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身上這6個部位真的不是越乾淨越好!

今天,微醫君要和大家說說關於衛生的那些事兒。

首先想問問大家,你們有洗完澡掏耳朵的習慣嗎?很多人似乎都有這種習慣,洗完澡就會自動拿起棉籤掏耳朵,也不一定就是耳朵進水,就是覺得掏一掏,更衛生更舒服。

但事實上對於掏耳朵這種行為,並沒有你想得這麼好......

有些你認為的“不衛生”,可能還有大用處

一、掏耳朵

對於掏耳朵這個行為,很多人是非常熱衷的,不只是認為這樣耳道會比較衛生,而且還覺得特別爽!但實際上這種行為我們並不提倡。

耳屎,在醫學上稱為耵聹,它的作用其實非常大。耳屎富含油脂,可以滋潤耳道皮膚上的細毛,從而阻擋了外界吹進來的塵埃顆粒和昆蟲等微生物。此外,耳屎還能使耳道保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使得鼓膜處於最佳狀態,還有輕度殺菌作用。

耳屎累積到一定程度,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它就會不斷脫落從耳朵中排出。而經常掏耳朵反而會引起耳道發炎、溼疹等問題。

正確姿勢:最好不要經常掏自己的耳朵,特別是用棉籤時,最好只擦拭耳郭的位置。假如出現耵聹栓塞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處理,由醫生用專業工具取出。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身上這6個部位真的不是越乾淨越好!

二、挖肚臍

小時候,媽媽們經常“嚇唬”小朋友:不能摳你的肚臍眼,會把腸子摳爛的。此話一出,嚇得很多小朋友都不敢再摳肚臍。現在聽來,這話肯定是過於誇張的,但是對於摳肚臍這件事,我們還是不提倡的。

如果摳肚臍的力度過大,會容易弄傷肚臍嬌嫩的皮膚,有可能引起炎症,一旦惡化還會化膿,細菌有可能侵入腹腔內重要的血管。有些人還喜歡用指甲去刮它,這是更加不提倡的。請對你的肚臍溫柔點。

正確姿勢:肚臍眼裡的“泥”其實對人體並無危害,由於肚臍比較柔弱,平時如果需要清洗,也只要用蘸水的棉籤輕輕地擦乾淨即可,切記動作要輕。

三、陰道

有多少人因為一句“洗洗更健康”的廣告語而去買了婦科洗液。平時有一點點不舒服,就用洗液清洗,甚至,沒有明顯不適,平時就愛用洗液清洗。這種做法其實很不可取。

女性陰部有著特殊的生理解剖結構,能防禦外邪入侵陰道,且其本身還有自潔功能。陰道內有多種菌群存在,其中乳酸菌佔優勢,維持陰道內酸性環境,抑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長,使陰道內菌群平衡,保持陰道衛生。而每天用洗液清洗則可能會打亂陰道內菌群平衡,導致酸鹼度變化,從而利於致病菌的生長。

正確姿勢:關於清洗這一方面,其實每天用流水沖洗外陰即可。如有不適,建議先就醫哦~

這些部位清潔也要控制度,否則可能會有反作用

一、挖鼻孔

對於“挖鼻屎”這件事情,很多人都是忍不住的,大概是因為在挖的那一瞬間,真的很爽……但是對於鼻屎到底應不應該挖的問題,也是有說法的。

王小姐前幾日到醫院就診,說右邊的鼻孔很痛,不能用手碰,輕輕一碰就疼得受不了。經過醫生檢查後發現,她得了鼻前庭炎,這種病跟平時“亂挖鼻孔”的習慣有關。

你挖完鼻孔後會出現鼻孔內皮膚乾裂、疼痛的症狀嗎?那就要小心鼻前庭炎了!此外,經常挖鼻孔容易引起鼻出血,還會使鼻部更容易出現瘙癢症狀,對於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加劇症狀。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身上這6個部位真的不是越乾淨越好!

正確姿勢:有人可能會問,鼻孔不能用手挖,那如果鼻子癢或鼻孔內有鼻屎,怎麼辦?

首先,記住這3個“不要”:

1)不要用手指去挖鼻孔;

2)不要將衛生紙伸到鼻孔內轉;

3)不要用力揉鼻子。

然後,按照下面的步驟清潔鼻孔:

1)有鼻涕、鼻屎時,用柔軟的棉籤蘸清水輕輕探入鼻腔內滾動清除;

2)如果鼻腔內經常有分泌物,可以在每天早晚各清洗鼻孔一次,最好用流動的水,不僅能防止鼻孔乾燥、發癢,還可以保護鼻子。

二、刷牙

對於刷牙的方式,其實微醫君已經提過不止一遍了。以前我們講的比較多的是刷牙敷衍,會造成刷牙的效果達不到,但其實刷牙過猛同樣也不好。如果刷牙過於用力,容易造成牙釉質與牙本質間的薄弱部位磨損,出現

牙敏感,甚至牙髓暴露。

正確姿勢:雖然刷牙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但微醫君敢說有80%的人都還“不會”刷牙。今天教大家一種“巴氏(BASS)刷牙法”,它是由美國牙科協會推薦的一種有效去除齦緣附近及齦溝內菌斑的方法。

具體做法:

1)刷毛與牙齒呈45度角,將刷毛貼近牙齦,略加壓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進入牙間隙。

2)水平顫動牙刷,在1~2顆牙齒的範圍左右震顫8~10次。(注意震動的範圍不超過一顆牙的寬度,毛端不要離開齦溝)

3)刷完一組,將牙刷移至下一組鄰牙(2~3顆牙的位置)重新放置。注意要有1~2顆牙的位置重疊。

4)刷前牙:將牙刷豎放,使刷毛垂直,接觸齦緣或進入齦溝,做上下提拉顫動。

5)刷咬合面:刷毛指向咬合面,稍用力做前後來回刷。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身上這6個部位真的不是越乾淨越好!

三、洗臉/洗頭

現在市面上清潔產品和工具有很多,有部分人為了皮膚更好,會買各種產品,對自己的皮膚又搓又擦,或許你會認為這樣自己的皮膚變乾淨變光滑了,但其實過度清潔會導致皮脂膜受損,破壞皮膚屏障。皮膚屏障受損後,脆弱的皮膚就經不起一點折騰了。比如一到乾燥的春季,就會產生皮膚乾燥脫皮的現象。

同理,洗頭也是一樣,很多人習慣每天洗頭,甚至有人一天多次洗頭,主要就是想通過“勤洗頭”來緩解頭髮過油和乾枯等問題,其實這樣做不一定合適。頭髮根部在一定時間內分泌的皮脂是一定的,也就是說分泌到某種程度就不會再分泌了,如果此時再洗頭,只能導致皮脂腺重新分泌皮脂。

正確姿勢:不論是身體還是面部皮膚都應小心呵護,不能過度清潔。面部皮膚最好選擇溫和的氨基酸潔面以保護皮脂膜。對於護膚品的選擇,不同人有不同的膚質,油性皮膚可以用清爽型護膚品,而乾性、敏感皮膚就要用滋潤、溫和的產品。

對於洗頭,如果你是特別愛出油的髮質,那可以每天洗一次。另外,夏天出油較多或者平時活動量大,出汗較多的人也建議每天洗頭。如果你是中性或者乾性髮質,那每2~3天洗一次就行。雖然說正常健康的頭髮,是不會因為洗頭頻繁而加速脫落的,但有些脫髮的人頭皮比較脆弱,在洗頭的過程中,頭髮特別容易斷,也容易掉,所以也需要控制洗頭頻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