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網箱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什麼?這幾個要點是關鍵!

網箱養殖鱔魚這種技術在一些地區裡隨著時間的發展就漸漸的形成了一種養殖規模,養殖的地區主要包括:湖北、湖南、還有江西這三個省區。而目前可以說養殖鱔魚最成熟的技術就是網箱養殖技術。比如以前的稻田養殖、水泥池養殖等慢慢退出。鱔魚網箱技術雖然說現在已經成了一種規模,但是其實在生活生產中卻還是存在有很多問題的,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及時的解決掉,最終會影響鱔魚的發展。

8月份,網箱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什麼?這幾個要點是關鍵!

下面針對鱔魚網箱養殖技術作出一些概述,希望對推動鱔魚養殖業的發展起到一些作用。

鱔魚網箱養殖技術都包括:

鱔魚苗種、網箱規格、網箱密度、網箱內鱔魚放養密度、水草、還有一種掛網的方式,或者是水質管理、投餵技術、混養魚種及比例、藥物的使用等。

以下這幾組鱔魚網箱的模式可以看看:

8月份,網箱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什麼?這幾個要點是關鍵!

8月份,網箱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什麼?這幾個要點是關鍵!

8月份,網箱養殖黃鱔需要注意什麼?這幾個要點是關鍵!

鱔魚苗種:目前鱔魚苗子主要以野生的為最主要的,人工繁殖這種苗種供應量不是很多,所以苗種類型有待突破。

網箱規格:目前有4平方、5平方、6平方,其中以4平方的網箱為主。

網箱密度:以4平方的網箱為基礎,一畝網箱最好是放養15個左右,而且每個網箱之間的間隔還是不要距離太近,間隔0.5米是最好的距離,每個行的間隔2米以上才是最好,這樣才能確保水體的流動性還有網箱的一種通風性。

網箱內鱔魚放養密度:鱔魚的放養密度是一個平方里放3斤就差不多了,大的多放小的少放,但是有不少養殖者認為反正要損苗的,多放點不至於取的時候會很少。根據統計江西地區的很多人都喜歡養殖鱔魚,放養密度最高的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平方5斤,還有的比這還要更高。密度過高,可引起鱔魚的擁擠脅迫,造成肝臟、腸道等內臟器官的“排毒”障礙,進一步的就會引發一些的代謝障礙。影響鱔魚的吃食、生長、發病率等。

水質管理分為網箱外和網箱內,這就像一個國和一個家,只有外面的水質好了,那麼網箱裡面的水質才會有一定的保障。怎麼去去調水?大家都知道水是流動的,它是要經過很多次流淌才能到達目的地的。那麼可以說水是一種流動的“土壤”,是一種流動的“礦石”。看過林文輝老師的《池塘的那些事兒》的人大概知道,對生態還有很重要影響的水體,其中重要屬性包括:溫度、鹽度、pH值、pE(氧化還原電位)、鹼度、硬度。其中,溫度是地域太陽輻射屬性,pE是生物活動的結果。PH值是受水體本身和生物活動的雙重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