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德國人被世人罵爲瘋癲,卻讓魯迅倍加稱讚

文|三生石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不知道有多少人記得小時候曾經學過的那篇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這篇文章整體沒有給我留下多少記憶。唯獨一句“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了瘋。”單單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印象和之前見過的尼采的照片一起,在我腦海裡編織起了一個一邊大喊著“Ich bin die sonne”一邊忍不住哭泣的瘋癲的,蒼白的尼采。

這個德國人被世人罵為瘋癲,卻讓魯迅倍加稱讚

他自詡為太陽,卻終究不是太陽,他自詡為超人,卻終究不是超人。他大喊著上帝已死,可到了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揹負自我構建的意義枷鎖,不得掙扎,不得解脫。他少時篤信基督,長大卻又成為敵基督者。因叔本華而進入哲學,最後卻出走叔本華,初以瓦格納為人生導師,後面又批判瓦格納。他解構和顛倒傳統,也解構和顛倒了自己的一生。

這就是尼采,孤獨的太陽,永恆的漂泊者。 我早已忘了初識尼采是在何處。也許是在午夜,畢竟,按尼采所言,夜晚比白晝更深。也許是在清晨,因為清晨代表著價值的重估。但我依然記得第一次讀尼采文章的感受,那是一種必然的相遇,一種自己獨自前行很久以後,猛然看到前人足跡的喜悅。你打開這本書的一頁,就就確信自己會把整本書讀完,傾聽他說過的每一句話。

這個德國人被世人罵為瘋癲,卻讓魯迅倍加稱讚

在尼采眼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從駱駝到獅子,從獅子到孩子,一步步將“你應當”這頭巨龍殺死,而創立起“我要”的新的價值,需知“他者即地獄,自律即自由”。如果我們陷入大他者中,我們的自我,也終將只是他者的投影,如同鏡中花,水中月,虛假而不切實際。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又有多少成分是自我哪?

小時候的我們是父母,家人,同學評價中的倒影,成人以後,又多了所謂成功,道德等等一系列的鏡子,如同五光十色的哈哈鏡,誇張地照著世界,那個都是我們,卻那個也都不是我們。

有人說,我們總是帶著層層面具生活,卻忘了自我,可是,正恰恰是這些面具,構成了我們自身。所以,尼采向我們大喊,成為你自己!

這個德國人被世人罵為瘋癲,卻讓魯迅倍加稱讚

只有成為你自己,你才能繼續向前,超越,擴張,和征服,直到自己也成為後人前進的路。這正是向超人前進的路途。 我喜歡尼采,不僅因其文,更因其思考,他在摧毀中創造,在孤獨中思考,他太早地察覺了時代的病痛,但他的呼喚在同時代的人看來,就是瘋子的囈語。直到後來人們才將他視為先知,在受他影響的名單裡,有一大串璀璨的名字,海德格爾,德里達,馬克思,魯迅。。。。

他的光輝為後世的我們樹立了最好的燈塔。因此,我在這裡把他推薦給你們。我的朋友,雖然他曾警告過我:“如果一個讀者急於求成,想要立即摘取整整一代人都未必取得的果實,我就不得不擔心他沒有理解作者。”

但我仍然希望,他能夠成為不止我的,也是你們的燈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