非。

每次放學後,淘氣的趙雷總是扎進刺蝟河,游上幾圈再回家。老遠就能聽到母親“雷雷,雷雷”的呼喚聲。而游完泳跑回家,母親總忘了嗔怪,備好飯菜,笑著看他狼吞虎嚥。

年輕時的趙雷借了700塊錢,獨自去外地唱歌流浪。最終還是收到了千里之外母親讓父親打來的一萬元——她擔心兒子吃不飽飯。

2010年,趙雷母親病重,大夫說病情會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爆炸。他無措又無助,寫下了一首《媽媽》。

母親病逝後,他在一次專訪中說:

等有一天,你想叫一聲媽,卻叫不出口的時候,才知道那有多傷心。我是一個很倔的人,無論以後我跟誰結婚,我都不會喊對方的母親一聲媽媽,我喊不出來,再也喊不出了。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你還在我身旁》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

蒲公英種子從遠處飄回,

聚成傘的模樣,

太陽從西邊升起,落向東方。

子彈退回槍膛,

運動員回到起跑線上,

我交回錄取通知書,忘了十年寒窗。

廚房裡飄來飯菜的香,

你把我的卷子簽好名字,

關掉電視,幫我把書包背上。

你還在我身旁。

▌這是某高校微情書大賽一等獎作品,短短几行字,幾乎把我看哭。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成都的大雨天:父母渾身溼透,卻認真用雨傘保護孩子/潑辣有圖

每個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人總是要分開的。這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為了相聚,只有父母和孩子,最終要分離。

網上曾流傳著一張 "24孝"行動標準圖,其中一項就是“每週給父母打電話”。

而根據易信發佈的《青年通話報告》顯示,在15-34歲青年人群中,49%的人有與父母通話的意願,卻只有32%的人能實際做到,比意願人數整整低了17%。

別煩教你父母用手機,他們曾教你用勺子;別煩父母在電話裡嘮叨,他們曾教會你說話。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季羨林曾說人到了一定年紀,才發現很多苦苦追求的東西都如夢幻泡影。精力、夢想、慾望、物質、還有親人,都會像梳子豁了齒一樣,從手中滑落下去。

人生,無非就是這樣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

如微博網友@印乘所說:

我吃東西越來越清淡,對待人情世故越來越寬容,不亂髮脾氣也學會了忍讓,慢慢地有了一顆成長的心。也開始害怕聽到任何與病痛有關的事,最大的心願變成了全家人身體健康。


相比一兩年前迫不及待要去看遠方的心,我更希望花十分之九的時間在溫柔燈光下和媽媽吃完的一餐飯。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不要吝嗇那點時間,不要嫌棄長輩親人的嘮叨。這世間,有一種壓力,叫做“上有老”。有一種責任,叫做“上有老”。更有一種幸福,叫做“上有老”。

成功不在外面,它始終在家裡。它不是你從外界贏得的鮮花和掌聲,而是你永遠都有能力,保護自己的至親不受委屈。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老人

終有一天會和我們分手。到那個時候,“上有老”的日子,便會成為最珍視的記憶和一生的懷念。每想到這一點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生命裡“上有老”的日子,那是上蒼賜予自己最美好的一世情緣。

今日重陽

那個教你說話的人,正在等你給她打電話。

团团FM 那个教你说话的人,正在等你给她打电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