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因為所學專業和工作的關係,從大學開始,每一年都會入住幾十家不同類型的酒店。住過的酒店這麼多,自然也會知道一些酒店人的故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位25年來只專注做好一個行業,從新丁到弄潮兒的資深酒店從業人的故事。

1990年代初,剛進入北京長城飯店的田森(Simon)積極地想把英語鍛鍊好。畢竟這家飯店是改革開放後由國務院批准的全國第三家中外合資企業,亦是80年代北京地標性建築,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還屬這兒多,是提高外語水平的最佳場所之一。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北京長城飯店外觀圖

8歲的他剛剛入行,也許並沒有意識到此時的現代中國飯店業剛經歷了“第一個十年”的起步與發展期。從1982年中國第一家國際品牌管理酒店—北京建國飯店的開業,外國酒店品牌與管理者的入駐經營;到1983年中國首家自行建設、自行管理的中外合作酒店--廣州白天鵝賓館的開業,到1984、1985年假日酒店集團與雅高酒店集團進入中國;再到1988年中國開始按照國際標準實施星級飯店的評定製度,百姓們對於“星級”飯店有了粗淺認識,同時也感受到了消費距離感。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當時“星級”飯店的出現是消費升級也是行業升級。

7年後,25歲的田森選擇赴瑞士就讀酒店管理碩士課程提升自己。在瑞士酒店實習時,他的同事Richard與Michelle 已近60歲了,但卻幾十年如一日發自內心地服務顧客。有一次冬天的宴會結束後,客人都到cloakroom取外套,Richard幫每一位客人穿好衣服,拿衣刷把多餘的塵埃纖維刷乾淨,並愉快地和客人聊天交流,這深深觸動了田森。在愛爾蘭實習期間,在酒吧工作近20年的同事John基本認識全鎮的萬名居民,且清晰地記得他們的喜好,這種“從心而發”的服務熱情再一次打動了田森,並激勵著他回國發展他的酒店事業。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在瑞士求學期間的Simon與同學一起。

千禧年時期前後開始,隨著中國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三大市場的振興與房地產業的繁榮,產生了大量的消費需求。錦江、華住等中國酒店集團穩步發展的同時,房地產商們也紛紛投資國際品牌酒店。2006年底,中國前10位本地酒店品牌飯店營業收入佔中國市場整體銷售量的13%,37個國際飯店管理集團進入中國。一時間各大酒店管理公司群雄逐鹿、搶灘圈地,國際品牌酒店很快在二線城市也遍地生花,星級酒店的消費從而也逐漸親民,酒店專業人才的缺口逐漸增大。

同時,此階段也呈現了週期性特點。飯店的需求旺盛收益明顯時,大量資本進入這個產業,隨之而來的是階段性的供大於求。接著飯店業的效益下降,甚至出現虧損,資本離開;一段時間後需求又逐步增長,達到了新的平衡,資本又開始進入。

這個十年,田森在法國雅高酒店集團下屬的酒店中精耕細作,憑著對行業的熱忱與專業知識,他從中層的銷售員工一路穩紮穩打,升遷為總經理,也成為當時雅高酒店集團最年輕的華人總經理,已然成為成熟的專業高級管理與運營者。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Simon及當時酒店的團隊成員與雅高酒店集團創始人在一起。

因其卓越的業績,田森在2012年初被委以重任---擔任雅高大中華區酒店開業總經理,協助幾十家雅高酒店籌備開業,從旗下的豪華品牌費爾蒙、萊佛士到高端品牌索菲特、中高端品牌鉑爾曼、中端品牌諾富特、美爵再到經濟型品牌宜必思,全線覆蓋。

籌備開業期,意味著業主與管理公司需緊密配合衝刺開業。作為雙方的溝通橋樑,田森在與不同業主的交流中,樂於傾聽,積極提供技術意見,協助業主完成酒店建設工作。而在管理公司派遣開業籌備團隊的前後,他也在開業運營設備的採買、酒店所在城市的市場情況調研、預算擬定、員工招聘培訓、市場預熱與客戶關係的建立等方面,提供了堅實的支持。

