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小偷家族》為我們展示了家庭的另一種可能,而今天文章的主題也來自於此。

下文作者是紅魚老師,此人家中只有兩種東西:一是光盤,二是書。

光盤是電影和遊戲,書則是港臺版漫畫與推理小說,不算多,從地板堆到了天花板而已。

因此,這位推理小說專家也就成了聊聊東西世界文學作品裡奇怪家庭的不二人選。

不是一家人,才進一家門——那些《小偷家族》之外的怪奇之家

文|紅魚

作者簡介:曾任《環球銀幕》首席記者,《電影世界》主筆;也在一堆或大或小但都不怎麼靠譜的電影公司幹過,還寫過一堆或長或短,但都臭不可聞的劇本。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1

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看到十幾分鍾時,我突然意識到這一家的真相,不由瞠目結舌,腦海裡驟然響起熟悉的唱段:

“你爹不是你的親爹!奶奶也不是你的親奶奶!孩子,咱們祖孫三代本不是一家人哪!你姓陳,我姓李,你爹他姓張!”

當然,這並不能證明我有多麼的目光如炬,只不過是這一招,實在是被這幫搞創作的玩壞了……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革命樣板戲《紅燈記》裡鐵梅唱著:我家的表叔,數不清...他們和爹爹都一樣,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2

雨夜,高級住宅裡,一家四口慘遭滅門。

警察上門調查,卻發現這一家似乎不太尋常,偌大的家裡,竟然找不到一張家人的合照。

經過調查後才發現,這同一屋簷下的一家人,竟是來自不同家庭,彼此間毫無血緣關係的“一家四口”……

這部《理由》,在宮部阿姨十年鐵粉兒的我這兒,絕對算她的代表作之一。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根據同名經典原著改編的電影《理由》於2004年在日本上映

可以說宮部的內地書迷知道她,十個裡有五個是因為《火車》,三個是因為《模仿犯》,剩下的兩個,則妥妥是打這本《理由》入坑無疑。

這個泡沫經濟背景下的人倫慘劇故事,表面上看是“房事”引發的慘案,但實際上悲劇的根源,並非出在“房子”,而是產生自“家庭”。

宮部美雪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用大把筆墨描繪看似並非直接當事人的一干配角家庭境況,原因也正在於此。

這部成書於二十年前的作品幾乎是毫無懸念地拿下了那一年的直木獎,同年的手下敗將包括東野圭吾的《秘密》,馳星周《夜光蟲》和橫山秀夫《陰暗的季節》等名家名篇。

東野的粉絲常常不服,認為印鈔機老師拿不到獎,都是因為據說和他有過爭風吃醋、關係齟齬的評委渡邊淳一從中作梗,不肯投票給他。

但事實上,那一年,《理由》是全票當選,松本清張之女,實至名歸。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宮部美雪,被稱為“日本文學史上的奇蹟”

3

在宮部美雪作品序列裡,與以現實中的“冒牌家庭”為題的《理由》互成鏡像的,則非講述網絡上的“虛擬家庭”如何惹出一起命案的《RPG》莫屬。

書名便開宗明義,點出所謂“虛擬家庭”,不過是一場角色扮演遊戲的本質。

但即便是這一點點虛幻的家庭牽絆,在少了真實情感滋養的當代社會,也會如同打怪升級般逐漸生長壯大,藉由主觀臆想,生髮成單方面自我感動的親子責任感,直到終於引發一場悲劇。

與《理由》相似,《RPG》也無意渲染案情之跌宕或推理過程多麼峰迴路轉,掩卷後令人悵惘的,同樣是那一幅幅欲求塵俗溫暖而不可得的眾生相。

那個起初虛幻美好的網絡之家,最終也終於化作刑警吟詠的詩作裡“蒼白破碎的蝴蝶殘骸”。

變造家庭的巢穴中,能飛出蒼白悽美的蝴蝶,卻也能誕生陰毒狠辣的寄生蜂

黑澤清的《毛骨悚然》裡,香川照之飾演的大反派,看似人畜無害的單親父親,但身邊所謂的“家人”,卻沒和他沒有絲毫的血緣關係,而只是他的一個個犧牲品。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毛骨悚然》裡香川照之飾演的大反派,著實讓人毛骨悚然

