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拿下“亚洲最佳新人奖”,他能否从《我就是演员》重新出发?

有一群人,叫做演员

8岁拿下“亚洲最佳新人奖”,他能否从《我就是演员》重新出发?

曹骏

曹骏,一个可怜到微博搜索,关键字必须带上自己的女朋友才能被认识的人。但他可悲吗?

1996年,8岁出演新加坡电视剧《真命小和尚》,获得“1997年亚洲电视大奖最佳新人奖”;

2011年参演电视剧《魔幻手机2傻妞归来》。同年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2013年,获得香港国际演员大奖;

2018年1月19日,获得2018FEIA泛娱乐与大消费时代暨时尚娱乐消费影响力年度颁奖礼2017年度风尚期待男演员。

这是演员曹骏截至到目前的年表,你可能要说在才华横溢的娱乐圈,这不是什么值得用一篇文章来大写特写的人。但是看了最新一期《我就是演员》的预告,影行君就觉得必须要写一篇关于他的,还有许多和曹骏一样的演员的文章。

张爱玲曾说成名要趁早,可曹骏在8岁成名以后,演员事业成巅峰发展态势的时候,选择回到学堂,选择修养。但是这个时代是个快餐文化的时代,过剩的“营养”把人们变成健忘的现代人,尤其是娱乐圈。

在这个圈子里,需要时常活跃的像个打了激素的人。否则,下场就是张馨予张雨欣傻傻分不清,还要被冠上某某吴彦祖的盗版名号。

欲速则不达,这是曹骏前不久接受央视采访的标题。我们一直觉得明星首先要做的就是保持曝光率,没有曝光率哪儿来的粉丝,哪儿来的好戏找上门?

所以采访之后不久,继女朋友蓝盈莹参加第一季之后,曹骏参加了第二季的《我就是演员》。这是几期以来影行君最期待的一期。

最新的预告里,曹骏将和郭麒麟、经超再现经典军旅题材许三多。预告不长,十秒不到,但是曹骏的一个镜头却让影行君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只是让影行君倍觉疑惑的是,他几乎没有间断过拍戏的步伐,今年还有他主演的第一部爱奇艺网剧《龙探》。但是从2004年拍摄《宝莲灯》后,曹骏就几乎没有进入大众视野。再后来,他变成了一个要靠捆绑女友才能提高知名度的演员。

《我就是演员》虽然被吐槽太假,但不能否认,是它给了演员一个流量的平台。为什么好莱坞明星演员的演技很少被诟病?这大概也是《我就是演员》为什么还能在经历袁立事件后,还能继续开第二季的原因。

中国明星很多,演员却很少,然而市场却只忙着建立人设,建设偶像。

我们正在被日韩偶像审美过度消费

人设和偶像。

娱乐圈的标志性“建筑”。

还记得昨天那篇文章吗,影行君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标签就不特别。这个标签其实和人设有什么区别呢?不过是概念偷换。

关于人设,就老一辈人来看这是一件非常难以启齿的事,因为这意味着欺骗,说白了就是“说一套做一套”。但是放在娱乐圈这个神奇的地方,你会发现,人设变成了家常便饭。或者严肃一点说,应该叫做入门必修课。

对于“没有人设就不特别”这个问题,影行君想,在娱乐圈答案就是肯定的。举一个“盗版”例子,昨天影行君看了一篇文章,作者说到鹿晗交了女朋友以后热度明显下降,粉丝逐步递减。据某位熟悉偶像界规则的知情人士说:在韩国,偶像贩卖的是男朋友人设,一旦公布交了女朋友,势必会给偶像本身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

自鹿晗等一批人掀开全民日韩偶像审美的偶像时代,偶像就如春后笋拔一样充斥着整个影视文化,电视荧幕上是眼线画的比女人还要妖娆的男生,穿着透视舞台服装和美国女神梦露暗暗较劲谁比较性感。

热钱涌入,各种以模仿日韩的节目堆积,像个吃垃圾食品没办法消化堆积成肚子上游泳圈的人,真的成为了仅仅娱乐的东西。描眼线,唱着千篇一律歌曲的人,被奉成导师。

想想孔子学富五车还得向老子作揖叩拜,不敢自称导师。看到这个现象,不知道老孔会不会心肌梗塞。

审美形成以后就会是全民的模仿,无论是在荧幕上还是大街上,日韩流偶像的文化模仿变相的在推崇阴柔风,英雄变成了夹着胳膊打招呼的小哥哥,站出来的人还会被群众爆头。

所以曹骏的形象被认为不吃香形象;所以他每年都在拍戏,即使全裸出演《龙探》还是籍籍无名;所以他努力拍戏,提高演技还是被说是靠蹭女朋友的热点。

8岁拿下“亚洲最佳新人奖”,他能否从《我就是演员》重新出发?

曹骏饰演龙探

他完了吗?

不,好戏还没上演。

也许,我们需要寒冬

《我就是演员》不是个严谨的节目,但它是个正经的中国节目。

好莱坞霸占中国市场份额的时候,我们说为什么中国没有好作品。可能我们还漏掉了一个东西,叫做演员的演技。

既然审美被带跑偏,那么影视作品也会跑偏。罗伯特麦基说,影视剧是个可交易的艺术。可交易就是商品,是商品就会商业,是商业那就要涉及到利益。

禁韩令在默认的情况下悄悄发生,我们终于要全网搜索才能吃到“泡菜味”的韩剧。但是韩流文化却成功的在国内生根发芽,并以长成大树的趋势进化。

音乐首榜是韩国旋律加上英文歌词的中国歌曲,综艺首榜是带着美瞳,衣品狂拽酷炫风,眼神邪魅狂狷的……拥有几千万粉丝的嘉宾,头条新闻是某某动态瞬间获得上万评论……

从前“戏园子”是一群背着艺术遭人白眼的人,百年后,“梨园”“沉冤得雪”成为群众捧在手里的宝,艺术却“沉冤”不见其踪。

也许,寒冬不是影视圈的劫难,而是预示着新一轮的洗牌,曹骏等一群实力演员的新起点。

8岁拿下“亚洲最佳新人奖”,他能否从《我就是演员》重新出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