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日前,從湖北省宜昌傳來喜訊,在第六屆中國衛生大會暨第六屆縣(市)衛生計生委主任論壇、第十二屆鄉鎮衛生院長年會和第六次全國先進會員表彰大會上

我市大義鎮衛生院院長周作君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為耒陽市唯一獲此殊榮的鄉鎮衛生院院長。

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立足家鄉二十年,鄉音無改鬢毛衰。這是對湖南省耒陽市優秀農村衛生管理者周作君的最好寫照。自1999年擔任衛生院院長以來,周作君從風華正茂到兩鬢染霜,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來,他走遍了鄉村的山山水水,為數以萬計的村民提供過健康服務,把人生最美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衛生事業。他擔任大義鎮衛生院院長十六年來,懷著對家鄉的特殊情感,無怨無悔,默默奉獻,留下了一串閃光的足跡。

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周作君1962年11月生於耒陽市大義鎮石江村。1981年畢業於衡陽衛生學校,1984年參加工作。他長期紮根農村,一邊工作,一邊鑽研業務,很快成為所在單位的骨幹。1997年提拔為新市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後因業績突出,管理有方,先後調任遙田鎮、壇下鄉、大義鎮衛生院院長,他每到一個單位,都是認真學習業務,潛心管理醫院,成為衛生院改革發展的領頭雁。

大義鎮地處耒陽東南偏遠山區,轄區面積104.36平方千米,總人口4萬人,當地農民收入不高。鎮衛生院有職工47人,由於基礎設施落後,業務用房不夠,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比城市尤為突出。身為院長的他,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只有改善就醫環境和條件,才能對得起當地百姓。幾年來,他多方奔走上級部門,努力爭取資金扶持,協調當地關係,新建了一棟1300多平方的綜合大樓,滿足了衛生院的業務用房和辦公用房。在此基礎上,他合理調整科室佈局、添置設備設施,完善就醫流程,環境更為舒適、溫馨,使周邊居民不出鎮就能享受優質的醫療服務。

衛生院的硬件上去了,軟件建設至關重要,一是強化醫院管理。建立健全了醫院管理制度,出臺了獎罰措施,與醫務人員的數量與質量掛鉤。強化醫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道德。首先抓好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定期開展醫療質量檢查活動,對病歷、處方的書寫,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消毒隔離執行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綜合分析,嚴格按照醫院管理制度獎罰兌現。其次,不斷加強新農合管理,全面提升新農合管理運行質量,突出監督責任。加強對新農合資金使用監測,實行次均費用控制,嚴查掛床住院、嚴控大處方,嚴防冒名頂替,嚴格考核獎懲。再次,進一步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嚴格規範藥物採購渠道,加強對醫務人員用藥的監管,確保臨床合理用藥,堅決糾正醫藥購銷中的不正之風,規範藥品及衛生設備採購行為。二是重視人才培養。堅持科技興院,重視人才教育與培訓。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幫助職工更新知識,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近兩年,根據醫院工作需要,送出進修學習10人,派出各類短期學習班40人次,參加繼續醫學教育20餘人次。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三是提供優質服務。他把嚴格醫德醫風,改善服務態度作為重點長抓不懈,堅持社會效益至上、堅持公益性至上、堅持病人至上。

他常說:“只要病人有1%的希望,就要盡100%的努力。而且只要是患者,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百姓,都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噓寒問暖、精心醫治”。同時他把醫德醫風建設與“兩學一做”教育活動和“四講四有”活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等有機結合起來,全面動員,全員參與,教育全院職工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他的嚴格要求和帶動下,全體醫務人員都學會了尊重病人,關愛病人,善於與病人和家屬進行溝通,培養起了高尚的職業道德,醫院形象在優質服務中不斷得到昇華。

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周作君行醫三十多年來,始終秉承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他以身作則,平時堅持在臨床一線,每天都要接診十幾個門診病人,每週都會深入科室查看病人,每月都會組織病例討論。他臨床經驗豐富,擅長骨外科,為當地百姓解決了諸多疑難病症,深得群眾好評。2012年,他考取了外科副主任醫師職稱。這在全市鄉鎮衛生院中都是少見的。

他嚴於律己,廉潔行醫,始終恪守職業道德,拒收紅包及提成。處處替患者著想,堅決不開大處方,盡力開價格低的藥、藥效好的藥,由此贏得群眾的信任。有一次,村民老谷在山上打獵時不小心被一根很粗的鐵釘從腳掌刺穿過腳背,急忙送到醫院。住院部的醫師們都不敢接,不敢拔那鐵釘,要他轉人民醫院。如果轉上級醫院,病人要多花好幾千元錢,而且不方便。剛好周作君去住院部查房,仔細詢問了情況後,當即安排醫生準備手術,他親自上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鐵釘拔出來了,病人住院治療十多天痊癒出院。老谷逢人便講感謝周院長的醫術高明,還為他節約了一筆醫療費用。

