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電能錶的歷史悠久,從發明至今已經超過100年。

我國已經進入了智能電錶時代,智能電能表除了具有電力客戶和電力公司電能計量計費的傳統功能之外,也是用電信息溝通和供電服務交互的有效工具,是智能電網和智能用電的基礎。

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現在可能只有少數農村還保有老式電錶,關於以前電錶偷電的笑話小編至今還記得:

農村人到要交電費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把電錶打開,拿牙籤把表往回撥,自己每月抄表,有一次查電錶的日子,一個老太太不太會撥,於是就請了鄰居幫忙。

查電錶的來了,看了下電錶,默默地轉身打算離開。老太太問:不是要收電費麼?那查電錶的說:“大娘,別開玩笑了,如果按電錶顯示來算的話,我這個月還得補您8塊錢。。。”

笑話歸笑話,現如今想偷改電錶數據恐怕不太現實了!

電錶現在經歷幾次更新換代,已經漸漸都變成智能電錶了!

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以前的電錶屬於感應式電能表:結構簡單、安全耐用,又便於批量生產和維修,因此,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交流電能計量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時代進步,再加上有些用戶篡改電錶,老舊電錶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電能管理要求。

隨著科技發展,20世紀80年代,國際上出現了全部由電子元器件組成的交流電能表。由於這類電能表沒有轉動元件,國內稱它為電子式電能表。

後來靜止式電能表(電子式電能表)在發達國家得到了迅速發展,相繼出現了一些壽命長、可靠性高、適合現場使用要求的表計,有的表計可以在很寬的電壓、電流範圍內進行自動量程轉換。電子式電能表可以用一個計量單元同時實現有功電能、無功電能和視在電能的測量,另外,還可以方便地實現最大需量、預付費、復費率(分時)、通信等功能。電子式電能表的這些特點,推動了自動抄表技術的發展。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電子式電能表的研發,發展經歷了機械時鐘、電子時鐘、微處理器分時開關及自主研發專用計量芯片等階段。

再後來智能電錶出現:不僅能承擔電能數據採集、計量、傳輸和處理,支持智能電網對用電負荷管理、分佈式能源計量、電網運行調度、電力市場交易和電能質量監測等方面要求。

智能電能表具備綜合數據採集能力,包括電壓、電流、有功電量、無功電量、功率;支持預付費和遠程管理,支持遠程負荷控制;支持雙向通信,為未來家庭自動化網絡提供數據網關。

現在的電錶已經聯網,計量更精準而且數據異常會有相關記錄,用途也更廣泛。

停斷電都會報警,也能遠程監測診斷用電狀況,可實現遠程或本地費控功能,並通過信息安全認證措施,滿足欠費控制、防竊電、負荷管理等需要。

現在交電費大部分人都可以通過線上手段支付了!

科技帶給人們便捷,也讓不法分子更難鑽空子了。

下圖是電錶發展的進化史,一起看看吧!

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電錶史:人工抄表進化成智能電錶,想改數據省電?別費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