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創EDA:別讓國外壟斷卡住了中國芯的咽喉

中興遭美國禁運芯片等零部件7年的消息,在電子業內掀起了不小的風波,如果制裁執行,對中興可能是毀滅性的打擊。事情發酵了一週,輿論除了對貿易戰的譴責,更多地是對中國芯片產業現狀的反思。

中國缺芯到了什麼地步?

據新華網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量高達3770億塊,進口額為2601億美元(約合17561億元),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總額僅為1500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在半導體芯片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最重要的是,高性能模擬器件和數字集成電路的生產技術掌握在美國手裡,國內根本沒有替代品,甚至放眼世界也找不到,以FPGA來說,Xilinx和Altera兩家美國企業合力佔全球市場的九成,厚厚的專利壁壘和技術鴻溝讓其他人難以插足。可以說離開了美國芯片的支持,中興連一塊產品也交付不了。

立創EDA:別讓國外壟斷卡住了中國芯的咽喉

難道中國就不能自己生產芯片嗎?

芯片的生成流程從前到後主要包括設計、流片生產、封裝測試三個步驟。且不說後期建造IC生產工廠需要幾十億至幾百億的鉅額資金,而且中國的IC製程工藝比世界先進水平落後兩代以上(三星7納米制程已經量產成功,中國目前最先進的是廈門聯芯的28納米制程),單單是設計階段,“中國芯”就被卡住了脖子。

芯片的設計包括電路設計、仿真驗證、綜合、時序分析、版圖設計等一系列流程,而這一切都離不開一樣東西——EDA工具。目前世界主要的EDA廠商有三家,SYNOPYS、Cadence、Mentor,幾乎壟斷了國內EDA市場,且全都是美國公司。

EDA工具是芯片設計的基礎,如果沒有EDA工具會怎樣呢?設計了電路,沒辦法仿真驗證;有了電路,轉不成流片用的版圖文件,整個複雜的設計流程,一旦一步出錯,流片失敗,損失少則幾百萬。

為什麼國產EDA工具難做?

立創EDA是國內的一款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EDA工具,由知名EDA軟件EasyEDA原班人馬開發,前者針對國內用戶,後者面向國外用戶。立創EDA在功能上已經日臻成熟,用戶體驗也越來越好,但用戶量和影響力與國際大廠仍相距甚遠。

為什麼小眾的EDA工具發展艱難?因為大家都傾向於用主流的EDA工具,這些主流工具較早被使用,經過了大量的項目驗證,所以更被廣大用戶所信任。反之,新興起的小眾工具相對來說被驗證的次數更少,導致很多公司“不敢用”。用戶越少,越沒人敢用,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做EDA工具比做芯片還難,這需要專業的數學,物理、電路、軟件、工藝等各方面的知識,即便做出來了還要面臨巨大的推廣阻力。

LCEDA產品的共享理念和“中國芯”情懷

立創EDA是一款基於瀏覽器的EDA工具,特色是簡單易用,十分鐘快速上手,功能包括PCB設計、原理圖繪製、電路仿真、PCB導入文件等,立創EDA想要打造的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以還有協同開發、電路開源、共建封裝庫、分享電路等創新功能。

人人都知道國內EDA工具難做,立創商城為何仍然選擇要做?一方面,是立創商城秉持的共享理念,開源性讓立創EDA積累了50W的元件庫,工程師們可以選擇自己創建,也可以收藏使用別人創建好的元件庫,還有大大小小的開源工程、模塊可複用,非常之方便。另一方面,源於這是一款“中國人自己的EDA軟件”的情懷,首先我們得有自己的EDA工具,然後才有可能設計、生產出中國芯。立創EDA承諾永久免費,讓中國的電子工程師都可以使用正版的、免費的、開源的EDA工具。

立創EDA:別讓國外壟斷卡住了中國芯的咽喉

截至目前,LCEDA已經在圈內積累了不錯的口碑,並結合眾多工程師的體驗反饋,不斷作出優化。但想要撼動巨頭壟斷地位,真正成為國內芯片設計的主流工具,立創EDA仍然任重道遠。正如中國芯的崛起之路征程漫漫,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實現的,這需要國家的扶持、社會資源的傾斜,也需要更多的企業推出像立創EDA一樣的中國產品,勇於在巨頭壟斷的領域,嘗試打開缺口、尋找曙光。

「關於」立創商城(WWW.SZLCSC.COM)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電子元器件線上採購服務,成交量全國領先。擁有10000多平方米現代化元器件倉庫,現貨庫存超100000種。本文由立創商城整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