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解讀,原文及譯文!

原文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為乎?

天門開闔,能為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註釋

載:助語詞。 營魄:魂魄。

抱一:合一,指魂和魄合二為一。魂和魄合二為一,亦即合於“道”了(這個“道”含有融合統一的意思)。

專氣:集氣。馮友蘭說:“ ’專氣’ 就是 ’搏氣’ ”。這個氣包括後來所說的形氣和精氣。搏氣就是把形氣和精氣結聚在一起。“致柔”就是保持住人始生時候柔弱的狀態,像嬰兒那個樣子。

能如嬰兒乎:謂能如嬰兒之精充氣和嗎?

玄覽:喻心靈深處明澈如鏡。“玄”,形容人心的深邃靈妙。

天門:喻感官。開闔:即動靜。

能為雌乎:“為雌”即守靜的意思。

老子《道德經》:第十章解讀,原文及譯文!

今譯

精神和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

結聚精氣以致柔順,能像嬰兒的狀態嗎?

洗清雜念而深入觀照,能沒有瑕疵嗎?

愛民治國,能自然無為嗎?

感官和外界接觸,能守靜嗎?

通曉四方,能不用心機嗎?

引述

這一章著重在講修身的工夫。

“載營抱一,能無離乎?”這是說一個健全的生活必須是形體和精神合一而不偏離。“抱一”即是抱“道”,能抱“道”,即是使肉體生活與精神生活可臻至於和諧的狀況。

“專氣致柔”是集氣到最柔的和的境地。“氣柔”是心境極其靜定的一種狀態。

“滌除玄覽”即是洗清雜念,摒除妄見,而返自觀照內心的本明。

老子所講的這些修身工夫,和瑜珈術不同。瑜珈的目的在超脫自我和外在的環境。老子重在修身,修身之後乃推其餘緒而愛民治國。

從本章內容你收穫了什麼?歡迎發表評論,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文章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