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廣州,一個純正的江南水鄉城市,卻是出了名的愛吃麵食、湯包、生煎……每一種都吃出了廣州特色。然而在廣州吃生煎包和上海卻截然不同。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上海人把生煎包稱為生煎饅頭,多作為早飯來吃。廣州人卻不願拘泥於這些小節,隨時隨地,想吃了就兩三口一個接一個的,美滋滋油滋滋的!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生煎的個人簡介

姓名:生煎包

出生地:上海

年齡:約100多歲

成長過程:姜、香蔥、豬肉、豬皮凍末、芝麻油成餡心,包入麵皮,在平鍋上用油和清水煎即可。

外貌特徵:形態飽滿,面部皮白噴香,底部金黃。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生煎的江湖風雲

在生煎的江湖裡,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咬下去有汁,一種是沒有汁的。有汁的就是廣州人熟知的生煎包,沒有汁的就是傳說中北方人愛吃的水煎包。

到底生煎包和水煎包哪個略勝一籌?這仔細說起來,就要引起南北之間的口舌之戰了。南方稱,生煎包鮮嫩多汁,北方堅持,水煎包香酥軟嫩。對於這兩種不同滋味的包包,小編我只能說兩種煎包各有滋味,且意境完全不同。

生煎包和水煎包都是採用油煎加水蒸煮的制熟工藝,最大的區別在於麵皮、外形和餡料。

水煎包麵皮十分的講究,用“水發麵”製成,形狀像個加胖版的餃子。用平底鍋煎時,在鍋中倒入稀麵漿,在鍋中形成一層酥皮,薄若蟬翼,好看又好吃。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說到北方的水煎包,我的一個朋友就特別會吃。每次去買都要讓老闆加兩個雞蛋,煎得嫩黃,包著水煎包,酥皮的香脆和發麵的鬆軟恰到好處,聞到水煎包混合著雞蛋的香味,我曾一度認為,那就是世間最美味的食物。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不同於粗獷的水煎包,生煎包是上海有名的小吃。後來流傳到廣州,沾染了廣州的小資氣質,所以生煎包看起來更為精緻講究。

生煎大名為生煎饅頭,由於沒有經過蒸籠,直接下鍋油煎,所以叫生煎。把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加熱,等到生煎圓鼓鼓起來,淋一次水,等到水蒸氣把麵皮蒸熟後,生煎便可出鍋。一個個捱得緊緊的生煎如白白胖胖的小饅頭,任性一撒的蔥花和芝麻更使得活色生香。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生煎包的餡料繼承了湯包,鹹中帶甜的豬肉餡中添加豬皮凍。吃得時候得還借用湯包“先開窗,後喝湯”的吃法,要不然一股熱汁噴在鄰桌臉上,基本要友盡了。

廣州生煎包研究報告出爐,喜歡吃生煎包的有福了

小心翼翼咬開一個小口,輕輕一吸,肉汁充盈著口腔,感覺整個人都要昇華了。

說到底,廣州人的生活就像品嚐生煎包,要仔細品味,才能真正品出廣州的韻味,如果走馬觀花,那麼你是無法走進廣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