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觀察了歷次商業變革中的贏家,發現他們都具備兩種特質

我们观察了历次商业变革中的赢家,发现他们都具备两种特质

幾乎所有人都感受著正在發生的劇烈變革。

技術更新越來越快,各類商業輔助工具層出不窮。“站在風口的豬”的理論甚囂塵上,似乎成為變革的制勝秘訣。但無處不在的快速創新和變革一直都是把雙刃劍。諾基亞這家從橡膠鞋做起,用半世紀的時間成為世界手機界霸主的芬蘭廠商,從迅速下滑到轟然倒塌,只花了幾年時間。團購網站Groupon達到10億美元收入所花的時間,比人類歷史上任何其他公司都短。但是,它被大量競爭者逼到牆角的時間也同樣短得驚人。

什麼樣的企業在當下及未來能夠真正掌握變革中成長的要義,不僅成為變革中的領軍企業,還具備面對未來新挑戰的靈活韌性?當我們回顧新技術進步和商業管理變革之間相互作用、共同演進的歷史,試圖從那些在以往歷次技術衝擊中崛起的企業身上找到答案時,我們發現,每一波技術引領商業變革的浪潮中,總有一些領先企業能夠先於浪潮大規模影響行業之前敏銳地感知到變化,比對手提早一步擁抱新技術趨勢,贏得長期競爭優勢。

我们观察了历次商业变革中的赢家,发现他们都具备两种特质

誰能成為領先者?

那些領先企業已經在所處行業中躬耕多年,擁有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商業洞見,深入瞭解行業,篤定地追求長期價值;從不會盲目追隨所謂“風口”,不因風向的改變而頻繁變動。

另一方面,它們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行業老兵”。它們擁有企業家求變的精神,能夠敏銳地發現新的技術潮流並吸收運用,是技術驅動的企業轉型浪潮上的弄潮兒。此外,更重要的一點:開放的心態,善於尋求技術合作夥伴的支持,借力借勢迅速完成轉型。

這兩個方面的特質缺一不可。兼具行業經驗、行業洞見與善於抓住技術趨勢主動變革的企業家精神的企業才能夠成為領先者。

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進步向商業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時,擁有以上兩種特質的領先者總是能夠敏銳發現並迅速擁抱最新的、具有行業轉型推動作用的技術,創造性地調整原有流程和模式以更好地運用技術發現新的市場需求,在變革中實現跨越式發展。

變革浪潮中的領先者

CRM、ERP浪潮。20世紀末,隨著電話服務中心的普及初步完成,企業越來越看重客戶關係以及客戶資料分析。CRM、ERP浪潮隨之興起。1999年,Gartner公司先後提出了ERP(企業資源計劃)和CRM(客戶關係管理)概念。

起初,由於IT技術發展的侷限性,ERP系統並沒有很好地實現對供應鏈下游的管理,對於客戶多樣化的需求,ERP也無力給出解決方案。到90年代末期,隨著互聯網應用普及,CTI、客戶信息處理技術得到大幅提升,ERP和CRM的應用隨之進入快速增長期。二者將企業資源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通過信息技術手段集成為軟件。

客戶關係管理從來不是“新概念”,然而,以SAP為代表的技術公司研發出新的管理軟件賦予了其新的內涵。

率先採用這一新技術的企業從中獲益良多。通用塑料集團是通用電氣中最早引入CRM的部門,這項計劃單單在2001年就為公司節省了17億美元。而這套系統也在很大程度上開啟了通用塑料的流程再造。但另一方面,並非所有率先應用ERP或CRM系統的企業都能成功。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家在線自動測試機生產廠GenRad在1999至2000年間投入重金購入CRM系統,但始終運行不暢。原因在於其並沒有在內部真正推動配套的管理體系再造。

大數據浪潮。CRM與ERP軟件開啟了系統化地進行資源管理和客戶管理的大門,但二者依然是對企業掌握的靜態的結構化數據進行分析。Hadoop 是最受歡迎的在 Internet 上對搜索關鍵字進行內容分類的工具,其誕生推動大數據分析產生新的飛躍,大量數據的存儲和快速運算成為可能。新型數據庫NoSQL可以處理相關的非結構化數據。2012年,IBM宣佈收購數據分析公司Netezza;EMC繼收購數據倉庫軟件廠商Greenplum後再次收購集群NAS廠商Isilon;Teradata收購了Aster Data 公司;隨後,惠普收購實時分析平臺Vertica……幾家大型技術服務商都瞄準了大數據領域的技術開發,紛紛推出相應產品。

在這個時期所有公司都忙於發展新能力和爭取新客戶,此時第一個吃螃蟹的企業很容易佔得先機,獲得令人印象深刻的宣傳效果。比如LinkedIn依託實時的多樣數據分析開發出了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服務,包括“你可能認識的人”、“你可能感興趣的工作”、“你可能希望關注的公司”等等為單個用戶定製的服務。而其高度成功的產品“年度回顧”只用了一個月的開發時間。

大數據驅動的變革浪潮對公司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數據分析軟件對企業的影響不再被隱藏在企業內部,開始接觸前端、開發新產品,甚至為公司創造新的商業形態。

如今,新一輪科技浪潮洶湧來襲。雲計算、區塊鏈、AR、VR、AI……它們中的單獨每一項都足以顛覆技術世界。它們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讓諸多商業人士產生了恐懼和憂慮。如果說之前的技術浪潮只需要企業在某些方面進行變革,那麼當下的技術潮流則會在商業世界裡觸發一系列地震:企業組織架構變革、商業模式改變、工作流程的重組、行業顛覆和量化決策實現等等,以及整個社會管理思想的變革。

商業究竟會變向何方?企業的未來又將如何?在此背景下,《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將舉辦第五屆哈評中國年會-“新科技 新管理”,邀請國內外管理界大咖共同討論這些變化,以及企業及其領導者該如何面對。

同時,在本次年會上,第二屆“拉姆Ÿ查蘭管理實踐獎”也將如期揭曉。它們是變革浪潮中的領先企業,它們所進行的管理思考和經驗具有推廣的價值,可以讓更多的企業學習和借鑑,幫助中國企業過好管理關,最終湧現越來越多的擁有世界級水平的管理模式。

我们观察了历次商业变革中的赢家,发现他们都具备两种特质

我們相信,技術並不是商業成功的關鍵因素,對於所處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對於技術發展的深刻洞察,並能恰當地引入適合自己的技術,從而推動管理變革,才是保證企業基業長青的根本所在。

我们观察了历次商业变革中的赢家,发现他们都具备两种特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