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進入787時代

海外網4月29日電 隨著中國東方航空於本週四(4月28日)與波音在上海簽訂價值40億美元的15架787-9夢想飛機訂單,中國四大航空公司已經全部成為787客戶。四大航再加上廈門航空訂購和意向訂購的787總數已經接近100架,可以說,中國民航業進入了787時代。

迄今,南航、海航和廈航共接收了26架787-8。787已經給這些航空公司帶來的巨大的變化。曾經運營全波音單通道飛機機隊的廈航憑藉787正式走向國際,開通了廈門-阿姆斯特丹等遠程航線。作為中國787啟動用戶,南航用787新開了廣州-倫頓、廣州-奧克蘭等前所未有的直飛航線。海南航空則憑藉787大舉進軍北美市場,他們的“夢想目的地”包括西雅圖、聖何塞、多倫多、芝加哥和波士頓。

同時,世界各地的夢想飛機也更多地飛向中國。據統計,中國每13分鐘就有一架787起降。

2016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稱作中國的“787-9之年”,因為國航將在5月迎來中國首架787-9,海航和廈航也將在今年先後開始接收787-9。而東航剛剛訂購的同樣是787-9。

夢想回歸

對於東航來說,787其實並不是一種陌生的機型。早在2005年,東航及後來成為東航一部分的上海航空就和其他三家中國航空公司一道簽署了50架787-8訂單。2011年,根據自身增強國內市場的需求,東航將24架787訂單置換為45架737。而在通過777-300ER開始發力北美市場之後,此次購買787-9可謂順理成章。東航計劃將新的787-9投放到中國與北美之間的跨太平洋航線上,以增強他們非常看重的這一關鍵市場。

更長的夢想

與787家族的第一款機型787-8相比,787-9的機身加長了約6米,典型兩艙佈局載客量從242人增加到290人,貨艙容量從125立方米增加到154立方米。在業載提升的同時,787-9的航程也有所增加。

作為更大的787,787-9堪稱國際遠程航線上的多面手:向下可以搭配787-8,用來把握新開航線的增長機遇;向上可以配合777,通過增加航班頻次來增加營收。

而尚在研發中的最大號787——787-10則是一種更加靈活的機型,載客量增加到330人,能夠以超高效率勝任國內大客流航線、區域航線或大多數國際航線。臺灣地區的長榮航空於2015年11月訂購了24架787-10,成為大中華地區該機型的啟動客戶。在中國民航國內國際市場均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相信787-10在中國也將大有作為。(記者嚴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