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與支撐,也是鄉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與保障。沒有鄉村生活人群經濟實力的增強和發展,鄉村振興就失去了依託,而實現農業產業現代化必須培育不同鄉村經濟主體,壯大涉農特色產業。在鄉村社會發展中,農業產業發展形態和載體也經過了一個不斷探索升級的過程,從鄉村自發成長的“農家樂”,到資本下鄉建設的“農業綜合體”,乃至新理念下創生“新型創意農莊”,都是鄉村產業不斷升級發展的集中體現。

“農家樂”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民發展鄉村經濟的新形態新創造

1986年,在四川郫縣友愛鎮農科村徐家大院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農家樂,從此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遊在郫縣、成都快速崛起,引領全國鄉村旅遊發展與延伸。農家樂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繼承了中國農村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把鄉村自然資源轉換成老百姓就業致富資本,以庭院經濟為載體建立了鄉村旅遊新模式。“農家樂”的出現升級了鄉村經濟形態,由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向商品經濟轉變,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改變了農業生產結構,推動實現了鄉村經濟多種經營,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鄉村產業發展的一次結構性躍進。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作為一種新興鄉村旅遊休閒形式,農家樂開啟的鄉村旅遊,是以自然景觀、田園風光、鄉風民俗為主要旅遊資源,以“吃農家菜、住農家屋、享農家樂”作為休閒度假的形式,本質上是鄉村居民以自有院落空間為載體,以家庭為單位向遊客提供餐飲、住宿、遊樂等服務,從而把以往自給自足的第一產業升級為現代服務業。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農家樂為接納城市居民休閒旅遊提供了新的空間載體,也為鄉村居民獲得農業增值收益,實現職業身份轉換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條件和平臺。開辦農家樂為鄉村居民實現了農村資源利用方式創新,創造了中國旅遊開發新模式。2005年以後興起的民宿經濟潮流,包含那些以資本為紐帶出現的“農業綜合體”,都是“農家樂”的升級版或變體,是鄉村經濟形態不斷深化豐富的體現。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同時,鄉村居民利用自家院落空間開辦農家樂,不論是專職當老闆還是為遊客服務的服務員,一個新鄉村經濟主體由此誕生。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的研究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主體超過300萬家,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500萬人,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22.7萬家。這種新型的鄉村經濟主體,正在成為我國實現鄉村振興的主要力量,積極創造和推動社區共同體更新,承擔著驅動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機制變革。據調查,在浙江民宿第一村安吉白沙村,2016年全村農家樂床位6000餘張,全村75%的勞動力參與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25萬餘人次,經營性收入4500餘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萬多元。依託農家樂,農民作為創業主體或服務主體實現了就地脫貧致富,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規劃裡所設定的讓“農業就地增值、農民就近增收”目標。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新型創意農莊”是鄉村經濟結構升級、實現高品質融合發展的更高級經濟載體形態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不斷深化和消費升級,“農家樂”遭遇了“成長的煩惱”,發展中面臨著服務單一、模式雷同等瓶頸,亟待深度開發轉型。如今鄉村旅遊發展相對較好的地區,農家樂已經往鄉村酒店(度假村)、體驗農莊、觀光農業區等轉換,創意農業、休閒農業、體驗農業,都成為了鄉村旅遊的延伸內容。其中,“新型創意農莊”無疑是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經濟載體形態。2014年3月14日,《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頒佈,明確提出要提高農業領域的創意和設計水平,推進農業與文化、科技、生態、旅遊的融合,建設集農耕體驗、田園觀光、教育展示、文化傳承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園。從國家層面第一次提出了以文化休閒為主旨的“農業園”,為新型鄉村經濟升級,從供給側發力提高鄉村休閒農業能級指明瞭方向。根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預測,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次——到2020年增至28億人次,2022年再增至32億人次。城鄉在共生互動中迫切需要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生各種新產業新業態,滿足對接不斷升級的有效城鄉旺盛需求。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新型創意農莊”是一種更高級形態的農業經濟形態,如果是說源於庭院經濟的“農家樂”是1.0版本的農業經濟形態,“新型創意農莊”就是基於莊園性質的3.0版本的農業經濟形態。首先,創意農莊是一種全產業鏈的農業產業發展模式,必須一開始就經過系統的產業規劃,從產品開發、空間功能、產業投資、生產加工、銷售推廣、品牌建設等產業全領域來謀劃農業產業發展,實現農業產業全產業鏈價值提升。其次,創意農莊是一個四次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空間,除了傳統的一產、二產、三產之外,還應該包含著智慧產業即文化產業的深度嵌入融合。這裡不僅為參與鄉村旅遊的人群提供吃住遊購等服務,各種精神文化娛樂內容大大豐富,文化服務和情感消費成為鄉村旅遊的重要內容。再次,創意農莊都有著明確的文化主題和藝術創意,是文化產業帶動提升農業產業增值的實現方式,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空間載體。因此,從事創意設計等服務的專業人士介入,就成為發展新型創意農莊的必要條件,也為保障農村文化可持續更新發展創造了條件,一種文化生態平衡自然就可以得到維護,完全不同於資本紐帶創生的農業綜合體。近些年,北京郊區發展出了不同類型的創意農業,有學者總結了七種模式,即“紫海香堤”多元創意組合模式、“植物迷宮”景觀農業創意模式、“波龍堡酒莊”產業融合創意模式、“平谷桃產業鏈條開發”創意模式、“百里山水畫廊”空間集群發展創意模式、“大興農業”區域品牌開發創意模式和“公園式農業”主題創意發展模式等。新型創意農莊不僅是新的鄉村經濟高級業態,而且在發展鄉村經濟中塑造著新的鄉村社會形態和生活生態,以產業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實現與城市和諧互動、共生共榮。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總之,鄉村振興必須以農業產業現代化為條件,鄉村經濟形態的不斷躍升記錄了鄉村社會現代化的一個側面面影。不論“農家樂”還是“新型創意農莊”,都是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主體人群實現產業創富、生活變遷、文化自信的載體,以鄉村旅遊和休閒農業為代表的鄉村現代服務業發展,成為了今天實現鄉村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和載體憑藉。


從“農家樂”到“新型創意農莊”,鄉村產業升級的機遇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