他一手打造出的 “臨時家庭”,不啻於是散播毀滅的疫病源,吞噬周遭一個個原本健康的細胞。

而櫻庭一樹那本《我的男人》裡,在家中佔據支配和統治地位的則變成了養女小花。原本只是出於善良和對家庭的渴望收養她的義父淳悟,逐漸被她與生俱來的奇特魅力所征服,最後甚至踏上殺人的不歸路。

“在豐饒中,飢餓至死。”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我的男人》中養父與養女的禁斷之愛

4

看來即便是冒牌家庭,想達成穩定結構,也缺不了母親這根定海神針,即便充當這個角色的,有時甚至不是女性——

《人生密密縫》裡的小女孩友子,就在母親不知所蹤後和舅舅以及另類“舅媽”倫子,度過了一段難忘的溫馨時光。

《意大利式離婚》裡,讓馬斯楚安尼一直抓心撓肝的是三個孩子,誰才是他的種;伊坂幸太郎的《哦!爸爸們》則將這焦慮做了一個反轉,一家六口,媽媽,兒子,和四個老爸……

大家一面看似默契的誰都不去觸碰孩子到底為誰所出的禁忌話題,另一邊廂卻爭著搶著要在兒子由紀夫面前攬功賣好,搞得這個中學生不勝其煩。不經覺間,母職其實已經全為各有所長的父親們所代。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人生密密縫》奪得柏林電影節泰迪熊評委會特別獎,講述了一個被遺棄的孩子和一個跨性別者之間的溫情故事

而在道尾秀介的《烏鴉的拇指》裡,代入讀者視角的騙子老武一直覺得自己才應該是那個臨時家庭中掌控全局,撐起一片天的“爸爸指”,直到最後真相大白,我們和老武一起目瞪口呆,才明白看似憨厚的搭檔老鐵,才是那個能看到所有人正面的大拇指。

比起母親來,臨時家庭裡缺少父親,反倒似乎並不是什麼大問題。

角田光代《第八日的蟬》,女主人公希合子偷走了情人的孩子,並帶著這個和自己全無血緣關係的嬰孩展開一段逃亡旅程,而以長大後的女嬰視角所回望,相較冷漠的家庭環境,那段顛沛流離的日子,似乎倒有更多溫暖快樂回憶。

將“冒牌家庭”題材玩到最盡的荻原浩小說《熱演吧!出租家庭》裡,帶著一家老小以演出別人的家人為生的父親是個天才演員,但同時也是全家最廢那根柴,最後,終於落得個連頭號粉絲老婆都留不住的下場。雖是部喜劇色彩濃厚的作品,讓人讀來卻也不免唏噓。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第八日的蟬》:這孩子不屬於我,但我可以給她更多的愛,就算墜入萬丈深淵,我也要為她留住那片美好風景

5

是枝裕和在之前的《如父如子》中提出的“何以為家”的母題,於《小偷家族》裡得到了進一步的放大與昭顯。

讓不同個體間彼此成為“家人”的按常理來講當然應該是血緣,但若血已不再濃於水,又當如何?

都說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原子,從這個角度來講,文學和影視作品裡對於種種非典型家庭的描寫,其潛藏目的基本也都是從變異的細胞窺斑見豹,折射出整個社會肌體的病變成因。

而公權力按照整齊劃一的方式規劃安排,將“異化家庭”強行拆散重組,即被我們稱為“福利救助體系”的存在,究竟是為了確保每個孩子的幸福,抑或只是社會為了自體穩定運轉而毫無憐憫之情的簡單粗暴一刀切?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小偷家族》中,毫無血緣關係的幾個人組成的家庭溫暖而又脆弱

