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雖然如今的滴滴一家獨大,霸佔了出行市場大半個江山,但在國內滴滴並不是最早出現的網約車企業,在滴滴未誕生之前,國內已經有一家網約車平臺,可惜,後來選錯了人,經歷了一場“燒錢補貼”大戰,落得個市場佔有率僅剩個數的下場

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2010年5月,周航、楊芸、湯鵬創立易到用車,是國內第一家網約車企業,由於初期缺少競爭對手,易到一路節節攀升,程維的滴滴是在2012年9月上線的,幾乎在程維創辦滴滴的同時,呂傳偉創辦了快的打車,一直到2014年易到依然保持著老大的位置,在2014年初易到佔據了近九成的專車市場份額

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2014年國內網約車市場掀起了一輪瘋狂的“燒錢”大戰,打得最激烈的就是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當時阿里巴巴投資了快的,滴滴也得到了騰訊的投資,一場刺刀見紅的大戰就此展開,引起民眾無比狂歡,經過近一年麋戰,最終雙方握手言和,滴滴併購了快的,易到老大的位置也因此被滴滴給搶走了

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2015年易到選擇了樂視,這讓易到走上了一條不歸路,樂視成了易到最大股東之後,災難就接連不斷地出現,資金危機,司機提現難,創始人與樂視反目成仇離職出走......接連爆發的風波讓易到口碑和用戶數出現跳水式下滑,一度陷入內憂外患困境中

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雖然重重摔了一跤,但易到還沒徹底滅亡,只要還有一口氣在,還是有機會東山再起,趁著滴滴還沒緩過來,這時候是“殺”回來的絕佳時機

10月18日,易到用車宣佈把佛山設為首個戰略特別運營區,並對司機與乘客推出了一系列優惠,“補貼大戰”一觸即發

佛山是易到繼廣州、珠海、中山、東莞、惠州後在廣東第六個取得網約車運營牌照的城市,為了招募更多的司機,易到在司機端推出了“保底補差額”模式,根據司機在線時長,聽單次數、接單成功率等指標。實行360元/天,480/天保底收入,如果司機滿足這些指標,但日接單收入不足保底收入時,平臺將補貼差額。易到稱,按照該模式,在佛山全勤的司機最低月收入可達10800元和13800元

同樣在乘客端,也推出了“首單免起步價”等模式,用戶可通過賬戶預留直減券抵消起步價

滴滴昔日對手再發力,“補貼大戰”一觸即發,程維接招吧

享受了幾年一家獨大的安逸之後,滴滴最近也吃到了苦頭,接連兩期惡性事件讓滴滴一度受困於輿論危機中,新人爭相入局,昔日老對手再發力,程維還有信心再贏一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