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啓蒙:有趣的英語口語訓練方法

英語啟蒙:有趣的英語口語訓練方法

這是軟實力英語的第524篇原創文章。

​經常有考上大學的學生問我:老師,我現在要考大學英語四級了,怎樣提高英語聽力?

也有人問:老師,我現在學的是英語專業,詞彙和閱讀問題不是很大,但是聽力和口語與班裡其他同學差距太大,上聽力課也比較吃力,基本上聽不懂,我該怎麼辦?

類似的問題,每年都在重演,只不過是故事的主角不同罷了。

通常我會推薦閱讀鍾道隆教授的《逆向法巧學英語》,請別誤會,此處不是廣告,是真心推薦,我一直認為,聽寫是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捷徑。

其次,我會介紹當年我自己是如何應對這一問題的。當年學英語的條件沒有現在這樣優越,為了練聽力,買了一個短波收音機,每天堅持聽VOA和BBC的慢速英語,並堅持看《參考消息》和China Daily,通過不同角度熟悉每日全球熱點新聞,認識了許多新聞英語詞彙,對提高英語聽力幫助很大。

因為很多地方的高考暫時不考聽力,或即使考聽力,也不計入高考英語成績的總分裡,只是作為參考分。因此,在這些省份的高中英語教學裡,聽力就不被重視,甚至平時根本就不練聽力,導致學生僅有的一點聽力水平也不斷下降。

然而,到了大學之後,面對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的難度,一下子無法不知所措,根本無法適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古人有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趕超同學,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沒有其它捷徑。

​當然,對於英語啟蒙階段的孩子來說,上面的訓練方法,比較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很難堅持下來。但是,也從一個側面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即使到了如今的AI時代,“聾啞英語”還是無處不在。我認為,問題不在學校,而在家庭,在於父母的重視和堅持。

​為了訓練苗苗的英語口語,我也是不斷地思考,認真地借鑑大家分享的一些好的方法和經驗,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孩子的口語水平,但是,要說最有趣的方法,還是動畫配音。

可以說,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看動畫片的,並且在很大程度上,動畫片剝奪了孩子大多數業餘時間,乃至影響了孩子對於閱讀的喜愛。

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孩子天天看英語動畫片,還是不會說英語。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按照美國語言學家、《語言本能》(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作者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的說法,動畫片的語言不是“母親式語型”。

母親和寶寶說話時,語氣溫和,語速舒緩,再加上肢體語言和真實情景,孩子容易理解和模仿。父母的聲音對孩子具有的親切感,這是動畫片音頻無法取代的。

閃卡和動畫片的好處在於可以看圖識字,通過圖片和動作推斷單詞或句子的意思。英語是表義文字,單詞的音和義是分離的,不相關的。在聽到一個英語單詞的音的時候,可以通過自然拼讀寫出這個單詞,但卻無法從這個單詞的詞形知道單詞的意思,這就需要藉助圖片(實物)和動作這個橋樑,連接單詞的音形義。

難怪莎士比亞發出這樣的感嘆:

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

名字是什麼?我們叫玫瑰的這個東西,即使改用其他任何的名稱,都一樣的芬芳。

漢語則不同。因為漢語是表義文字,起源於象形文字,它的形和義是統一的,通過詞形就可以知道詞義。

言歸正傳。如果利用動畫配音來學好英語口語呢?

少兒趣配音​

​其實,只需要這樣一款手機應用軟件,就可以輕鬆實現孩子流利說英語的夢想。

這個學期,苗苗學校的英語老師,要求每個學生每天模仿一個視頻,然後發到家長群裡。

以前我就下載過這個軟件,希望她能天天邊看動畫邊配音,哪曾想,希望很美好,現實很骨感。雖然我不斷督促,但是這熊孩子就是不配合。沒想到學校老師一句話,頂我說十句話,不得不服。

每天模仿一個短視頻​,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畫短視頻。配音軟件裡的短視頻內容非常豐富,苗苗經常是在選擇的時候,順便看上幾個小短片,雖然我知道她的小心思,但是我故意默不作聲,由她放鬆一會兒。

一句一句,反覆模仿,滿意之後,再開始下一句。每成功配完一句話,她彷彿完成了一件偉大的作品似的,很有成就感。​每當這時,我就在旁邊不失時機地鼓勵兩句,滿足一下她的虛榮心。

每天晚上,完成學校和家庭的任務之後,再看看其他同學的配音視頻,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

​苗爸建議

先從語速較慢的視頻,或者可以調節語速的視頻開始訓練。

特別是對於沒有訓練過語音和語調的孩子,選擇慢速視頻,有利於跟上節奏,增加自信心。

其次,選擇發音清晰的視頻。那種連讀、爆破、略讀較多的視頻,雖然更接近日常口語,但是不利於剛開始啟蒙的孩子,容易造成發音混淆。

最後,應該選擇句子簡短的視頻。​如果句子過長,孩子模仿的時候,花費的時間比較長,也很難模仿得逼真,使孩子感到心灰意冷,就事與願違了。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我們明天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