為讓轄區群眾平時少生病,他重視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的開展。大膽整合轄區醫療資源,完善公衛服務,強化質量管理,嚴格績效考核。院內公衛人員實行半年和年終兩次考核,村衛生室實行每季度和半年、年終考核,考核結果與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發放掛鉤。考核合格的全額髮放,考核不合格的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扣減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對考核優秀的村衛生室給予獎勵。該院規劃免疫工作按照上級單位的要求,接種率達95%以上,慢性病管理、婦幼衛生、衛生監督協管等工作均達標,連續三年取得鄉鎮衛生院公衛考核全市第一的好成績。

近來年,他按照耒陽市衛計局的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創建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活動。按照要求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制定方案,開會動員,明確人員,分工負責,抓好落實。每逢“愛眼日”、“慢病宣傳週”、“健康義診宣傳週”等特殊節日,他帶領醫護人員,深入群眾中開展公益活動,提供健康、疾病知識諮詢、宣傳服務。他認為,一個鄉鎮衛生院,只為群眾看好疾病還不夠,還應該改變村民的生活方式,指導村民進行健康生活,以預防疾病侵襲。他積極組織村民免費健康體檢,拓展體檢範圍,做到每個在家的村民都能參加健康體檢。石鏡村很偏遠,需要翻越險峻的白雲嶺才能進村。從衛生院開車去該村,需要半小時,並且村裡只有60多個老弱病殘的村民,但每次開展健康體檢時,他都會親自帶醫生前往。他一邊為老人們義診,一邊宣傳健康知識,讓村民瞭解自己的身體,提高村民自我保護的意識,並且根據體檢結果,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引導村民改變不良生活方式。醫院他還定期組織全院黨員到鎮敬老院義診,為鎮敬老院的老人進行血糖、血壓、心電圖、B超等檢查,指導他們預防保健和診斷治療。他真正成了農民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脫貧攻堅的實踐者

2017年,市裡要求鄉鎮衛生院參與精準扶貧工作。周作君毫無怨言,毫不猶豫挑起駐村扶貧隊隊長的重擔。他在繁忙工作中,帶領衛生院扶貧隊隊員翻山越嶺,深入轄區貧困戶家中走訪,瞭解貧困原因,幫尋找脫貧的辦法。周作君幫扶的對象中,有一個人得了腸癌,要吃一種止痛的藥,很難買到。他就託關係從外地藥材公司幫忙購買。後來,這個對象的病情惡化,需要吸氧,他就自費買一臺氧立得製氧機送給他,還給1000元錢治病。另一個對象是單身老漢,住的房子是危房,他多次找有關部門,爭取政策支持,納入農村危房改造,年前老人住進了新房,喜笑顏開。這位老人幾次去衛生院住院治病,自費部分的錢都是他代交的。

健康扶貧是精準扶貧的重要部分,也是轄區群眾健康保障的重要舉措。他認真貫徹上級精神,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院所有臨床醫生和每個村的鄉村醫生,全部參與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中來。在服務方式上,他們探索建立了“1+1+1”團隊服務模式,即:1名有執業資格的全科醫生(鄉村醫生)可以根據需要聘請1名醫生助理,組成一個服務小組,配護士或者公共衛生人員1名,簽約醫生與服務對象進行全程健康管理服務,每月上門與對象面對面服務一次。截至目前,組建3個簽約服務團隊,普通人群簽約達36%,重點人群簽約60%,貧困人口及計生特困家庭簽約率達100%。

俗話說,金盃銀盃不如口碑。如今,大義鎮衛生院已步入良性發展時期,單位形象今非昔比,醫療質量不斷提高,醫療安全得到保證,服務態度明顯改善,醫患關係不斷融洽,贏得了廣大患者的好評,群眾滿意率不斷提升,吸引了不少周邊鄉鎮的群眾到醫院就醫。醫院年總收入達700多萬元,連續多年無醫療安全責任事故。

耒陽一鄉鎮衛生院院長榮獲2018年“全國鄉鎮衛生院優秀院長”稱號

閃光的榮譽就是最好的證明:周作君先後7次被市政府嘉獎,5次被評為全市衛計系統先進工作者,大義鎮衛生院2016年、2017年榮獲全市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工作綜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全市婦幼衛生工作綜合考評先進單位、全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先進單位。2017年,大義鎮衛生院被評為“全國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