也是在2012年至2013年,田森與酒店業內一些敏銳的行內人感受到,由於前一階段行業的快速發展加之政策影響,酒店供需關係逐步飽和,高端酒店虧損面開始擴大,增速趨緩。國際酒店業主與管理公司之間由於合作與管理的分歧而產生的“感情矛盾”甚至“感情破裂”的情況出現頻率加快。這在行業內著實成了一個新挑戰。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國際酒店業主與管理公司之間的“感情問題”是業內老生常談的話題。

而中國酒店品牌集團穩健發展,從北京首旅集團的“安麓”、“諾金”,萬達集團的“瑞華、嘉華、文華”,開始大張旗鼓地輸出自有品牌或者融資收購國外的酒店,漸漸開啟了“輕資產模式”。同時,特色民宿、精品個性酒店的出現意味著傳統酒店業出現了更細緻的市場細分。越來越多的住宿業投資者期望開啟自有品牌發展之路,從前期精準的市場調研、品牌定位、酒店功能佈局,到建立自己的品牌,打造品牌文化及後期專業的運營。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千島湖安麓外景圖

與此同時,互聯網在中國呈現了爆發式的增漲,漸漸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與酒店業的擴張一起導致了中、青年一代的消費者的快速崛起,其特徵是以使用智能與數碼產品的方式瀏覽、購買產品,再線下體驗產品,網絡社交性也愈發凸顯。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互聯網的出現更細分消費者需求,也成了酒店業成長的新機遇。

時間來到了2016年。這一年,大型酒店集團以併購的形式實現資源的快速整合。例如:錦江收購7天/維也納,首旅收購如家,華住收購橘子水晶。萬豪併購了喜達屋。單體酒店生存空間逐步被壓縮,連鎖酒店集團以加盟店的形式逐步整合單體店。酒店業人才缺口進一步增大,酒店從業者中不乏富有朝氣卻缺少系統培訓的潛力管理者。

作為多年行業浮沉的親歷者與見證者之一,田森在任職雅高大中華區開業總經理的第六年,做出了一個似乎令人驚訝的決定---他辭職並創立了“門墩兒”酒店職業發展與社交平臺,從APP、網站、小程序多渠道全方位地開始運營。

“將近25年的酒店生涯,我接觸了不少集團同事、同行與業主……大家的分享與經驗讓我覺得是時候出來創業了。門墩兒是四合院的大門底部起到支撐大門作用的石質構件,往往十分堅固。門墩兒酒店職業發展與社交平臺整合了我過往的經驗和人脈,我想更好地為管理公司、酒店與業主公司服務,讓我多年的酒店專業經驗得以回饋行業。”田森如此闡明他的初心。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門墩兒是為酒店行業高端人才而設的職業發展社交平臺。

門墩兒是高端人才與酒店間的橋樑。不僅僅是單個職位的招聘,而是整個管理團隊的招聘。在招聘過程中,平臺通過大數據實現需求匹配,考慮的不僅是應聘者是否適應這個職位,更考慮到整個團隊的契合度,如何把所有人的能力最大化,為酒店提供最好的管理支持。

門墩兒是酒店職業發展社交平臺,為人才提供優質的成長指引機會。平臺關心高端人才本身的個人發展,無論是專業線發展,還是管理線發展,平臺豐富的導師資源均可為高端人才提供專屬的專業指引、建議規劃。大家同交流、共成長。

門墩兒為自有品牌的業主及委託管理品牌的業主,均提供項目全生命週期的諮詢,包括但不限於酒店品牌定位、市場可研分析、開發戰略分析、酒店功能佈局規劃、酒店籌備期各部門工作要點、酒店運營管理分析、收益管理、酒店審計等。

門墩兒平臺覆蓋全國不同市場,“酒店開到哪裡,平臺服務到哪裡”覆蓋1至5線城市的酒店服務。

門墩兒的招聘服務進行套餐式收費,與傳統獵頭相比,更具性價比。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受到過很多導師的幫助與指引,我希望門墩兒這個平臺也能為更多的酒店人帶來指導與提升、給業主們予以專業的可研與運營的建議,從而開啟通往美好未來的大“門”,像“墩兒”一樣承載對行業更進一步的期望。”


從業25年,他開了51家酒店後,做了一件酒店人都不敢做的事兒


田森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