6

除了《小偷家族》,提出過這種疑問的,還有麗莎·歐當納的《小蜜蜂之死》,這本通篇以敘述體呈現的作品,也是我最喜歡的“冒牌家庭”題材小說。

和《小偷家族》一樣,這也是一個始於冬亦終於冬,以孩童視角為主要切點,且同樣有關死亡與掩埋的故事。

一開篇,女主人公,十五歲的壞女孩麥妮就用冷得幾乎讓人窒息的開場白打下基調:“今天是聖誕夜,今天是我生日,今天我十五歲了。今天我把爸媽埋在後院,他們兩個我誰都不愛。”

剛滿十五歲的女孩麥妮滿口髒話,滿不在乎地穿著短裙,四處遊蕩,和不同的男孩子上床。她妹妹,十二歲的奈莉則是別人眼裡的怪胎,說話咬文嚼字,痴迷於老電影,還是個鐵桿哈利·波特迷。

兩姐妹自小互相扶持長大,毒蟲父親和酒鬼母親的先後離奇死亡給她們生活帶來的最大影響,似乎並非情感上的衝擊,而是如何應對即將接踵而來的社會體系入侵:義工,福利院和寄養家庭……

為了不與妹妹分離,麥妮決定鋌而走險,將兩具屍體埋在後院,“我們在媽媽上面堆了兩袋煤炭,在爸爸上面種了薰衣草,這麼做只是為了藏好埋在土裡的東西,可別以為是出於感情。”

待到一年後,麥妮年滿十六歲,便能成為妹妹的合法監護人。而為了達成目標,在接下來的一年裡,姐妹倆必須通力合作,解決生存危機與各種突如其來的問題,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第三者的加入而出現轉機——

住在兩姐妹隔壁,一直被人視作變態怪老頭的男同性戀藍尼,可憐這對無依無靠的小姐妹,開始漸漸擔負起照料她們生活的責任,藍尼的愛人約瑟夫不久前也剛剛離世,三個人都在同一年裡經歷失去至親之痛,三顆孤獨靈魂彼此偎依,在冰冷的世界裡,成為唯一的光。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三個被道德倫常所遺棄的破碎靈魂,以謊言和秘密抵抗全世界的殘酷,這就是《小蜜蜂之死》

7

但好景不長,社工來拜訪,債主打上門,兩姐妹素未謀面、都以為早就死掉的外公竟然也從天而降,姐妹倆出於無奈,只能用新的謊言遮蓋舊的,一出出有笑有淚的活劇,由此紛紛上演……

最終,在真相即將無法遮掩之際,身患重疾、已不久於人世的藍尼,甘願承擔自己從未犯下過的謀殺罪名,以求為兩姐妹換來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隨著故事抽絲剝繭展開,讀者也得以一點點窺見兩姐妹悲劇命運的成因:

兩姐妹吸毒成癮的父親其實早就開始性侵麥妮,這也是這個門門拿A的優等生變成濫交濫藥小太妹的原因所在,而妹妹也因偶然窺見此事而長久以來為噩夢所困擾。

最終,再也無法忍受這一切的姐妹倆的母親終於親手用坐墊捂死了丈夫,而後自縊身亡。

自始自終,那個看似叛逆不羈的小太妹皮衣之下,掩蓋的都是一個脆弱恐惑、孤獨卻又無從訴說的靈魂。

比“小偷家族”最後的分崩離析稍顯陽光的是,《小蜜蜂之死》擁有一個雖然悲傷,但卻看似美好得不真實的結尾:

麥妮從愚蠢而不可理喻的外公手中奪回妹妹奈莉,姐妹倆一起跑到她們的伊甸園——藍尼曾帶她們來過的海邊度假小屋,她們以“藍尼的孩子”的名義安頓下來,彼此陪伴長大。

心裡被過往鬱結壓得喘不過來氣的時候,兩個人會跑到海邊,一直跑下去,最後撿起所有的陰暗與秘密,遠遠拋向波濤的深處,任它們一直下沉,永遠下沉。

那些被海水吞沒的悲傷與回憶,無人知曉,比海更深。

我們把爸媽埋到後院,種成了薰衣草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