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知識」飛龍在天

龍是中華民族最受歡迎、最被神話的吉祥之物。

《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天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民俗知識」飛龍在天

《易.乾》:“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龍是四靈之一。關於龍的傳說很多。比如孫思邈的《千金方》,據說就是龍宮裡的秘方,有古籍記載:孫思邈,遇一負傷的小蛇,實則是一條小龍,脫衣救之,龍王為了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將龍宮奇方三十首贈予他,為了濟世救人,他列入千金藥方中傳世。

「民俗知識」飛龍在天

孫思邈是唐代隱士,華原人,通曉百家,善談老莊,隱於太白山習道,兼精陰陽,醫術獨步。隋煬帝召他入仕,他連夜遁逃。

據婢史記載,在他無疾而終後,人們將他放入棺材中,片刻之間就只剩下一堆空衣。總之,與龍有關的傳說非常多,這些都是龍深植民心的結果。

「民俗知識」飛龍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