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课坐不住,不听讲,妈妈们都这样做

孩子上课坐不住,不听讲,妈妈们都这样做

乐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周围的朋友都夸他聪明,可是我发现除了玩游戏或者看电视以外,做其它的事情,都特别容易分心,很少看见他踏实、特别有耐心地去做一件事情。学校老师经常把我请去谈话,说孩子在课堂上爱说话、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弄得教师上课也不安心。我非常苦恼,怎样来教育他,使他能够和别的孩子一样认真上课,别再给我添乱呢?

在这里小编想告诉爸爸妈妈们,大多数孩子刚入校时的“坐不住”,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尽管有的孩子很快就适应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但一定会有一些孩子在较长的时间内还不太适应,这就是孩子的个性差异。

一、好动、坐不住。六七岁的孩子以前以玩耍为主,进入一年级要做到以学习为主,还得有个过程。况且,六七岁的孩子喜欢活动,是正常的。如果强求他们连续坐个半小时以上,孩子肯定会坐不住。

二、写错字、算错题。人的大脑要到十八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六七岁的孩子大脑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充分,大部分孩子常写错字、算错题是难免的,所以家长们千万别一看到孩子做错题,就从“上课不专心上”找原因,过分强调孩子上课不专心,这样会弄巧成拙,反而打消了孩子上课的积极性。

三、喜欢打闹。六七岁的孩子就像小动物一样喜欢相互打闹、追逐、嬉戏,喜欢奔跑、蹦跳,这是极正常的,家长千万不要把这些特点当成缺点去批评孩子,如果六七岁的孩子坐在那儿就不动弹,也不跟别的孩子玩,倒是值得家长担心的事。

四、不知道着急。“不知道着急”的一年级孩子最使家长发愁。课堂上,老师不走到座位前,让他把书拿出来,他还坐在那儿东张西望呢,好像上课与自己无关。于是,这一类“不知道着急”、还没意识到读书学习已经是自己的任务的孩子,也被家长们贴上了“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听课”的标签。

五、不专心。六七岁的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15~20分钟,所以常常出现上课不专心现象,尤其是教师讲得太长,作业太多时,孩子就不可能保持专心。如果大人让孩子连续做一个小时的作业,孩子坐不下来,做小动作,这时,大人不反省自己,反而批评孩子不专心,就是大人的不对了。

孩子上课坐不住,不听讲,妈妈们都这样做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看看你们有没有以上“扩大”孩子不专心的问题呢?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上课“坐不住”的具体原因。

比如,是不是所有的课都坐不住,还是在某一些课里坐不住?是听不懂坐不住还是“什么都会”了坐不住?有了认识和了解,我们就可以想些办法。总体的原则是,鼓励应多于批评和埋怨。然后,再做些具体的事。 这里我给一年级孩子的家长们一些建议——

1、及时表扬。家长应该及时向老师了解情况,只要孩子有进步就要表扬。对那些好动的孩子,家长可以说:“某某老师跟我说了,今天你上语文课时很专心,明天我们继续努力。”

2、允许反复。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经常会“坚持不住”,偶尔的错误与出格,正是孩子天性的表现,如果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天天都是像我们期望的那样,那就不用我们去教育和帮助了。当一个缺点改掉后又反复,也要认为这是正常的。

3、平等对话。可以与孩子多沟通,问他:为什么老师讲课的时候你玩东西啊?听听孩子是怎么解释这种行为的。

然后告诉他,上课的时候要守纪律,要认真听讲,别人讲话的时候自己在下面不注意听是不尊重对方的等等,但这种沟通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是在于您要倾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知道您不是在以一种权威的地位命令他,而是在跟他探讨,让他自己在内心建立起一种内在的约束。

4、从培养学习的好习惯入手。

孩子上课坐不住,不听讲,妈妈们都这样做

A:孩子放学后,家长再忙也要尽量抽点时间和孩子聊一聊今天老师在课堂上都说了些什么,家长一定要全神贯注,不要轻易打断孩子的讲述。这一点很重要,不仅仅是为孩子做专心的榜样,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训练出好习惯,同时,表现出家长对孩子的尊重,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B:对十分好动的孩子,家长要“看”着做作业。保证做作业前先准备好笔、本,做作业时不玩耍、不分心、不走动,做完作业再玩耍。这个习惯养成了,对孩子以后学习具有重大作用。

C: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比如,每天给孩子讲一个他爱听的故事,时间先控制在三十分钟以内。可以要求孩子坐着听,否则故事暂停。大约过一至两个星期后,时间可以适当延长。让孩子循序渐进地养成专注做某事的习惯。

D:家长可以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坐一段时间,让孩子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比如阅读、画画等,使他能集中注意力。开始的时候以10~15分钟为宜,然后慢慢延长,最长不得超过20~30分钟,对那些确实好动的孩子,还可以带他们去郊外钓鱼等,都是很好的训练方法。

当您为孩子的种种问题一筹莫展时,不如放下焦虑和担忧,每天拿出十几分钟,和孩子开心地做个游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