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就像「貔貅」,對公公大打出手,兒子:不過了

我自從來到他家裡,就來這兒幹活,家裡還有三孩兒。”向調解員哭訴的正是求助人小萍。據小萍講述,她跟老公結婚後,就跟著公婆在自家工廠裡打工。但是,多年來,公婆不但不給工資,還經常毆打她。

對於小萍的說法,她的公公顯然表示不滿:“我的命差點搭進去了。我給她臉了,打了第二次了,跟你說實話。”對於兒媳的指證,小萍的公公也直接承認了。但是,是兒媳先動的手:“我就在這兒站著,她就站那,拿個凳唰一下,給我頂了出去。我往前一走,她就拉著我開始撕我衣服了。就這樣。”

兒媳就像“貔貅”,對公公大打出手,兒子:不過了

當調解員向小萍求證時,小萍表示是公公說話不待見她,她才動的手。這時,小萍的公公也跑到了樓下,把幾天前,撕爛的衣服拿給調解員看。此時,兩人又開始激烈地吵了起來。看到公媳倆爭執不休,調解員也很是疑惑,到底當初兩個人為什麼會大打出手呢?

小萍告訴調解員,平常的生活中,她和丈夫都跟公婆在一起生活。可是她除了店裡的工作之外,還要承擔起家務,和照顧3個孩子,這才產生了這次的矛盾。小萍的兒子:“俺媽在後頭照顧我們吃飯,俺爺過去讓俺媽幹活去,然後,他倆就鬥起來了。”

小萍的公公說,平時家裡生意比較繁忙,家務基本上是老伴和兒媳婦分著做。但是,自打從半年前,兒媳表示不願再做店裡又苦又累的活。老兩口就把樓上做床上用品的生意單獨交給了兒媳。

小萍的公公表示,基本上一家人的生活開銷和生意上的花費,都是他和老伴擔著。讓老兩口沒想到的是,他們把最賺錢的生意都交給了兒媳婦,可仍舊沒換來兒媳婦的感激。樓下生意本來就比二樓忙碌,只是希望兒媳在他們忙活不開的時候,能下來搭把手,或者幫婆婆做個飯。可是,這樣的要求卻遭到了兒媳婦的不滿,這才惹怒了小萍的公公,罵了兒媳。接著,兩人就打了起來。

兒媳就像“貔貅”,對公公大打出手,兒子:不過了

小萍:“底下在忙,我上面閒的時候,我得先做點賣啊。當時做當時賣,肯定是做不出來。下面忙的他就一直催著,讓我去底下給他幹活。你又不給我發工資。我為啥要去底下給你幹活。我給我的生意幹好就妥了。”對於這件事,小萍一再強調,公婆又不給自己發工資。調解員也想知道,小萍之所以不去幫忙,是否真的跟工資有關呢?

小萍的婆婆說目前兒子兒媳的花銷都在店裡,年終一次給他們5萬。但是,兒媳怎麼會有那麼多的不滿。此時小萍的公公再次做出瞭解釋,他有3個兒子。就因為小萍的老公,也就是他二兒子跟著他們幹,小萍的公婆每年給兒子兒媳工錢,還額外地幫他們多蓋了房子。可即便如此,兒媳仍舊不領情。

對此,小萍解釋說,無論蓋房子或者鋪店鋪,她自己都出了不少錢,並非是公婆無償贈送的。看到小萍一個勁說自己的付出,完全不念公婆的恩情,這樣的做法也遭到了公公當場對證。小萍的做法,讓調解員覺得有些自私,畢竟公婆的用心並無惡意。反而是她為什麼把公婆的付出當成是應該呢。

正當調解員感到疑惑時,小萍終於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原來,小萍心裡最大的心結,就是覺得公婆偏心小兒子。小萍說,公婆給大哥,單獨做生意,給老三找工作,買房子,唯獨要求他們夫妻兩個做又苦又累的活,自己心裡當然會不平衡。

對於小萍的話,公婆也給出自己的解釋,本以為最偏心老二,沒想到兒媳婦卻是這麼想的。小萍的一番話,著實讓老兩口傷透了心。小萍的公婆又告訴調解員,其實他們明白,小萍所有的癥結就是隻要不讓她下去幹活,她就不會有這麼多的抱怨。

對於雙方的的說法,調解員決定問一問一旁小萍的兒子。調解員:“平時你媽媽在家幹活不幹活,下面忙的時候會不會去幫忙?”小萍的兒子:“幹活。去啊。”小萍兒子的話,證明小萍並非十分懶惰。或許小萍公婆之間只是缺乏了溝通。但是,調解員不明白,小萍和公婆發生的這一切,她的丈夫張森是如何看待的呢?

“過的可沒意思,我給你說,”一直在樓下忙碌的張森,突然上樓說出了這樣一句話,似乎他對妻子也有許多的不滿。張森:“沒意思跟她過,一點意思都沒有。她這樣的人想拿錢,還不想管事,想拿著錢,還不想下力。”

兒媳就像“貔貅”,對公公大打出手,兒子:不過了

調解員問:“你乾的多,她心裡平衡不平衡?”張森:“平衡。誰幹的多她心裡都平衡。就唯獨她幹得多,她心裡不平衡。”張森的一句話,道出了妻子平時的一些形象。但是,他說他不願和妻子過下去的原因,不是僅僅是因為妻子不願幹活。

張森:“她算的太精了,太會過日子了,俺夥計和俺朋友都說她叫貔貅,只進不出。”張森的話,讓調解員感到意外,他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我問她要錢買菸,她都跟打發要飯的一樣,十塊二十塊,我出去領著不長面,我也不領她了。反正,我也不經常出去。”對於丈夫的指責,小萍不接受,說丈夫愛出去玩。小萍:“去年過年,你問他花多少錢,有一兩千塊錢。出去玩上網打牌。”

調解員:“一個男的,一年媳婦給他一兩千塊錢,休息時候出去上個網打個牌,你覺得這個男人真的是不可以託付終身嗎?”無論在公婆的口中,還是在丈夫的心中,此時的小萍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模樣。調解員覺得她確實有些地方需要改變。

小萍說多年來,丈夫對她不管不問,遇見問題都是和公婆站在一起。甚至是每次生氣,他公婆一教唆,丈夫對她就免不了一頓毒打。說著,小萍向調解員展示自己頭上的疤痕:“過年把我頭都打流血,拿垃圾桶把我這個打了。

甚至,我懷著孕那一天拿著鐵棍照我身上和臉上打,肚子上打的淤青。”小萍的話,讓調解員不敢相信,為什麼張森對妻子下如此重的手。小萍:“就因為那天我沒做成飯,他爸就叫他打我。”

當調解員向張森詢問,他爸媽有沒挑唆他打自己的媳婦,他馬上否認了。但是,調解員認為張森也需要做出改變,不能打罵妻子。經過調解員的悉心勸導,張森表示以後會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此時,小萍婆婆也表態,既然小萍不願意在這生活,也同意小萍夫妻離開店裡。小萍也接受了調解員的建議,去外面看看。

調解員也看得出來,兩人並非沒有感情,與公婆之間也並非沒有親情,只是彼此計較太多,缺少了溝通和寬容。看著一家人關係終於得到緩和,調解員很是欣慰。最後,調解員表示雙方都應該正視自己的問題,讓他們共同的家,越過越好。

小編覺得清官都難斷家務事,一家人在一起難免磕磕碰碰,但是不能只想擁有,不要付出,那就不應該了,張森打人這個也確實不好,男人不應該動手打女人的,但是小萍的確也需要改變,大家覺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