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屯兵百萬,中國一款應急武器,讓蘇聯一直不敢入侵!

坦克殲擊車,又被稱為自行反坦克炮,曾在二戰中是一種對坦克有著巨大殺傷效果的武器。從其名字上來看便可以得知坦克殲擊車是專門對付坦克而生的,但是隨著二戰之後導彈技術與直升機技術的崛起,使得坦克殲擊車也漸漸的退出了歷史舞臺。

蘇軍屯兵百萬,中國一款應急武器,讓蘇聯一直不敢入侵!

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隨著複合裝甲技術的發展,自行反坦克炮又東山再起。而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中國由於與蘇聯在政治上的分歧,也導致了兩國從原來的兄弟國家變成了拔刀相對的敵人。一時之間,蘇聯在中國北方屯兵百萬,雖然不如冷戰最前沿的德國那樣聲勢浩大,但是龐大的鋼鐵洪流也依然讓中國膽戰心驚。而如何對付蘇聯數量龐大且性能優秀的坦克裝甲部隊,對於工業基礎差,缺乏坦克的新中國來說便成為了頭號難題。

蘇軍屯兵百萬,中國一款應急武器,讓蘇聯一直不敢入侵!

而89式自行反坦克炮也為了對付蘇聯的裝甲力量應運而生,在89式反坦克炮立項的時候便有一個十分基礎的硬性要求,那就是要保證能夠在兩千米的距離內擊穿當時所有的蘇聯現役坦克的正面裝甲。這一看似簡單的要求,其實十分難完成。要知道,當時蘇聯所裝備的T64主戰坦克、T54/55坦克、T62主戰坦克、T72主戰坦克等坦克的正面裝甲都十分的厚,其中T64主戰坦克正面裝甲為四百五十毫米複合裝甲,在同時期的西方坦克裡都無法保證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擊穿,更別提當時工藝基礎薄弱的中國了。

蘇軍屯兵百萬,中國一款應急武器,讓蘇聯一直不敢入侵!

但是話雖如此,經過國內諸多軍工部門的合作,終於研製出了一款能夠符合標準的坦克炮。因此89式反坦克炮主要便是由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火炮與321型履帶式底盤所組成,作為一款應急的武器,在設計上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由於炮塔過重也導致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的底盤載荷十分有限,在防護上也不得不做出犧牲,因此也難以抵禦敵軍任何口徑的炮火攻擊。

蘇軍屯兵百萬,中國一款應急武器,讓蘇聯一直不敢入侵!

而89式自行反坦克炮雖然在防護上差強人意,但是由於採用了一臺12缸4衝程渦輪增壓柴油發動機,因此最大速度的可以達到五十五公里每小時,這也使得其機動性能夠達到最大水平。在有半自動裝彈機的情況下,可以達到每分鐘十發的最大射速,因此在89式反坦克炮在火力與機動方面都十分出色。雖然作為一款應急性的產品,89式自行反坦克炮依然服役了數年,直到2015年才正式從解放軍現役序列中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